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时代思政教育挑战及超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时代思政教育挑战及超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时代思政教育挑战及超越

一、四种挑战

(一)加入WTO的影响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段,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进步,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但我们还应看到“入世”是把双刃剑,在多次谈话中谈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有利有弊,但总的看利大于弊”。但对于弊不应被忽视,而应重新重视起来。加入WTO后西方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涌入中国。同时又由于中国是一个历史价值观念悠久和文化长期与世界隔绝的国家,西方倡导的道德思想与中国提倡的道德理念必然会发生碰撞,这样就面临着道德上的冲突与调整。冲突与调整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两种道德思想有交叉融合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不应盲目吸收而应找到“借喻点”,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第二,发生“火花”的思想不应盲目排斥应借助实践对两种道德思想进行检验。第三,基于第二种如果中国某些道德思想不符合实践时应及时调整。“道德上调整的原因在于其一,中国入世后必然会带来或引发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而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对道德思想的解构性和建构性影响巨大。其二,虽说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但在长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道德思维与经济全球化的人际交往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1]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内容的不断更新与调整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困难。

(二)2008年奥运会带来的压力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三个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与人文奥运这三个理念因与奥林匹克宗旨吻合并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深得人心。但是,奥运会本身的缺陷和带来的负效应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题,奥林匹克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育活动。但随着商业等各种因素的介入,运动员个人利益的需求不断增长,体育的工具价值、功利价值日益广泛受到重视。同时奥运会不仅是高水平的体育盛会,也是各种文化交流的盛会。在举办奥运会期间各种媒体、各国体育代表团不仅带来了各国先进的技术,也带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必然会与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发生碰撞。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理念。人文内涵是奥林匹克精神不朽的底蕴,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是一种既锻炼人的品格教育人的思想,培养人的道德,关怀个体的全面自由和发展,又追求人类社会和谐与公正,谋求全人类共同幸福进步的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就是要将中国至仁至善的人文精神同现代奥运文化相融合,使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仁爱、友善、诚信的人文精神得以弘扬,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西方的个人自由至上追求个人幸福等错误思想观念的存在,很难使这一理念贯彻到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的人当中。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但又不能理解为只是为了2008年更重要是为了中国未来的持续、稳定、健康向上发展,面对人文奥运蕴涵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长久传授和贯彻这些理念面临着挑战

(三)网络带来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一定意义上以成为影视、广播、图书期刊之外的第四媒体”,[2]但由于网络的双刃特征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增加了舆论的引导难度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形式下,我们拥有一整套成功的引导舆论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包括新闻媒体服从党的领导符合执政党的宣传方针,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进而形成舆论主旋律等,而互联网则有自己的运行特点,对有些信息难以驾驭。

2.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力

由于网络文化始于美国,英语成为电子文本的最主要语言。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有90%的信息是出自西方国家的英文信息,因而使其打上了西方话语色彩与西方文化特点的烙印。这是滋生文化霸权主义倾向的原发性因素使网络文化中的交流失去了平等性,变成了不平等的单向渗透这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3.网络无序性的威胁

从互联网的硬件结构与软件程序而言,网络总体是有序的。但从实际上看在网络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却有许多无序现象。由于网络空间没有物理边界网络社会可以说是“无界限”的社会,没有一个真正的权威性机构来统筹,造成信息污染及其信息欺诈,因此网络是有序与无序、控制中存在无控制,进而影响社会舆论和人们的思想。

4.网络价值观念模及双重人格的渗透

网民一般是以独自的隐形人的身份在虚拟的网络中操作缺乏审读的道德自律,加上语言的虚拟性网民没有了真实明确的价值观,网上的自己性格与网下性格有时形成明显的反差,造成双重人格的倾向。

(四)正在分化的不同阶层带来的困难

新时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对原有阶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产生出了新的社会阶层,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社会转型过程中各阶层的流动性加大,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稳定化。社会上新形成的各阶层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每一阶层的人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在本阶层之中。这样教育对象形成的思想品德特征更加复杂很难抓住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变化的规律。同时急剧多样的变化,带来了社会心理上的不稳定性和各种各样的感性情绪。其次,各阶层的知识水平的差异性较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就要不断的调整,由于各阶层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具有的道德素养存在着差异性,这样在短时期内很难形成适合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再次,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对早已习惯了旧社会生活秩序的人们将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必须在汹涌的阶层分化大潮中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开放的竞争意识、义利并重的观念。如何使人们的旧的观念转变到新的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二、四种对策

1.教育内容要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经济体制所导致的竞争格局,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传媒环境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络,以及由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这些新发展的领域和新涌现的问题。迫切需要发展了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适应,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仍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用科学的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人们的内在价值与外在行为规范和谐统一,要用积极的社会思潮引导、消化、化解消极的社会思潮,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旋律。

2.教育环境要注意国内国际环境优化

“人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好坏优劣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的影响是客观的,也是不可低估的”[3]。2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的思想、物质等方面都焕然一新,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中国加入WT0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的多样化,导致了思想领域出现了复杂化的趋势。如各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封建残余都有蔓延之势,在这种形势下就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的适应和调整环境。要充分抓住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同时要不断的净化消极因素,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引导人们去寻找与建立同国内国际环境相适应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文化观念。

3.教育方法要不断体现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进和加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必须向社会化改进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手段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面对信息化社会,面对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的受教育者,只有运用现代化手段才能有效发展自身,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不是对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简单搬用,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运用的过程,也不是仅仅涉及教育的某一方面,而是涉及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调查、收集、处理思想信息手段的现代化等。[4]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有效的综合利用现代化手段就会改变自身的面貌。

4.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注意教育理念的更新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除了具有一般人才具有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还要具有更新理念的思想。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的多元化,来源渠道的多端性,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加了把握教育对象特点的难度,“如果教育者不加紧学习,就会失去和受教育者平等对话的平台”。[5]就要求教育者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次,要确保平等的教育理念。以往的教育者是一味的讲,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现在这种方式以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为主客体。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互学习、同时学习。再次,教育者对教育文化要有包容的心态。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当代中国教师除了要保持自己教育文化的先进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要有公正的态度之外,对世界各国的教育文化也要有一个宽容的心态,走出盲目封闭、排斥和攻击的误区包容和吸收具有不同民族个性的教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