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体育教学及心理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然而,心理健康的标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不健康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心理健康的标准,只能根据心理测验,具体观察和个人主观体验等方面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北京大学王登峰,张伯源提出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是: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这8条标准,更多地考虑了心理健康的个性(人格)因素及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应当看到,人的心理健康都是通过自己对他人,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2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更加剧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作为现代社会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当然也面临这些威胁。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社会经验少,独立生活能力差,对自己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又加之社会上各种各样“浪潮”的冲击和误导,从而使他们的心灵过早地承受各种的压力。近年来的许多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全国许多高校调查表明:因精神疾病而休学,缓考的比例不断提高。根据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季建林等对来求询的大学生病例分析,以神经症性障碍占极大多数,占69•4%(包括自卑、抑郁、恐怖、交往障碍、睡眠、强迫、焦虑),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问题占14•5%(包括恋爱问题、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比社会群体差,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缺乏动力与竞争压力感;2•思想与人际关系不良;3•专业兴趣低与考试应急;4•恋爱受挫、单相思与孤独、空虚和压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学习任务及环境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职业的选择问题,心理冲突与不良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信心丧失意志品质减弱、孤独、消沉、难以面对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严重可导致自杀和犯罪。
体育教学以其特殊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不同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了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互动作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3•1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是发现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
素质教育有三个意义,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育的全体性,正是对全体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身体技能的传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集体或对学生个别直接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这个过程包括技能的学习及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通常说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指示器。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笔者在自己17年的教学实践中,曾多次发现有的学生学习时,表情滞呆,反应迟顿,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项目无学习兴趣,缺乏竞争力等,对这样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应采取轻者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教育,重者劝其退学。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却没有这一重要环节。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也应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体育教学是发现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口。
3•2体育教学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途径
体育教学除了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外,本身还具有鲜明的特点。他必须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进身体器官、机能的发展,这种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正是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的突出表现。由于体育活动具有教育性、集体性、竞争性、应变性,规范性等特点,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竞争意识和创造、应变、协作能力,培养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等,开拓进取精神和文明行为。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运动或比赛,使学生忘记疲劳,性格豁达开朗,从而使学生从抑郁、焦虑、自卑、困难等心理阴影障碍中走出来,产生积极情绪,使不良情绪得到合理渲泄,消除了不健康的情感,消除了紧张的情绪。部分教学内容,如健美操、艺术体操、武术、球类等项目,随着美好音乐的变化及富有竞争协作的团队群体气氛,使学生自己能充分体验到人性美的一面,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控制力和遇到困难、挫折百折不回的承受力,让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伟大哲理。体育运动这种特有的教育功能正是其他教学功能无可替代的。而正是这些体育手段对学生各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测量家魏克斯勒通过长期实验,大量测试后,在1950年正式提出的。他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而智慧行为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者相结合的结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习惯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启发和诱导,体育教师针对各种各样的学生进行引导,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产生良好的生活情趣。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于表扬,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对于少数身体较差及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教师采取集中“助威”“掌声鼓励”等形式,给学生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满足了学生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形成了学生所必需的社会技能,突出教学的情感功能。而这些在学习过程中动机的确定,情感的薰陶,意志的锻炼,兴趣的培养,性格的优化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正是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当代大学生这一高智商群体来说,与其说是智商的竞争,不如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情商在人才成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丰富的情感,完善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健康稳定的情绪,良好的适应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等高品味心理素质所构架的高“情商”,已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资源要素。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高校体育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直接渗透于体育教学中,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身心全面健康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一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