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探讨

摘要:党的十七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为指导,于2003年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论断之后,并在2007年的十七大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级,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更密切,同时也对整个教育活动和教育体系更具有先导性和引领作用。自1999年我国实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政策起,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形势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使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一、科学发展观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在1987年恢复高考之前,也许高等教育根本就没有受到社会与个人的重视,自恢复高考之后,特别是自1999年实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政策之后,高等教育在思想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都发挥着导向、激励、育人等重要作用。在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科学发展观的大力指导下,高等教育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要为促进个体发展服务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高等教育中的个体当然是指人,但更具体一点,笔者认为包括两类:学生和管理者。高等教育一贯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育人,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学到有用的专业知识,通过提供科学的理论促进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系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发展观等),并形成与之相应的健康的人格品质。与此同时促进人的各种素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达成协调发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帮助个体学习其专业课知识,使其专业基础扎实,为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培养个体优秀的内在品质,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养成;第三,培育人的各种能力与素质,促进人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当然,高等教育要为促进个体发展服务,也不能忽视了第二类个体,即管理者。当代高等教育要科学发展,要与时俱进,管理者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也不能不长进,活到老学到老,知识不是一个死的东西,管理者作为学生的榜样,作为育人的直接工具,更要发展,从里到外的修身学习。高等教育也是为这一类个体的发展提供服务的。

(二)高等教育要为促进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教育机构的本质任务是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及引领社会,因此它具有两种责任:一种是学术责任,一种是社会责任。关于学术责任方面,即我所说的个体发展方面。而社会责任就是我即将要讨论的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应付的一种责任。正如唯物主义辩证法中言:联系是普遍存在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社会之间不是隔开的,它们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等教育针对的对象的来源是来自于社会,其教育模式要依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即发展问题,最后教育的对象要输送到社会,为社会服务。就是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在我国现阶段这种国情之下,怎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自身有所发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如何统筹兼顾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质量问题,就需要科学发展观为其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等院校盲目扩大工程建筑,导致学校负债累累

自从1999年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一些高等院校盲目扩大教学楼、宿舍楼等的建设,笔者认为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校方把形势估计的过于乐观,认为该学校招生人数剧增,教学楼与宿舍楼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没有考虑到学校以后的出路,就算它订的招生指标与新建的建筑容纳量刚好吻合的话,谁能保证他们的招生指标一定能达到呢!他们把学校的后备基金用的差不多了,甚至一开始就要向银行贷款或向其他兄弟院校借钱,以后若有什么大的事情需要资金,又从哪里出呢?第二,有些高等院校认为自己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做的漂亮一点,干净一点,规模再大一点,就能吸引全国更多的考生报考该学校。笔者认为这种想法也是错的。一个学校的好坏,不看它的外表是多么迷人,就像看一个人一样,要看它的内在品质,看它的文化底蕴,看它的教学质量。现在国内有些重点学校,高考时大家都愿意填报,原因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教学楼是多么美观,宿舍住的多么舒服,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教学质量好,牌子响,就算楼破一点,也能招到学生。而有些学校,教学楼做的那么豪华,宿舍里洗衣机、空调等应有尽有,学生住的跟旅馆一样,但这么舒适的环境也不一定有很多学生愿意去,因为它空有外表,跟做人一样,缺乏一种内在的品质。

所以笔者觉得高等院校的管理者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学校的长远利益考虑。就如吕绳振教授所说,一个学校要想科学发展,首先不能欠太多债。一个学校要新建多少教学楼和宿舍楼都要按计划一步步来。并不能一个劲的把楼全建好,钱用空了,生源又不够,走投无路只好向其他学校借钱。所以,高等教育如何让发展好,关键在于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怎么去管理,管理的好,慢慢的就能把高等教育推向一个巅峰;管理的不好,也可能会把高等教育退向一个低谷。

(二)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没保障,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

虽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也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铁饭碗”局面,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使高校之间更有一种竞争力。但笔者觉得这种竞争力随着扩招一步步推进,性质似乎有些变化。扩招的本意是让更多人能接受高等教育,以达到“村村都有大学生”,各高校之间竞争的是一种教学质量问题,一种培育人才的质的问题。但是照目前情况看,高等教育只是挂了个名,学生真正学到的专业知识远没有我们上一辈那么多,也就是说,现在的高等院校对学生没有一种社会责任。学生学也罢,不学也罢,只要考试时达到分数线就行。这样以来,就导致学校的作弊行为比比皆是。在学校没学到真正的本领,毕业后就业就成为一大难题。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也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大学生,社会稀缺岗位就那么多,导致一大批剩余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每年高等院校会统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笔者认为也不仅仅是学校对学生的负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为下一年的招生做宣传资料,就业率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哪些学校就业率高,学生当然愿意报考哪个学校。

所以,高等教育要想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定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要把“竞争”的含义给歪曲了。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当代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内涵

科学发展适用于政治经济生活各个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包括高等院校的文化、体育设施,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的建造,学生素质、知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大体可以分为物质层面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在当代高等教育中,高等院校对发展的理解过多的趋向于物质层面的,认为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才是最有利的,而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笔者认为,高等教育要发展,要顺应这个时代的步伐,就先要把这个“发展”的内涵理解透,不光要健全学校设施建设,更要想方设法培育出新一代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要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学生全面发展

当代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从高中就分文理科的基础之上的,相对于以前的不分科,给社会是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做出杰出的贡献。但是由于这种分工的越来越精细,使他们的思维形成一种定式,不论考虑什么事情,都会以他所专研的那个方向的思维模式来思考,最终导致社会上许多思想特别极端的人,就给我国在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培养全面人才比较有利于社会与自身。但是在这种社会模式已经定了这么多年的情况下,要想改变文理分科的局面,不是我这个小小的学生能决定的了的。所以,高等院校就必须负起这个责任,在进行高等教育时,除了让学生能学到专业课知识,还要给他们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对社会,对自身,对未来的发展有个清楚的认识,并要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做好一切准备。同时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阶段,更要培养他们实践的能力,只有实践才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复杂,就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八条写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三)高等教育要发展,一定要坚持与社会和谐发展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像初等教育那样给学生打基础,学好自己要学的东西就行了。高等教育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与社会是连在一起,分不开的。社会发展成什么样,高等教育的模式也要跟着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在。当代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是不包分配的,这样给他们形成一种压力,使社会更有竞争力。但是,学校的这种“放开政策”若太宽的话,会导致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学生在校期间,不学不实践,学校也不管,至少不好好引导他们,会让他们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性,对什么都敷衍了事。特别是对那些大四快要毕业的学生,有些学校规定要实习的,但有些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考公务员之类的,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实习,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院就规定:只要有实习单位的盖章,交张表就行了,就代表实习的那份学分能拿到。笔者认为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或许他们考虑到大四快要毕业了,要求学生去实习,组织起来可能不方便。但是不能安排的早点吗?大三的时候就不能与社会上一些单位机构联系,让学生去实践一下吗?这样一来,学生毕业了又怎么办,连最基础的实习经验都没有。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就业率不高的一个原因。所以,不论哪个专业,学校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事先与某些单位或机构签订合同,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去实习,实习单位认为其表现不错,愿意将其留下,而实习方又愿意继续留在那深造的,可以继续签订合同,这样不就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吗。当然,至于学校与哪个单位或机构签订合同,就关系到学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了,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在内部的发展,要面向社会,使自己培育出每一个专业人才能输送到对口的岗位上,就如我的导师吕绳振教授在他的论文《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与《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文章》中都提到了农业院校培养人才,就需要为“三农”服务,就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而其他工业院校、法学院校呢,也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去培养对口人才,再在这基础上去把毕业生安排在各方向的缺口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我想这也是当代分文理科的一个优势。

四、总结

总之,不论是在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哪个方面,我们都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方针。高等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大支点,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把“发展”的内涵贯彻其中,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能更好的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16(02).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