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思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望。比如,学了圆锥面展开图的知识后,可让学生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活动。通过讲解一些专业课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内心来感受学数学的必要性。例如,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中用到的数学编程算法有辗转相除法、判断闰年方法、二分法、递归调用中递推和化归数学思想等。在讲概率这一节时,可以以买彩票为例进行分析,很多人都指望着买彩票中大奖,可中大奖的概率是多大呢?可以给大家算一算。其实课本中每一章都与现实生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通过分析这些具体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趣味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授课时,给学生讲现代数学奠基人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以及倍立方体、三等分解和化圆为方问题等,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也从中受到了教育。数学美比比皆是,数学中的美如美酒、如甘泉,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维纳斯像与女神雅典娜像就是美的比例、美的分割的体现,它们的下身与全身之比都接近O.618,人体天生有自然美,它的比例也符合“黄金律”。“勾三股四弦五”体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奇异美,欧拉给出的公式:V—E+F=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极限概念,特别是现代的极限语言,很好地体现了有限与无限、近似和精确的辩证关系等。通过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情感。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兴趣
(一)进行隋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教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有关教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喜欢这位教师且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差生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也能增进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教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抓住好奇心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新课堂教育要求开展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好学生的好胜心,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参与学习的快乐。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学之初,教师可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确定相称的竞争对手,并在课堂上设置鼓励学生的小环节和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从这些机会中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在教学时,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难易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和提高。
三、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科学家们认为:“问题”是引起人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发动机”。而数学家则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适当的提问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创设疑问的时机,有意地设置疑问,以刺激思维,丰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等比数列”这一节时,可创设如下情境。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第一,分别写出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第二,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从而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这样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四、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从各个方面尽量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一个片段的教师角色,这样既满足学生喜欢参与及自我表现的心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同时,极大地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好胜心理。当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高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二)让学生点评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一节课的学习态度、成果展示、精神状态、学习收获等进行点评,鼓励每个学生进行发言。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教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判断、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