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场人才高等教育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市场人才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市场人才高等教育论文

一、市场人才供求态势分析

学科专业招生人数与市场需求脱节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以及白领岗位占我国在业岗位总人口的12.7%,而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生产技术工人以及农民等从业人员数分别为1.32亿人、1.9亿人和3.4亿人,占我国在业总人数的87.3%。通过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热门专业排行榜来看,管理专业、法律类以及高精尖的工科专业位居前几位,而适合蓝领岗位比较接地气的专业招生人数较少,学科专业招生人数与市场需求脱节。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2.9万增长到2010年的154万多人,增长了11.9倍,其中财会专业从1998年的5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50万人,而2010年全国财会专业岗位数为840万人,与2000年相比却减少了30万人,由此可见财会类专业就业形势严峻。另外,计算机类专业、法律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等工具类学科超招严重,造成人才市场的供大于求,这无疑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浪费。而农业类专业招生人数仅从1998年的3.2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2万多人,虽增加了2.7倍但占高等教育总招生数的比例却从1998年的3.7%降到了1.8%。除农业以外,像就业人员吸纳能力强的商业服务、工业、交通、建筑业以及对口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基础工种岗位的专业招生数量严重不足。据某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比美国低1.2年,而农民、工人、第三产业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相比美国分别低3年、3.6年、2.8年。由此可见,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连年扩招,但蓝领、灰领岗位的文化程度却没有得到明显地提升,我国一方面呈现出大学生就业难以及人才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又面临着严峻的人才危机。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1.高校应重新审视和定位培养目标转变人才需求结构性失衡需要高校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定位其培养目标,真正认识到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学阶段向普及化教学阶段转变,高校培养目标应针对学历不同分为三个阶段。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将他们定位为我国高级人才的后备力量,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将他们定位为中级人才,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大专及高职类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将他们定位为初级人才,主要以培养知识技能复合操作型的人才为主。三个阶段的招生数量也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严格把控,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防止人才浪费。

2.高校应调整学科类别、专业结构及招生数量在“热门”专业和利益的驱动下,导致高校盲目开设和扩招热门专业,造成“热门”专业高校毕业生供给大于需求,就业形势严峻。例如管理类专业、法律类专业、艺术类专业等毕业生人数严重超出了社会的吸纳能力,而国家发展所需的地矿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轻纺食品类、化工与制药类等专业招生规模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强调专业设置的对口,而普及化阶段同样要研究专业如何对口,针对这一现象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并及时向高校提供社会人才需求政策指导,调减“过热”专业招生规模,扩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规模,帮助高校调整学科类别、专业结构,把控招生数量,真正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招生政策。

3.完善教师准入制度,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提高师资水平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构建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培育有用人才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学校要有培养计划和方案,将师德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年终考核,对上岗教师进行全面培训,形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其次,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要大胆引进杰出人才,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提升引进人才的学位层次,积极培养一批学术骨干和后备力量,防止学术青黄不接的局面出现。

4.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许多大学生都面临到基层岗位、普通岗位去工作,这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产生落差,在找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去艰苦的岗位工作,也有些大学生则认为自己学无用武之地,找不到对口专业。针对这一现象,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以及人才市场化配置环境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告知他们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如果不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则可以选择中小型企业发展,如果不能从事管理、专业技术岗位,则可以选择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总之,大学毕业生应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与时俱进地修改《高等教育法》,推动各大高校科学定位、合理分工高校盲目扩招和定位偏离与《高等教育法》墨守成规分不开,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高等教育法》第五条做出调整,把“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修订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3]通过与时俱进地修改相关法律为高校培养目标的确定指引方向,推动各大高校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办出特色。大学只有真正地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人才培养目标重心下移为导向,加大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攻克结构失衡难题,促进大学生就业。

作者:李艳超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