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浅谈思品教学社会生活化教学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体式新颖,以其独特的编排风格和鲜活丰富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认识和解决成长中的系列问题。该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亲近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
以八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一课为例,我将取材于学生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打抱不平引入课堂,学生感到亲切,兴味盎然。我随即抛出一个思考题:到底什么叫打抱不平?并把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主题曲中的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入课堂,让学生充分讨论,最后得出打抱不平应该是正义感的体现,说明案例中的当事人不能明辨是非,没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接着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有关正义与非正义的实例,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明辨是非》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自由畅谈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做的,从中体会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的重要意义。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执教八年级上册《自尊自信》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一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个老人。二是一名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个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尊重他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结论,同时学生也体验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
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为例,我在教学之前,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上网。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
思想品德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继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最终达到思想品德的课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