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论文(共10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论文(共10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等教育论文(共10篇)

第一篇:高等教育融入中药的探讨

1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的现状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希望通过师生零距离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人文层面提高素养,感受传统师承教育中萦绕的浓厚人文情怀和文化韵味。同时每位导师又各有特色、各具风格,有专科疾病诊疗方面的名师大家,有教习传统文化的行业能手,还有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新秀骨干。不同特点老师的指导或能完善学生能力、弥补他们的不足,或能使学生在特长方面有所强化[5]。将传统师承教育的方法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不仅可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也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6]。卢传坚等提出如何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最大的效能,需要中医药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使具有个性特征的专才从中脱颖而出,使传统的中医药学在优良的传承方式中得以继承和发展[7]。高彦彬等在回顾中医药教育发展史及总结师承与院校两种教育模式优势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院校教育为主、师承教育为辅,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8]。

2当前中药师承面临的挑战

2.1国家师承中药较少当前国家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重点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从国家历年公布的中医药专家及所指导的学生来看,中医占了绝大部分比重,而中药专家及中药学术继承人较少。一些省市也开展了中医药师承教育,但仍普遍存在中药传承很少的问题。2.2中药师承与中医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级别的中医师承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些可以用于中药师承教育,但由于中药传承与中医传承存在明显差异,不能照搬中医师承教育。如大部分中医师承以跟师抄方为传承指导教师经验的主要模式,学生通过此模式学习指导老师诊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中药传承很多涉及一些传统技术的掌握,需要学生学习指导老师的操作技术。这种操作技术的继承显然不能借用学习诊治疾病的思路与方法的模式。2.3院校缺少具有深厚中药文化与传统技术的指导教师院校教育中比较重视大学老师的学历。故大部分大学老师都具有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很多人是由在学校当学生直接转变为大学老师的。这些老师往往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常常缺乏深厚中药文化底蕴与精湛的传统技术。2.4院校教育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师承时间不够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公共课、各种支撑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占了大量时间,学生可用于师承教育的时间较少。2.5中药文化传承较欠缺中药传承不仅是传统技术需要传承,丰富的中药文化也需要传承。师承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中药特色与优势的体现,是继承和抢救名老中药专家和老药工学术经验的重要手段,需中药文化与传统技术齐抓[9]。2.6社会老药工职称、学历低社会上很多老药工在过去的时代背景下掌握了精湛的中药传统技术,现在伴随老药工们的年龄的增加,很多老药工已经或即将退休。但他们中大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职称、学历层次均较低。过去可以通过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中药领域传统的学徒基本消失,且国家药品管理体制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学历。根据现行院校教育的制度,这些老药工一般不能担任大学老师。2.7院校缺乏支持中药师承的专项经费院校教育采取批量化培养方式,比较节省成本。中药师承加强个性化指导,同时中药技术的传承和中医传承相比,需要消耗药材、磨损仪器,有时还需到国内大型药材市场开拓眼界等,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但院校往往缺乏支持该类专项经费。

3中药师承融入中药学高等教育的设想

3.1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结合指导教师团队可由5至10人组成,每名指导教师指导1至3名学生。集体指导由指导教师轮流给入选的学生团体上课或组织活动。同时,每名教师通过电话、邮件、面谈及带自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等指导自己所负责的学生。这种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结合模式可以让所有入选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特色,同时每名教师的工作量较小,比较容易操作,也便于解决培养中的很多共性问题,也为个性化指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保证个性化指导的有效性。3.2分方向培养由于指导教师的特长及学生兴趣特长的差异,可以考虑按照教师擅长的领域设置方向,由符合条件的学生选择一两个方向重点培养。如可分为中药文化、炮制、鉴定、调剂、制剂、临床中药等。同时,一名老师可能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可让不同的学生分别传承。3.3制定一定的制度激励师承的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培养效果,应制定一定制度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如可以通过项目形式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参加师承的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可以与毕业论文挂钩等。3.4解放思想,充分发挥社会导师作用由于高校教师的局限性,可以充分挖掘社会上有经验的中药专家、老药工等担任指导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社会导师,经学校审批后统一管理。3.5完善管理体制从教师组织管理、学生选拔、过程管理、出师考核等各方面完善管理体制。3.6增加师承教育的含金量,打造师承教育品牌逐步打造中药师承教育品牌,如可以为学生颁发中药师承结业证书,逐步推动社会对该结业证书的认可,同时通过师承教育为终生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中药师承教育成为未来中药大师的摇篮。3.7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养中药师承教育与院校结合是一种新模式,指导教师也需要探索和培养,通过实践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培养出一批适合中药师承教育与院校结合的指导教师,对中药传承必然产生巨大的作用。3.8运用先进学习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及中药传承在师承教育过程中,可以运用世界先进的学习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以促进中药更好地传承。如可将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建构式学习理论融入师承教育,提高培养效果。研究者认为研究型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10][11]。在师承教育中还可以充分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作用。孙鹏涛等认为师承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学生在跟师时学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学生在跟师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背景,以及通过师傅的引导,使学生得以更好地完成对抽象性极强的中医概念的建构,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解与知识。

作者:陈云华杨春梅朱俊华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第二篇:高等教育建设的意义

一、三大《纲要》的历史背景

1.《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才强国的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规划。同志在本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人才工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已经完成了从人力资源匮乏国家实现了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巨大转变,但是我国离人力资源强国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纲要》提出:国家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要求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802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15%,人才贡献率为35%。[4]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不同层级类型的、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各级各类院校据此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高等教育领域正在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探索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和探索为我国的人才工作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人才工作和教育工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其发展,只有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2.《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未来十年我国的教育工作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规划。《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5]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5]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提高质量,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变“强”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是: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各行各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③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等教育领域应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持;④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⑤建立全民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全民享受高等教育服务,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全民教育体系。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

2006~2010年三大《纲要》相继出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不容乐观。在高等教育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亟待实现由“大”变“强”的转变。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在理论上有两点重要的意义:①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②深化高等教育理论内涵。(1)丰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从横向上看,高等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广泛的研究范畴。高等教育强国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体系,使得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从原有单一的速度和规模增长过渡到全方位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第一,从高等教育大国向强国理念的过渡。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在规模上能基本满足社会转型期发展的需要。但是,随之带来的规模与质量难以平衡的负面问题越发严重,使得高等教育发展遇到瓶颈。“强国”理念的提出,指明了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方向。第二,促进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标准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标准是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体系,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必然使得这个评价体系发生较大的变化,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评价会随着高等教育本身的战略目标而发生改变。(2)深化高等教育理论内涵。从纵向上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强国理论的不断深化与提高,理论的深化与提高是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由“大”变“强”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强国的提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了理论内涵:第一,从“外延式”发展转为“内涵式”发展。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基础弱、底子薄,走的是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重规模、轻质量”。强国理念的提出从内涵上阐释了高等教育应该从“外延式”转为“内涵式”的发展,更加注重高等教育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及其内涵与意义的构建。第二,从“单一化”发展转为“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强国理念的提出,不仅需要高等教育自身取得较大的发展,还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强调高等教育要积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第三,从重点发展转为均衡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在区域分布、资源分配、层次结构等方面不均衡,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强调的是整体上、不同层次和类别上的协调发展,需要逐步从突出重点发展过渡到着力均衡发展。2.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意义。(1)促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高等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革与发展。①高等教育思想创新,思想上体现的不仅是西方诸如学术民主、教授治校等理念,也体现了我国服务人民、统一管理等适合国情的理念;②高等教育制度创新,高等教育强国强调了大学的自治和自主权,逐步使得高校拥有独立的办学和治学权力,政府职能逐渐过渡到政策的支持者和战略的引导者;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管理层面的创新,主要是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法制化,[6]只有管理的进步与科学才是高等教育强国的直接体现。(2)提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强国与社会经济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其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①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强国的实现,必然会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稳定就业与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也会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②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在三大基本职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效应,能有效促进地区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3)提升国际比较竞争力。高等教育强国提升国际比较竞争力主要分为两个方面:①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创新研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优秀文化学习氛围的形成、政府执政的监督与建议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这就需要高等教育强国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②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强国就是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其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更为成熟和丰富,能结合我国实际全面客观地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特点;其次,使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使高等院校能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进行定位、教师传授的知识能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能适应国际化的趋势;再次,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高深知识和学术研究,其本质又在于交流与合作,高等教育强国能为之提供广泛的平台,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内涵。

作者:马丹李晓波刘欣黄爱萍单位: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

第三篇: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更加强调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更加强调采取“绩效配置”方式[7]。美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具有完善的立法体系、专门的管理机构、明晰的财政责任、多样化的拨款模式等特点,其拨款模式主要有增量拨款、公式拨款、合同拨款和协商拨款四种。与美国的分权制不同,英国的高等教育财政经费主要是由中央政府负责,具有典型的中央集权性质,其基本特点为强制性的中央立法、独立的拨款机构、重视边际拨款和专项拨款。法国的典型拨款方式为辅助性小时拨款(公式拨款方式)和功能多样的合同拨款。日本在二战后高等教育发展飞速,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具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分权化的财政责任、多样化的奖贷制度。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内容有些笼统,如《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对高教财政拨款问题没有具体细则的规定,没有建立明确系统的体系,高等教育的财政权限在中央和地方的分配也不明确,还有许多地方亟待加强[8]。(一)缺乏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只宏观地提及了国家建立以财政拔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在校学生年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本行政区域内高校年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办法;要求高校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这些宏观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更没有提及高等教育资源如何科学配置、如何有效开展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估,使得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使用的随意性大、公平性差。(二)缺乏高校之间不同规格学生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高等教育财政资源按不同等级在不同类型高校进行分配,不同类型的高校因等级不一样,获得的生均资源量不一样。从目前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具体方法来看,“专项补助”的项目有的是为效率而设,有的是为公平而设,而项目的实施本身就存在着效率与公平问题[9]。按照“综合定额”的分配方法,对不同层次(一本、二本、三本、一专、二专)和不同类型(军事院校、地方院校;重点院校、普通院校)的高校实行不同的标准,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实行同一的标准。这些标准确定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校的生均资源分配量。显然,同是一个本科生或专科生,但由于所在的高校层次和类型不同,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分配量就有巨大差别。(三)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尽合理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政府、市场和学术是制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由深受政府影响到逐渐以市场为核心,是一个资源配置优化的现象。政府表现为依法对市场机制和大学组织进行调控,从而确保有效率的激励与约束机制[10]。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配置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就意味着它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政治因素作为影响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的首要因素,首先体现在地域政治地位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上。一般来说区域政治地位越高其高等教育资源就越丰富[11]。

二、加强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改革

根据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加强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与改革,深入开展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改革专项项目(如科技类项目、教学重点建设项目等)的审批立项资助办法,深入研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体制与机制,实现教育质量公平。(一)深入开展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从宏观层面,政府、市场和学术是影响高等教育财力资源配置的三种主要因素。政府决定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表现形式,学术决定了高等教育微观组织中对人力资本投资具有特殊影响的治理方式,而市场作为无所不在的基础性因素对政府因素和学术因素起到广泛的制约作用。这三种因素,不仅影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机构,而且影响资源的转换使用和产出方式。同时高等教育体制、政治与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研究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定位和有效调控方式,研究市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作用,研究学术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研究高等教育体制、政治和政策以及现行不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对高等教育公平与绩效的影响。从微观层面,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办学条件的保障和东中西部区域间的教育机会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文化等因素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还要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差异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从促进效率的角度看,学校无论其大小、重点和非重点,在质量、效率、效益面前是平等的。资源运用效率高,教学质量高,办学效益好的高校必然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如研究相同规格学生生均资源配置标准,按照一个周期的资源利用绩效评估结果,核拨下一个周期每年的教育资源,一个周期内每年国家的资源配置标准不变。如组织和开展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科类、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形式中的配置问题,包括教育资源在理、工、农、医、林、艺术、体育、财经、政法的科类的配置和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层次的配置问题,研究高校内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二)进一步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性目前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权和利用绩效评估考核权。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评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深入研究资源配置的监督机制与措施,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等教育规划、监督、协调、评估的职责。现行的配置模式缺乏有效分类和合理差异,使得各高校办学模式趋同而个性不足,违背了大学的发展逻辑和高等教育规律,无法充分体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忽略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不利于政府实现宏观引导和对高等教育的监督[12-13]。目前高等教育拨款依据不够科学合理,资金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行拨款所依据的“生均成本指标”是上一年的决算数而非符合本年实际的成本额,没有考虑物价因素,缺乏拨款效益的分析评价制度以及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不能准确地反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在高等教育财政总量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经费使用绩效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重要取向。因此,改变我国以计划性分配为特征的投入拨款模式,加大绩效拨款的权重,引入竞争机制,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14]。(三)深入研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制与机制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公平,使高校群体平等使用优质资源,使大学生平等获取优质资源,避免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浪费。如对院士、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大学生实习基地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深入研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体制与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成果,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公平。研究充分发挥企业装备和设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机制,如把是否接受大学生实习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一个条件,鼓励非国有企业免费接受大学生实习。对因免费接受大学生实习发生的相关费用充抵相应的税金。只有实现资源公平,才能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实现质量公平[15]。

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绩效评估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高校利用的绩效如何,需要研究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从宏观上深入研究政府、市场和学术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从微观上深入研究高校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要科学、高效、务实地开展绩效评估,除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外,还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估专家库在国家和各省分别建立国家级和省级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估专家库。国家级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估,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随机从国家级绩效评估专家库抽取评估专家。各省级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估,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随机从本省或兄弟省绩效评估专家库抽取评估专家。应选拔严谨、认真、作风正派,对高等教育有一定研究的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教育管理专家等进入绩效评估专家库。(二)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定期评估制度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定期评估制度,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各类重点评比、各类评优、干部任用、大学排名等与绩效评估结果相结合,尤其是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各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三)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数据处理技术把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进一步研究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数据的处理方法。对目前的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进一步规范采集程序,结合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绩效的要求进一步研究其采集因子,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深入研究状态数据的处理方法,定量得到各高校的绩效评估结果,同时结合评估专家进校绩效评估的定性结果,综合确定出各高校的绩效评估结果。(四)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绩效评估结果在高等教育拨款机制中引入绩效指标,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绩效评估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绩效指标在西方高校拨款中得到广泛应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绩效是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绩效拨款的主要特征是产出和效率定向。在把绩效因子引入拨款公式的国家中,根据这一因素分配的财政资源激励了高校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行为,并且随着绩效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其在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分配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16-18]。

作者:王成端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第四篇: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加强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必要所在

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扬弃旧义、创立新知,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次为了提高国家软实力,营造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由创新、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高等教育应当发挥最有活力、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作用,发挥其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作用;再者大学是文化沟通与交流融合的桥梁,对社会文化起着积极的导向和辐射,应该积极批判、借鉴、吸收、创新,衍生符合时代要求的、体现创新兼容精神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另外大学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精神支撑,其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将有力地推动大学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要建成一流水平的高等学府,就要学习借鉴各种先进理念,破除思想观念的定式,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智囊。

二、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向

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相辅相成。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将体现世界文明成果的先进文化一代代传授下去,不断与时俱进、长存长新。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育人观念上要“开放”“自由”。高等教育面对的是一批正值思想活跃、敢闯敢拼年龄的青年大学生,头脑无限大,不拘于固有模式、富有批判、怀疑精神,对传统既尊重又怀疑。大学要秉承开放、自由的理念,鼓励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敢于尝试新问题、探究新情况、思考新观念,培养他们以一种新时代青年的眼光去思考传统文化的精华、去抽丝剥茧般发挥文化中具有时代特色的因素加以批判弘扬。而不要以一种数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固有文化评价去禁锢他们站在更宽、更广、更新的全球化角度的思维能力。其次,传承和创新的方式上要“看”“思”“行”相结合。高等教育是培养独立性人才的场所,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先驱者。所谓“看”,就是在传承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要横贯中西、纵览古今,综合比较各自的优劣,以一种全球化、多元化的视角去审查文化的特质,借以批判中继承;所谓“思”,就是以“运筹帷幄、审视中外”的思路去理解文化的精与粗,分清与时俱进的“源头活水”与“时过境迁”的“历史文物”,用一种独立的、怀疑的态度去传承,注入“新时代的新血液”使其焕发生机;所谓“行”,即要身体力行,对多元文化有独特的、客观的体会,对文化冲撞与融合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第三,途径上要坚持双路前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吐新芽、发新蕊”;二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革传统的过程,又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造新发展新文化的过程;既是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第四,强文化自塑,建立文化自信,以主体身份参与全球文化建设。面对当今不同文化同质化与异质化冲突日益显著,高等教育更要要加强文化自塑,建立文化自信,以主体身份参与全球文化建设当中去。保持全球化视野,要看到本民族与世界文化的共通之处,以开放的心态吸取成果,又要树立文化自信,摆脱“非此即彼”思维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经验、思想境界和价值依据,主动地杜独立地去打开文化之窗。最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兼收并蓄”的原则,克服“全盘西化”、“东方文化中心论”的错误倾向,做好理论准备、师资准备、教材革新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工作改革,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世俗、创新、外来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优秀过去的证明和走向将来的形象保证。高等教育应该积极传承优秀文化,交流创新文化,在不断与时代磨合的过程中,将文化选择、继承、创新、批判、交流等职能创造性地融合起来。总之,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推陈出新、主动开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高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一个独立、全新的姿态走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潮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邢倩倩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五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一、现阶段社会就业背景与招工难、就业难

1.招工难招工难反映了当前企业之间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日益紧张。一方面,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效率低、利润低,只能依赖廉价劳动力维持生产,形成低效率、低利润率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循环。为了维持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许多中小企业采用临时性招工等短期用工行为,有的连劳动合同都不签,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也不理想,企业保障不到位导致员工流失率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员工不断流失,企业严重缺工,一些企业的设备空置率达30%以上,有订单也不敢接。企业用尽了留人的各种手段,但即便给员工加薪往往也无济于事,员工仍频繁跳槽,这使得企业成了培训机构。企业应该正视:招工难的实质,只是招廉价劳动力难,是用人观念及经营方式落后的表现。2.就业难一方面,企业不愿意招募高等教育毕业生。由于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完善,为农民选择自主创业或就近择业提供了便利,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使得劳动里市场的年轻人,大都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甚至高等教育学历,但不少企业认为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要培养大学生上手,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培训,不如农民工来得快、实操能力强,能够给企业带来现时利益,因此大多数企业只是想招年轻、但工资低廉的农民工。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薪酬满意的企业。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应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工资很低,部分大学生起薪收入不如农民工起薪收入,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合理的因素,即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反映了部分人力资本供大于求或部分专业人才不适应市场需求,说明了学历不是决定工资高低的唯一因素。但同时,普遍的起薪低也违背公众投资教育的期望,这不仅使大学毕业后难以回收昂贵的教育投入,还难以应付未来谈婚论嫁、购房持家、哺育孩子等现实问题。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难、起薪低,更多的是求职者实现职业愿景难,职业生涯规划难。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念需改变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1.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理论填鸭式教育,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单一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主要注重应试教育,忽略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是今天企业和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当前在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全是九零后,家里生活条件较好,从小在家里被家长当宝贝宠,比较贪玩懒散怕吃苦,有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刚来学校开始集体生活的时候不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谅他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生活和平时的工作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应组织到学生实习、工作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意见:当前企业的大部分岗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有些技术性不是特别强的岗位,甚至觉得综合素质比技术能力更重要。回到学校,在平时上课的过程当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一定要注重素质教育,教师应该通过讲故事、举身边的例子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怎么去做人做事。只有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才能让学生认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性。2.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提出多年,但我们始终没有摆脱灌输型的传统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只能是统一集中施教,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机制,也只能让我们按同一标准去考核学生。这忽略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是有个性特点的人,天生异才各有用,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类型的。而教育用一个标准衡量人要求人,用同一个方法同一个模子去制造人,只追求共性而扼杀个性,既违反哲理也违反人性,教育也因此扼杀了许多天才。教育要尊重人格,高等教育学校更要给学生独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教学的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于激发学生不同的内在特质和潜能,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因材施教,老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看作可塑之材,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的不同,而实施共类教学与分类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等方法。教师应深入学生,应把因材施教纳入工作计划,落实教学安排,保证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适当施教,加强师生的互动,如是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会得到相应的进步和成长。3.恢复高校管理在法治条件下的科学民主精神高等教育领域和社会其他领域比,除了具有管理的一般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源于高等教育是育人的场所,是培养高级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是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天堂,是传播知识、开启文明、科学发现、技术发展的殿堂,是迸发新观念、新思想和理论创新的前线。科学性、学术性、民主性、自由探索性和实践创新性应是其自身固有的特点,而管理的行政化强调的却是高度的权力支配、绝对服从的刚性管理。高校内部的所有资源配置,所有的决策决定,一律由校长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系统所控制,一切按行政权力意志办事。学校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德才,取决于行政权力的是否正确运用,这和高校的内在特点要求和内在发展规律是极不相容的。滋生的如忽视教学第一线的权利与权力等重重弊病,严重地影响了高校功能的发挥,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挫伤和扼杀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高校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偏离了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因此,要改变高等教育的现状,最重要的是从管理体制和模式入手,强化学术权力,切实解决管理行政化的单一体制单一模式问题。但要改变或否定一个长期形成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单靠高校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做到的,要创造良好的改革条件和环境,一要有法律的支持,人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和完善高校管理的立法,在法治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改革;二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积极的舆论支持,提高整个社会对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弊端的危害性和高校管理体制、模式改革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三是要有上级党政机构的精心组织和有力指导,使改革的阻力降低、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四是要开展教育改革的大讨论,切实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改革积极性。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需改革

1.大力发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仍需依靠第二产业,这就要求有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人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一应通过国家立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形成国家、企业和社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局面;同时通过立法实现职业教育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二应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适当缩小本科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有条件地将“三本院校”即独立学院改制为职业技术院校,同时对各类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植,形成多结构多门类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三应加强校企,对接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使职业院校成为培训高级技工的“摇篮”,在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跨跃中,充分展现职业教育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2.建议成立各级就业指导委员会各大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和盲目扩张问题,已经成为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我国建立了促进就业、推动创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构,在实现充分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有必要将其改组成更具权威的统筹协调就业指导委员会。这不仅有利于将就业工作纳入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还有利于强化人社、财政、税务、工商、民政、公安、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协作,联手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衔接与落实;不仅有利于统筹解决困难就业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生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利于整合各种就业服务资源,合力突破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提高经济发展和用工需求的匹配度,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就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可以指导高校的专业开设工作,改善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加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合理设置课程,促进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契合社会人才需求方向,对于大学生及时找到就业方向,降低就业中跳槽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3.建立从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终生学习通道建立全国通行的终生学习通道,大幅提高全国人才培养标准的互通互认,整体提高全国人才培养标准,从而提高教育公平,保证人才的合格,满足人才对未来成长提高的期望。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上,再次提到“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各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迅速制定相关实施办法。一,制定学分互认协议。为了有效解决学分互认问题,可发起国家层面的互认协议,采取措施形成或指定公共核心课程、全国统一的课程目录,为我国建设“学分银行”奠定基础。二,形成统一的信息要素和规范的文件格式。在学分转换与累积系统中,除了学分、课业负荷量、等级三个要素特征外,作为制度主要载体的文件体系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性。将本科、职业教育与研究生、培训教育的资格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层级分明、质量有保障、衔接性极强的国家教育认证体系。当人们获得一种证书或文凭后,可以顺利地继续下一高层次文凭或证书的学习,有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四,制定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在“学分银行”的课程沟通方面,我可使每一门专业形成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将各个专业的课程进行筛选,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五,形成多种学分转移的模式。多种模式的学分转移办法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了院校之间的学分转移。当今世界,资金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引进,先进设备也可以引进,但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却无法引进,只能靠自己培养。今天,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提高高等教育水平,提升人才培养队伍的整体素质,迅速改变企业中高级技术工人比例偏低的状况,才能满足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改革是一切发展的唯一出路,高等教育院校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刻自我反省,深化改革,创新思想观念,实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作者:郭佳孙婧婍单位: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模式

1网络化英语教学平台的优势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得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变为可能,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函授英语教学内容数字化、信息化,并编制相应程序,采用友好的界面,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说等多种方式,提高学员兴趣,使英语学习变得更轻松。网络化英语教学的优势特点主要有。1.1可以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网络教学能做到图文并茂、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各种感观,刺激学员的敏感的神经,使他们更专注于学习,提高兴趣,增强记忆能力,在模拟的环境中全面训练学员读、写、听、说四种基本语言能力,使语言学习现场化、真实化。1.2有利于合理安排和利用学习时间通过网络化英语教学平台,学员可以合理安排和利用自已的学习时间,变“突击记忆”为“分散记忆”,既可以处理好工学矛盾,又可以避免集中面授带来的疲劳学习。任何人的语言学习都离不开记忆,记忆主要分为短时记忆和重复记忆两种,高强度的短时记忆很难让人在语言学习中有所收获,只有长期反复的学习才能让学员真正理解和掌握学到的知识,网络教学恰恰可以弥补面授教学的不足,不管老师在不在,学员都可以打开电脑进行自主学习。1.3可以有效督促和监控学习情况通过程序的控制,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给学员设定账号,自动记录学员在各个课程中学习的时间及效果,促使学员主动学习。

2网络化成人高等教育函授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个成功的网络英语教学平台主要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教学,包括课程生词背诵、课文读诵、句型与语法学习。二是课程训练与作业。教师可通过此模块布置和检查学员的作业。函授英语网络化教学平台的课本应选用贴近日常生活、简单商务活动的内容,并选用卡通、动漫或是模拟情景教学,以提高学员的兴趣。2.1账号管理模块为保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首先应建立账号管理制度,账号权限分超级用户账号、教师账号、学生账号。超级用户账号一般授权给各函授站点系统管理员,能够授权建立函授班级、指定函授英语辅导教师、授权并管理函授学员进入教学平台学习。教师账号的权限主要为布置和检查学员作业,通过网络对学员进行答疑和辅导。学生账号则是由每个函授站的系统管理人员按学生名册编制,在校期间可以根据学号和密码通过互联网自行登入教学软件进行课程学习和作业,学生账号应具有时效性,一般以学生修业年限或是英语课程教学时间为有效期,以充分节约和利用系统资源。2.2课程教学模块本模块以英语教材课程为单位,每节课程包括单词学习、课文读诵、语法训练三部分,课程内容应做到通俗易懂,以场景教学为纲,模拟现实生活的英语环境。单词学习、课文读诵主要是对每节课中的生词和课文进行领读和背诵,并可让学员自主调整朗读单词和课文的语速,让学员能听清读懂。课程教材中所有英语单词都应具备取词功能,并与电子英语词典(比如朗文双解英汉词典等)相关联,能够自由地查出某个单词的词义、音标、发音及例句,方便学员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和理解。只看只听不读是语言学习的大忌,从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学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在传统英语教学中一般由英语教师带读生词和课文,而在网络教学中同样可以引入这种机制,可以要求学员给自已的电脑安装麦克风,实时采集学员读诵英语单词和课文的音频,大家都知道声音的音频是以波形的形势存储在电脑中的,这样就可以通过标准英语教师发音和学员读诵英语的发音的波形比对来评价学员对英语单词和课文的掌握程度度,并可以采取四级评分标准,配上鼓励性语言,实时反馈给学员。单词记忆同样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可以让单词听写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并限定时间,一般在单词听写中以30秒为限,超过时间或单词听写错误都为闯关失败。在单词听写过程中,一般以系统读英语,学员写出英语为主,也可以选择系统报中文,学员写英语,还可以插入英译汉模式,多种教学模式交错进行能有效地促进和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语法练习可以分两类:一种是列举式教学,即以课程为单位,采取列表的方法将本课的语法内容全列出来;二是训练式教学,通过病句改错或是将一个完整的句子打乱来让学员通过鼠标拖拽重新组成完整的句子来学习语法知识。病句改错和句型重组都可以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学员练习完成都可以马上获得自已的成绩。2.3课程考核及作业模块本模块主要检查函授学员完成在线学习任务,并通过网络作业形式,检查学员学习效果。函授学员通过帐号登录网络英语教学平台的同时,系统即自动记录学员在各个模块学习的时间,如在单词记忆模块学习时间、课文读诵时间、语法练习时间等,通过此功能完成日常教学考勤工作,未达到足够学习时间系统可以自动统计汇总,教师以此为依据扣除该学员课程平时成绩。教师给网络作业和课程教学模块中的单词训练、课文背诵、语法练习类似,所不同的是课程作业既有时间限制又有次数限制,不管是单词背诵、课文读诵还是语法练习,学员选定答案后都不能更改,成绩以百分制计算作为学员考试的部分平时成绩。总而言之,网络化英语教学的好处很多,它能有效地解决学员的工学矛盾,并能给函授学员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的、场景式学习环境,由于基础英语教学各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小,所以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一层次的函授学员可以共用同一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大幅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英语教学的学习质量,函授英语教学网络化势在必行。

作者:张剑锋单位:湘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七篇: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结构、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三者间的共变互动关系

1.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显著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与二产总值、一产比重、社会失业人数、高等教育入学率呈正比关系,而与三产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工资、招生人数呈反比关系。这说明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人口、社会就业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可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三产比重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验证了第三产业对于增加大学生就业吸纳能力的作用,提高三产比重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2.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在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人数的变化确实会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影响第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和比重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关联序来看,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同时,就业结构也影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关联序是对本科影响大于研究生,对研究生的影响大于专科,对研本比的影响大于专本比。3.高等教育结构、产业结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存在的共变关系一定的产业结构要求一定的高等教育结构与之相适应,为其提供合理的劳动力知识结构;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及技术能力的改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结构则在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的对策

1.高校要将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相结合从长远来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更快地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2.高等教育部门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合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大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准确定位,把握区域产业政策调整形势,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因地制宜,实行有选择的重点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和设置一些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吻合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3.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大学生就业评价和预警机制一方面,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着重从宏观上给予指导,在微观上进一步放权,使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具有充分的弹性,能够适应社会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和跟踪机制,评价和跟踪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以毕业生就业能力状况评价高校办学质量;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机制。综上所述,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良性循环之路。

作者:刘平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

第八篇: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对策

一、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现状

1、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前提下,为了完成招生数量,很多高校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最终是高中升学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但是好多分比较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上了大学。招生标准降低导致高校学生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很大。高校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业,结果是越不愿意学,越学不会,最终是不断旷课,考试作弊,60分万岁。2、教学资源不足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根据相关资料,2000~2002年生均占地和生均图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生均图书,由85.2册下降到69册,图书信息资料不足,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而造成教学效果明显下降。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原来的小班上课基本上都被大班上课取代了,结果是老师不能兼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学质量随之下降。

二、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务之急。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中的核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高校教师应该将教学和科研放在同等的位置,不能重科研,轻教学;(2)学校为了让老师重视教学工作,可以对教学工作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3)采用一些优惠措施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5)鼓励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加强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的高素质和人格魅力会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以及以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2、控制高校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高校学生数量增加了,学生食堂、宿舍、教师的规模也要随之扩大。一些院校学生多,相应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存在着上课拥挤、吃饭难等问题。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高校在招生时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增加招生数量,要根据自身条件招生,保证每一个入学的学生在学校几年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能为社会有用之才,切身感到大学没白上。为了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对于高校也可以通过向金融机构贷款等途径取得资金,只有资金充裕了,高校才能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学校各方面都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加努力学习,办学条件的改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3、因材施教,培养高校学生。教高[2005]1号文件指出: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扩招的前提下,根据高校录取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时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结合学生的培养方向,设计其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对同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开设完全一样的专业课。为了专科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样的课程可以设置较多的学时。现在好多学生每天都是被动地去学习,没有自己的目的,既得不到学习的乐趣,也学不到太多的知识。高校要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不能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教就不学。高校教学质量体现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关注学生投入学习上的时间,不能让学生将时间都花在网络上,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作者:程玉英王丽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北京天坛公园

第九篇:高等教育的法治保障

一、教育公平的法理阐释

在英美等法治水平较高和教育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教育公平不仅强调法律制度的保障,同时还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和教育发展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教育公平理念还没有真正渗入立法和实践。因此,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应该与当前的国情相契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模式。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育公平的内涵提出合理性见解,如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质量和结果的公平,[5]这一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成为一种通说。柳海民教授曾经对有关教育公平的内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并对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及教育平等进行区分,指出教育公平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平等的上阶概念,是综合教育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教育进行一种现实状况判断,并按一定的公平原则进行教育策略选择。[6]褚宏启教授认为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7],该观点既注重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平等,又关注到了个性和差异,涵盖范围全面。以上专家提出的观点都具备较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同时也都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教育公平需要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只有法治才能在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界定教育公平的内涵自然应以法治为前提。本文认为,教育公平就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平等权以及教育机会均等,不包括教育结果的公平。如同几个参加赛跑的运动员,只能通过规则的形式获得起跑的平等权以及跑步过程中的平等对待权,但是由于个人能力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等的影响,比赛的结果对每个人而言并不平等。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首次将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进行规定。我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受教育权以及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了规定,如我国《宪法》第33条和第46条分别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第9条第36条分别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1998年制定的《高等教育法》第7条规定:“国家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实际,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教育部于2010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将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明确提出“依法治教”。此外,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也有部分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直接或间接规定。

二、高等教育不公现象及归因分析

近年来虽然已经意识到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关诸如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等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具体措施,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教育实践的现实与教育公平的法律理想相冲突,教育不公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门槛设定不公平。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地区间高考录取名额和比例不均衡。以2009年为例,北京市考生10.1万人,只占全国考生人数的0.99%,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在京招生300人和270人,招生名额却占全部招生人数的19.4%和19.8%。与此同时,河南考生95.9万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在河南招生98人和72人,河南考生是北京的9倍,而北大给予的招生名额仅为北京市的1/3,清华给予的招生名额仅为1/4[8](见图1: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北京和河南招生情况)。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9%,已经到了普及化教育阶段,而河南省仅为19.5%,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值。[9]以上数据虽然以特定的两个地区进行比较,但这一数据无疑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入学门槛这一高等教育起始阶段即存在教育不公。第二,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有限。1998年全国本专科招生108.36万,而2007年达到了590万。1998年研究生招生19.38万,2006年达到110.47万,特别是博士生从1.5万增加了5.6万,硕士生从5.79万增长到32.45万。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生均预算经费却逐年减少:1998年是8529元,而2006年却缩减为5375元。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1998年是2032亿,2006年是5161亿,高等教育经费增长的幅度远低于招生增长幅度。这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变化不相适应。[10]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目前我国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包括经费、师资等大幅度向重点地区、重点高校倾斜,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及少数名牌高校占据了优势,发展势头足,北大、清华等高校在国际上排名也不断提前。但这也同时导致其与中西部高校及其一般高校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对于一般高校的学生而言不公平。第三,城乡差别明显。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状况报告(2011)”在抽调10万多份样本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公布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被录取高校种类、自主招生名额以及高考加减分优惠政策时,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寒门学子”处于劣势。在所有受访学生中,农业户口的学生有23.7%被普通本科大学录取,2.2%被985大学录取,5.6%被211大学录取,21.9%被本科学院录取。而非农业户口的学生中,14.9%被普通本科大学录取,5.7%被985大学录取,6.9%被211大学录取,27.8%的人被本科学院录取(见图2: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学生被各类大学录取情况)。可见,非农户口的学生有更大的可能性在985大学和211大学就读。受访非农学生中,获自主招生名额的学生占到5.4%,而农村户口受访学生的这一比例为2.3%。另外,所有来自直辖市的学生中,有9.7%曾获自主招生名额,比例远超其他地区。其次是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比例分别为5.7%和4.2%。相比较来自县城的2.9%和来自乡镇的2.5%,农村学生获得自主招生名额的可能性最低,仅为1.9%。[11]以上教育不公现象与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深层次原因,教育不公的改善离不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物质的保障。与此同时,经济原因并不是导致教育不公的唯一因素。相关部门或个别高校虽然通过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保障高等教育公平,①但效果甚微。在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从制度层面来探讨教育不公的原因显得更为迫切。我国的教育法治建设起步较晚,现行的法律法规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还有待完善。受教育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中自然暗含了公民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受教育权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总的看来,公平因素在我国教育行政法规中的比例比较低,但宪法和法律中的公平因素更低。《教育法》也规定了受教育者对学校处分不服可提出申诉或起诉的权利。总体看来,我国教育立法中对受教育权救济制度的规定笼统、模糊,不仅没有对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明确具体的程序性规定,而且只能通过对人身权、财产权司法救济的方式来间接维护公民受教育权。具体而言,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几个层面都存在一定的缺失。首先,在教育立法方面,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备,结构不健全。目前有关教育立法涉及《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从数量上看虽然初具规模,结构上却分布不均衡,没有形成内容全面、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的教育法律体系。从立法技术上看,用语空泛,可操作性差,缺乏严谨的法律术语。从内容上看,教育公平理念没有真正渗入教育立法之中。其次,在教育执法方面,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教育行政执法部门具有教育行政执法权,就有义务和职责正确行使这种权力,主动对各种不公平行为进行干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然而,我国行政机关权力普遍膨胀,教育行政部门也不例外。一些部门权力意识强,执法意识弱,执法能力缺乏。同时由于教育法律法规规定的较为笼统,执法主体往往无所适从,甚至各个执法主体之间执法权分配不明,互相推诿现象严重。最后,在教育司法方面,与整体司法制度相比,教育司法制度还略显薄弱。例如,教育法第42条虽然明文规定了受教育者具有申诉权和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但没有对申诉和诉讼程序的进一步的规定,向谁申诉?申诉的程序如何?提起何种诉讼?这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限定为“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受教育权显然都不符合。行政诉讼法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限定为“具体行政行为”,导致很多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被侵害后无法提起行政诉讼。实践中,很多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案件,有的是将教育公平权利转化为人身权和财产权后以民事诉讼的方式提起,有的则是以行政诉讼的方式提起,相似的案件甚至有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这些现象都导致公民的受教育权得不到有效的补偿和救济。此外,虽然教育权是一项宪法性权利,但是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宪法诉讼和违宪审查制度,这也使得公民的受教育权得不到实际的宪法保障。

三、健全法治是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措施有很多,领导人重视、加大财政投入、学校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和更为合理的考试选拔制度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措施都是策略性的,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决策者注意力的转变而改变。教育是关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持续发展的民族事业,需要坚定的制度保障,这一点决定了法治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保障公民高等教育公平权利的实现,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有一套符合公平正义的规则,而法治则以其稳定性、权威性成为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立法对教育资源进行权威而公正的分配,加强教育执法力度,完善教育司法救济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公民的高等教育公平权利。第一,落实宪法,修改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完善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宪法和法律应该积极倡导教育公平理念,确定教育公平的法律原则,提高教育公平的效力层次。同时,剔除教育不公平的规定,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宪法权利具有直接效力并可以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是世界宪政的发展趋势。而我国没有宪法法院等独立的违宪审查机构,违宪审查权仅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违宪审查的对象也只限于法规,不包括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落实违宪审查权是落实宪法权利的关键因素。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立法开始关注教育公平之价值,制定了大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法律法规,但除了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增加了教育公平的因素外,其他多是教育部等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高层次的教育法律少,法律效力低,教育公平的理念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结构体系建设,使教育法律法规形成一个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形式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在法律制订和修改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教育投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贫困人口教育等急需解决的诸多方面,在规则设置时就应该向这些特殊对象进行利益倾斜,努力平衡各方利益,缩小差距,体现法治公平和正义。对此,已有学者建议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公平促进法》(立法建议稿)[12],在学术界开启了教育公平专门立法研究的先河。第二,保障执法,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高等教育执法制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建设法治教育的瓶颈。教育执法是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维护公民合法利益、保障教育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首先,增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律意识。长期以来,“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思想根深蒂固,也渗透到教育行政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重视自己的“权力”、轻视“责任”,漠视被管理者的“权利”,导致教育管理活动效率低下,甚至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其次,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加强法律宣传,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教育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教育执法的力度;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带头执行法律、细化法律,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第三,完善司法,恢复正义,保障高等教育公平权利得到有效救济。“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司法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今理论界对司法救济教育公平权利的研究薄弱,司法界对教育公平权利的保障措施有缺陷。首先,完善教育公平司法救济理论,加强对教育公平司法救济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奠定司法保障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其次,扩大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建构教育公平的公益诉讼制度,扩充公民救济教育公平权利的途径。最后,完善法律救济程序,发挥司法权威作用,突破现有制度障碍,能动司法为教育公平权利提供最大限度的救济。综上,教育关乎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腾飞和国家的未来,教育领域实现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法治保障不可或缺。只有通过法治来保障教育公平,树立教育公平理念,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提高司法,公民的教育公平权利才能从法条变为行动,高等教育公平才能从理想走向现实。

作者:张彩娟肖赞成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第十篇:高等教育工作模式

一、成人高等教育团学工作现有模式

(一)部分参照全日制这类学校的成人教育团学工作,在基本符合全校统一要求的情况下,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计划和安排,从各级团组织到学生会都有比较有针对性的安排设置,对于全校性的团学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那些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参加,不是所有活动都参加。这类团学工作模式的优点是全校工作的共性和成教学生工作的个性兼顾,既符合学校的整体要求又照顾到成教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的具体特点。弊端是工作程序比较复杂,牵扯头绪较多,且没有一定之规,经常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如果具体负责人员没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容易两方面都兼顾不到从而影响工作。(二)基本独立管理这类学校的成人教育团学工作模式除基本架构和全日制学生团学工作模式相似外,其他从团学组织设置到团学活动安排都有自己完全独立的计划和安排,除学校少数重大活动外,基本不参加其他团学活动。这类团学工作模式的优点是完全按照成人教育学生的教学安排、日常管理、学生心理性格特点、学生就业情况的具体特点开展,使成人教育管理工作更有效率。但弊端是成教学生感觉自己是被隔离于校园整体文化之外的特殊群体,对自身认识产生错位,学生集体意识、凝聚力更趋于淡漠。时间一长成教师生甚至会产生团学工作的松懈而只专注于教学工作、学籍管理等日常事务,团学工作聊胜于无。

二、建立更为合理的成人教育团学工作模式

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特点、学生情况分别进行团学工作,可以说工作效果、工作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更为合理、更具有针对性的成人教育团学工作的模式愈发显得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建立更为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成人教育团学工作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重视,争取多方面支持学校党委、各级党团组织、关工委及其他各相关部门要对成人教育团学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既认识到成教团学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到成教团学工作的特殊性,要摆脱过去认为成人教育只是高校用来创收的手段,团学工作可有可无的成见,要把成人教育和成教团学工作提高到和全日制学生工作具有同等地位的高度,只有认识到位、重视程度加强,才能有排除困难做好工作的决心,才能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为做好工作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二)精确分析,找准工作切入点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分析工作的难点到底在哪些地方,只有从难点入手,才能直接切中问题要害,从而解决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的团员数量及比例和全日制学生相比差别不是很大,这主要得益于当前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开展,高中毕业生团员比例很高,也就是说高校成教团学工作存在一定的基础。虽然成人教育开展的层次种类多,成教学生的年龄分布跨度较大,但团学工作主要针对的对象还是以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为主,而这部分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集中在职业教育和高起专、专升本、专接本等学历教育方面;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这个范围内;思想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阅历相对较浅;情绪易激动易受感染;一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存在问题;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甚至较差;自我定位自我预期不高等等。如果以这些特点作为成教团学工作的切入点,从成教学生最为关心、最想解决的问题入手,则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能更有效地团结、引导、教育学生。比如,针对成教学生自我预期不高的现象,首先需要争取在全校范围内为他们提供与全日制学生基本甚至是完全相同的教学、生活资源,让他们感觉自己并不是低人一等,虽然入学分数和学习形式和全日制学生不一样,但学校给他们提供了相同的资源,只要自己努力,一样可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为今后进入社会和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经常邀请优秀校友尤其是成教毕业的优秀校友来校为学生进行讲座或座谈,使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发展逐渐增强信心。成教学生最为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就业问题,可以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内,组织学生在校期间就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岗位实习、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邀请行业内资深人士来校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现今情况和发展前景,自己需要在哪些课程和哪些问题上再加强。很多成教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太好,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做兼职挣钱补贴生活,但却因此经常出现旷课、晚归、夜不归宿等现象。为保证教学和日常管理,学校有必要提高在成教学生奖助贷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是激励学生,二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使他们不再为了挣钱而花费过多时间影响上课。当然,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业实践,如果学生因此既锻炼了能力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甚至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初步基础,这对于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都是有益的事。成教学生还比较担心的是自己的课业问题。在目前的高考形势下,依然选择进入成教的学生或者是因为就业问题而选择某固定的专业,或者是因为课业文化基础太过薄弱,很多人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学校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甚至要为他们度身定制适应他们的学习制度和计划,使他们尽快熟悉并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目前来看,大部分高校一般只采取晚自习点名、上课查考勤等简单的方式,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不过有的高校投入精力较多,甚至采取规定学生晚自习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连具体看哪些复习资料的哪些内容都为学生计划好,每月测试、期中期末考试严格进行,用这种类似中学的教学管理办法来促进学生的课业进程。当然,各个学校有自己的不同方法,但一定要认识到在这个方面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三)分清层次,细化工作针对性所谓层次,一是指成教学生的专业层次,成人教育学院开设的各类专业和学习形式多样,从时间上分从几个月到一年或几年不等,从性质上分有函授高起专、专升本、自考、自考助学、职业培训教育、社会在职进修等等不同形式,学生年龄也是从十几岁到三四十岁不等。二是指学生当中也分不同类型,有的学生虽未考取全日制大学,但是学习自觉性和学习意愿很强,希望自己能在成人教育中学到一技之长,同时也希望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动力不大,只希望顺利毕业拿到文凭;有的学生则纯属混日子,家长送其到学校也只是不想让过早进入社会。针对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的团学工作也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比如自考学生、进修学生,自主能力较强,可以适当放开对其管理程度,让他们更多地自我管理,团学工作以服务为主,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秩序的大前提下可以允许学生时间安排上多倾向于工作和个人事务;而对脱产学习的高中毕业生则要全面抓教学管理和日常管理,管理的全面性和严格性要向全日制学生看齐。对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前提下,还可提供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等平台让其充分锻炼能力,甚至参加全校或更高级别的活动,使自身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而对一般学生则以督促其完成学业任务为主,在教学检查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多花工夫。(四)适当放宽,照顾工作特殊性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天然的特殊性,这就必然要求相关工作包括成教团学工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甚至需要“特事特办”,而这正是考验各高校对成教工作的认识态度和办事能力魄力。比如成教团学工作相关经费没有国家及地方财政拨款,如何筹集足够经费;成教学生不享受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但学生又有实际需要,如何在制度改革、制度建设上帮助学生;成教学生在校时间长短不一导致入党等组织问题难以解决,如何在不违反组织原则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优化学生党员的发展程序加快发展速度;相较于全日制学生管理,成教学生工作相关教职工、辅导员工作难度强度更大,需要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入更多的精力,但目前各高校普遍对成教师资人员投入偏少,且各类教职工、辅导员考核评优中成教师资人员因为工作内容不同于全日制而无法完全符合评判标准,考核评优毫无优势,影响了成教师资人员的积极性,在双重压力下,很难将优秀人才长久留于成教工作,在这一点上高校也应该予以适当考虑。总之,各高校成教工作的特殊问题不一而足,都需要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综上所述,成人高等教育的团学工作虽然已开展很长时间,但是仍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成教团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依靠群众路线的理念为学生办实事,通过良好的团学工作使青年学生紧密团结、茁壮成长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尤其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事业,这是每一位成教工作者的心愿。如何利用好这个契机,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对成教团学工作进行有益的改善和尝试,值得每一位高校团学工作人员深思熟虑。

作者:孙蕾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