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的生成和哲学教育高等教育反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人的生成和哲学教育高等教育反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人的生成和哲学教育高等教育反思

[摘要]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有一个生成的过程,也即要“长成人”。人的生成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哲学教育和人的生成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哲学教育不是要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是培养人本身,即“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反观中国的高等教育,由于远离了哲学教育的理念,它充满着功利性,注重“成才”而忽视了“成人”,高校沦落为职业培训机构和文凭的生产工厂。未来的高等教育必须注入哲学教育的理念,走理想教育之路、坚持人格教育与生命教育、加大人文教育力度,否则,将走上不归路。

[关键词]哲学教育;人的生成;高等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人文教育

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高清海先生曾经有两句话:一句是“人的奥秘在于哲学”,另一句是“哲学的奥秘在于人”。这两句话充分揭示了哲学和人之间的关联,哲学是关于人自身的学问,人在哲学中发现了自身的秘密。合适的哲学教育对于人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人的生成的必要条件。

一、人的生成

古今中外,有很多哲学家和思想家一直在寻找人的秘密,要解答“人之谜”。他们通过各种考察和思考,得到了许多关于人的本质的答案,如“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会语言的动物”等,都曾是风靡一时或者影响持久的经典回答。然而,这些回答依然无法满足人对自身之谜的探求欲望。因为这些答案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它们把人看成了现成性的存在者:人和其他生物,尤其是和动物一样,都有着固定的、先天的本质,这些本质是不变的。只是不同的哲学家找到的“人的本质”有所不同,有的找到了“理性”、有的找到了“语言”等。这种高度抽象化的理解,会窒息人的生命自由,人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有着无限可能。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他的某些抽象的本质,而在于他的实践性存在。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一种生存性存在者,他没有固定不变的先天本质:“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1]68这是一种实践范式的理解思路。这种理解范式和其他理解范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看待人的视角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它摆脱了以往以现成性来解读人的思维模式,把生成性引进了对人的哲学注解之中。人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各种动物都是现成的,猫一生下来就是猫;而人却还要“长成人”。这就是说,人有一个长成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这个孩子还没有长成人”,也即小孩子需要进一步成长才能是“人”。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谴责某些成年人:“你是怎么长的?”亦即那个人“长错了”、“长偏了”,不能算作“人”。这些都揭示出,人确实是需要“长成”的。那么人要长成什么样子才算“成人”呢?其中的一种理解是做一个好人,朝“善”的方向“成长”。这里的“善”当然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用语,善的就是好的,就是具有良好品质。做一个“好人”当然没有错,在任何社会,都需要具有良好品质的人,这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向上的基础。“好人”好比是一种“粘合剂”,他能够使社会保持稳定。但是,“善”只是人成长的一个维度,而不是全部,按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目标来说也远远不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就是为了让人具有这些素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对人的未来、人的成长有一个明确的揭示,那就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共产主义的本质。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也即“自由个性的社会”。什么叫自由全面发展呢?首先,是全面的发展,即人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素养的,这是针对现代社会极端分工的辩证否定。现代人被现代社会的分工所束缚,很多人一生只能从事一种工作,只有一种技能,犹如机器的一个零部件,只有一种功能,换到其他地方就是一个“废品”。这种人的存在状态就是人的异化状态,人本来应该是丰满的、充满自由个性的,现在却变成了“畸形的”、“片面的”、“单向度的”人,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力量和自我作为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人,可以同时是一个诗人、教师、猎人、矿工等,只要他愿意,他就具有这种能力,就可以去做。其次,是自由的发展,而不是强制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去发展、去成长,而不再被某种外在的力量强制着去成长。总而言之,长成为人就是指我们摆脱那种蒙昧状态,走向文明,去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充分展示人的多种可能性、丰富性,做一个自由而全面的人,做一个有丰富个性的人。若想实现人的成长,当然离不开教育,教育就是人成长的阶梯。但是这种教育主要不是指某种职业教育,也即学科教育,而主要是指哲学教育,哲学教育和人的成长有一种天生的契合关系。

二、哲学教育与人的生成

一提到哲学,人们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哲学是干什么的”、“它有什么用”。说实在话,人们提出这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哲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问,往往喜欢“坐而论道”,从表面上看,它远离我们的生活,无关乎人的生存,没有哲学或者不学哲学,我们可以一样过得很“好”。当然,这里的很“好”有特定的所指,那就是现实生活照样可以持续下去,不耽误吃饭、不影响穿衣等。但是,人其实是离不开哲学的,我们就生活在哲学思考之中。每个人都不能不思考“出生”和“死亡”,而思考这些就是哲学,就是哲学思考。这些问题是科学所难以解决的,即使科学勉强给予了解答,人们也不会满意,我们依然会对出生的偶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感到迷茫,依然无法释怀。其实,除了出生和死亡,还有很多人生问题的思考都离不开哲学,都需要哲学思考或者就是哲学思考,比如爱情。很多人都谈过恋爱,也思考过爱情。那么“什么是爱情?”这一发问就把人们的思考由具体的男女关系转入了形而上学,也就进入了哲学思考。可见,“道不远人”,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哲学就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学说,它要解答的是人的生存秘密。哲学也不是无用的学问,哲学有“大用”。只是现实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障眼法”,而我们没有“火眼金睛”,所以很多时候没能真正去认识哲学,因而误解了哲学。哲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具体要研究哪些东西?大哲学家康德曾对此进行了回答,他认为哲学要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我能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期待什么?(4)人是什么?”[2]23这些都是关系人的问题,都是“我”需要面对的。其他任何学科都不会提出这些问题,也不会去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因此只有哲学“不怕麻烦”,才“乐意”追问人的终极存在,对人进行终极关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哲学不同于任何具体的知识和学科,它甚至不是知识,它是一种特定的思考方式、一种特定的关怀。它思考的就是人本身,只是它采取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不太关注“形而下”的“琐事”。由此,哲学教育也一定不同于其他任何教育,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几乎其他任何学科都是要“传授”给人某种专门知识或者技能,都是要把人变成某种专门的人才或职业人才。而唯有哲学不同,它几乎不教给人任何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以‘教育’的方式引导人们‘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从而‘觉解’人的意义,‘提升’人生的境界,‘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3]10-11。因此,哲学教育不是专门教育,它不是要培养某种专门人才,而是要培养人本身,“使人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尊重自己、涵养自己”[3]10。这就是促进人本身的成长,它是“使人真正长成为人”的教育,它要把人变成人,变成能配得上世界上“最高尚”东西的存在。我们唯有认识人,才能成长为人,也只有在人的教育中,才能慢慢升华为人。哲学教育就是人生成的重要方式和环节,它是人的教育。“在哲学天地中有多少人的涵义,教育的天地中就有多少人之探求。”[4]

三、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反思

这些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功利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切都和金钱挂钩,一切都和市场需求挂钩,一切都和效率挂钩。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使大学沦落为“职业培训机构和生产文凭的工厂”[5]。于是,大学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高贵性和神圣性,教师更是斯文扫地,经常被“丑化”。在有的地方或环节,教育成了一种商品,花点钱就可以买到,出现替考、买文凭、混文凭现象等。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必须破除这种极端功利化的理念,否则必将走向没落,丧失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沦为政府、市场、企业的附属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必须注入以下几种哲学教育的理念,它们是高等教育功利化的“解毒剂”。其一,走理想教育之路。高等教育原本是一个“织造”梦想、实现理想的舞台。高等教育从它诞生之日起,理想教育就是它的特征之一。它虽然立足于现实,但它必须与现实拉开距离,高于现实,把一些超越性的东西作为自己的追求,作为自己的理想,比如真理、自由、平等、创新等。很多世界著名高校的校训都往往把这些写入其中,作为本校的办学理念、生存理念。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与光明”。没有对这些理想的追求,就没有高等教育的生命力。完全世俗化、破除梦想是高校走向“衰落”的标志,没有梦想的高校不会永恒。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在高校理念中都必须有一个“圣坛”存在。其二,坚持人格教育。人格从其本义上来说,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理论,在前现代社会,人处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之中,人格是不独立的,每个人都对别人和共同体有一种依附关系,没有所谓的“人”,有的是各种“共同体”。政治革命打破了旧世界的人身依附关系,解放了人,使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独立的人格。在现代社会中,人格就是个人尊严、地位、品位的保证,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人。而健全人格的形成却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教育是形成高尚人格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品质、气质、性格、品德等的熏陶和塑造,而这些才是学生真正的需要。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6]70其三,坚持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学说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生命教育理念却传播极快,目前已经风靡全世界。在我国,这种教育主张还处于起步阶段,重视不够,还没有引入高等教育的规划之中。然而,现实却昭示着高等教育引进生命教育的急迫性。最近几年,在我国大学生中,各种自杀、杀人、投毒、暴力伤害等事件层出不穷,其所体现的对生命的漠视程度令人触目惊心。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最宝贵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不能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唯有如此,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才有“人的精神”。其四,加大人文教育力度。高等教育的功利化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改革,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却愈演愈烈,甚至被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志。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曾对当时美国高校中流行的功利化理念表示出极大的忧虑,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在其的《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中,该组织曾痛心疾首于美国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丧失,一味追求市场化、功利化,学生成为就业的机器,高校不是“成人”教育,而是“成材”教育。该报告引起了美国政府和教育界的普遍反思和重视,人文教育重新受到重视。目前很多美国高校都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人文修养课。就连工科院校的典型代表———麻省理工学院都规定所有工科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四类核心课程,即科学、人文、社会和数学。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也必须进行“补课”,那就是重视人文修养课程的设置,加大人文教育力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德】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孙正聿.孙正聿演讲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1.

[4]岳伟,王坤庆.人:哲学与教育学的契合点[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5-8.

[5]何月华.用“大学精神”涤荡高等教育“功利化”[J].教育观察,2014,(6):7-9.

[6]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赵中立,许良,编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作者:葛宇宁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