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浅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教师职称评审问题的对策,力求职称评审能够更加公平合理,真正有利于技师院校的长远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对策

技师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重要资源,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前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职称评审是教师发展的基本途径,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意义重大,它不仅事关教师的个人发展和切身利益,也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近年来,随着上级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技师院校在副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中,拥有了自主评聘的权利。对于技师院校来说,自主评聘虽然明显增加了自主权,但评聘的严肃性、公正性丝毫不能放松。面对自主评聘,如何考核评价教师取得的各项成果及能力,让职称评审更加公平公正,激励教师更加积极努力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是当前技师院校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不少技师院校已经改变了过去唯论文和著作评审职称的做法,采用了积分制,将教师教学、论文课题、教材著作、班主任工作、参加比赛、带学生比赛、校企合作、各类荣誉获取等作为评价的维度,增加了评价的宽度,体现了评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然而,由于积分制在操作中缺乏实践的检验,因此技师院校在实施积分制评审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给职称评审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解决好职称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尤为重要。

一、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问题表现

1积分制的弊端。由于技师院校的办学特殊性,积分制的教师职称评聘方式并没有太多的先例可循。不少技师院校的积分制是在征求了多方面的意见后,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研究出来的,尽量涵盖了教师职称评审涉及的方方面面。从表面看,积分制包含的维度很多也很全面,但其中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一是维度很多,但是赋分没有区分重点和非重点内容,缺乏主次。二是每个维度都设置了上限分值,不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特长,限制了教师在某方面的深入发展。三是将专职教师和行政兼课教师放在一个体系下评比,会降低行政兼课教师的行政工作积极性。

2积分的认定方式存在一定缺陷。教师职称评审前,专业评议组和学科评议组分别负责对教师申报材料进行赋分,以此作为学校召开职称评审会的依据。但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教师材料提供不完善。二是专业评议组和学科评议组忽视了对材料完善程度的审核,缺乏与申报教师的沟通交流,缺少材料完善环节。三是专业评议组和学科评议组分别赋分,缺少沟通,导致赋分标准不同。

3积分结果仅做参考,评委拥有决定权。积分制让参评教师看到了自身努力的方向,获得积分成为其工作目标。但在评审过程中,积分并没有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能否通过评审,仍然由评委投票决定。具体表现为参评教师虽然获得的积分很高,但是仍存在不能通过评审的可能,同时,评委的主观判断依据不足,自由度偏大。

二、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产生的原因

1教师职称评审新制度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为了改变过去唯论文、著作评审职称的弊端,积分制顺应了教师职称评审的大趋势,增加了论文、著作之外的项目,并对这些项目设置了合理的权重,为那些论文和著作成果少,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有贡献的教师提供了晋升的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项目内容、权重等是否合理和到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另外,新制度在制订时很难完全考虑到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这些都需要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

2专业和学科评议组缺乏经验。新的职称评审制度下,专业和学科评议组都是首次组建起来的,很多成员是系部的负责人和教师,可能会存在对新的积分规则认识和理解不够、对申报材料完备性审核不到位的情况。职称评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申报者个人填写申报表,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和学校总体认定,还应涉及申报者所在部门对其工作的认定。专业和学科评议组在评审时缺乏与申报者所在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这需要在今后的职称评审过程中不断完善,唯有如此,才能对申报者的综合情况进行公平、合理及完备地认定。

3积分制与评委评定缺乏关联机制。积分的作用究竟是什么?评委在评定时有哪些权限?如何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整理。教师职称评审既不能完全以积分为主,也不能完全以评委主观判定为主,否则要么会失去评委的作用,要么会失去积分的作用,为此技师院校应当建立起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便于评委执行的机制。

三、技师院校教师职称评审问题的解决办法

1进一步完善积分制的项目合理性和权重匹配性

1.区分专职教师、行政兼课教师,建立配套积分制。技师院校由于其办学特殊性,学校规模一般不会太大,教师人数不会太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行政、后勤服务等工作一样都不能少。由于人手紧缺,很多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承担着行政及后勤服务工作。教师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因此,技师院校在职称评审时,要给予不同的教师群体公平的晋升机会。为此,积分制要分成专职教师类和行政兼课教师类,根据不同岗位类别的工作内容,设置不同的积分办法。技师院校在不同的积分办法下,对教师的高级、中级等岗位进行划分,明确不同级别的岗位数量。

2.对积分项目内容及权重进行优化。积分制试图以量化的形式来评定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其内容的完备性与权重的合理性至关重要。积分制不应该成为限制教师能力和潜力发挥的枷锁,而应该成为激发教师潜能的动力。在设置积分制项目内容及权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积分制应设置成开放式的分数,允许最终得分超过100分。比如:积分制设置了教学、、教材著作发表、课题研究、班主任工作、带学生比赛、自己参赛、对专业或学科发展的贡献、校企合作的贡献、特殊贡献等10类,每一类不应该设置上限分值,而应设置成开放式的分数。这样不仅能引导教师全面发展,也能充分激发教师在某些类别上的潜力,充分发挥其特长,实现全面性和专业性的共同发展。二是在设定各类项目的分值时,要进行比较,权衡轻重。教师的本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项目分值要略高于平均值。三是赋分既要考虑量,也要考虑质。不同类的小项分值应进行横向比较。比如:公开发表一篇文章、立项(未结题)一个课题,两者如何赋分?这显然要考虑工作量、难度和平衡性。如果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得2分,立项一个课题就可以得3分,那么评分就失去了平衡性。再比如:如果教师一学年的课程教学获得优秀,可赋予其2分,但完成一次校内公开讲座也获得2分,这显然就没有考虑工作量,更没有考虑工作质。

3.专业和学科评议组应完善组织和程序,提高教师成果认定能力。专业和学科评议组是评定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的第一责任团队,应不断完善其评议流程,提高评议组成员赋分能力,增强赋分的公信力。第一,专业和学科评议组应召集职称申报者,对申报材料的填写规范及注意项目进行统一讲解指导。第二,专业和学科评议组应对教师申报职称的材料进行真实性及重要性审核。教师申报的材料是站在个人角度准备的,哪些材料能被赋分,哪些材料不能被赋分,评议组要负起责任。比如:在论文论著成果认定中,公开发表的论文应具备如下基本特征,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符合这样基本特征的论文,则不应纳入论文的积分范围,否则就会失去公平性。第三,在特殊贡献这一栏的申报中,应该要求申报者所在部门统一提供书面材料,并经过学校层面认定。如果申报者中部分提供了材料,部分未提供,那么将产生不公平的情况。第四,专业和学科评议组成员应经过学校统一选拔。评议组成员肩负着重要职责,不能随意调整。一般来说应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系部负责人及高级职称人员担任组员。第五,专业和学科评议组在积分初步确认以后,要向申报者公布得分结果、赋分或未赋分理由,并听取申报者想法。对于申报者提出异议的内容,应重新认定,无异议后,方可提交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

4.处理好积分值与评委评定的关系。积分是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直接的数值体现,究竟多少积分才符合申报职称的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数值规定。第一,确立积分下限门槛。对校内所有已经获得职称的教师进行全面评估,对于在旧制度下取得职称的教师,要将他们的情况对照新的积分制进行分数判定,并将判定分数作为今后教师申报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全校已获得副高职称的教师有40人,按新制度对照赋分,所有教师的得分值如果分布在55分至80分之间,那么55分就应该成为后续教师申报副高级职称的门槛。如果申报者得分在55分以上,应认定其符合条件,并进入评委评定;如果申报者得分不满55分,则评议组应考虑能否允许其进入评审程序,如果允许其进入评审程序,应书面向评委会进行详细说明。第二,明确评委的投票权限。对进入投票程序的申报教师,评委可以继续审议申报者教育教学赋分的准确性。对赋分无异议的教师,评委应将评审重点放在对其的教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等的审定上,并在岗位数量设置的范围内,进行相应投票;对赋分有异议的教师,应及时向评审组提出异议,供评审组讨论确认。教师职称评审初衷是要让符合条件的教师获得应有的晋升渠道,评委不应该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凭自己的喜好盲目投反对票,这样不仅会造成岗位人员空缺,也会打击符合条件教师的积极性,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不利影响。教师是学校教育和发展工作的重要力量,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技师院校要充分利用好职称评审这一重要手段,不断在公平性、合理性上下功夫,让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真正服务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真正有利于技师院校的长远发展,为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龙彦.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聘现状分析与对策[J].学园,2018(33):174-175.

[2]张媛.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5):180-181.

作者:季晓勇 单位:浙江商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