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性别观念论文:家庭教育中性别观念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作者:李曦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家庭教育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在儿童性别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性别社会化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征。
(1)启蒙性和持久性。在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家庭是孩子获得生命的起源,是孩子生存的第一空间,也是孩子生活的第一场所,因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且伴随终生的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其它任何组织、任何外人不可替代的。人类文明史也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家庭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是最早且最易铭记的启蒙教育,所以是教育之源;同时,这又是最初深入骨髓的学前教育,所以是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行为习惯、品德、性格养成、价值观等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教育的差异是造成个体差异的首要、重要原因。父母往往对不同性别的孩子寄予不同的期待,并以不同的行为标准约束孩子,对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同时,儿童个体的性别社会化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要经历教育场所和施教者的不断变更,需要面临不同观念的争锋与适应,而家庭教育不存在这一问题。可以说,家庭是一所“不变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的这种天然连续性为儿童性别社会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2)染性与潜移默化性。一个人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等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别人产生同样的或相反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它像无声的语言,对人起着感动和感化的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帜,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在孩子青春期以前,乃至高中以前,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和强迫性,但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子女是父母的折光镜,父母的性别意识必然也会影响到孩子”。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的不同期望、父母的性别角色图式和父母在婚姻关系中的性别角色。所以,家庭中儿童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以及婚姻关系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场所和时间,父母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用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规范自己,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遗传因素只是为男女心理发展形成各自的性别角色提供了自然前提和潜在可能,而要把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必须通过社会文化的熏染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和社会就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给予了不同的期待,也注定在日后的教养等方面会有不同的强化和榜样学习。因此,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他们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完成性别社会化过程。
2家庭教育中性别意识的缺失
如前所述,虽然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受到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因此,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最终帮助孩子养成健全人格。但是,现在家庭教育中性别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缺失,很容易造成孩子性别角色错位,最终伤害孩子。
2.1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会有不同的希望和期待,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期待来选择职业、塑造性格、判断价值、设计行为。这是内化在人们头脑中的性别观念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依照自然性别对男女两性相对固定的、与真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的看法被学界称为“性别定型观念”,或“性别刻板印象”。在性别期待中,性别刻板印象起着一种特殊的框架和模板的作用[1]。例如,人们通常喜欢用“温柔、善解人意、体贴、胆小、母性、感性、被动”等词语来描述女性,对男性则通常用“勇敢、果断、独立、进取”等词汇来描述。一般说来,这种性别期待往往首先在家庭成员中发生。受传统文化影响,许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希望出生的是男孩或女孩。一旦孩子出生,又会根据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给他们取适应不同性别的名字、买相应的衣服和玩具。在对孩子的期望值上,对男孩的期望明显比女孩高,希望男孩将来能够闯荡天下,干出一番事业。而对女孩的要求即使是在当代也仅要求读完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嫁个好丈夫即可。在家庭教育方面,基本上遵循了中国人的传统性别角色期待——“男主外,女主内”。从女孩一出生开始,父母就按照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对女性进行教育。他们教育女孩说话要轻柔,要在家里学做家务,买的玩具也多为各种娃娃,使女孩总是以温存柔弱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果有女孩象男孩一样淘气的话,一定会遭到父母的训斥:“疯疯颠颠的,女孩子没个女孩子样”。“乖巧听话的女儿—温柔贤慧的妻子—慈爱善良的母亲”成为女性人生不同时期的角色定位以及女性本人的角色期待。对于男孩的教育,父权制社会权力结构要求“男儿志在四方”、“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们因此从小就被塑造成必须拥有主动、刚强、豪迈、独立、自主、冒险等个性。他们被父母允许拆卸和组装家里的各种物件,买小汽车和手枪玩具,允许他们晚上出门,甚至住在同学家。将来从事居于较高职位、拥有较高收入、以男性为主的“男性行业”是对男性及男性本人的角色期待。
2.2父教的缺位
“父教缺位”主要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的父亲与孩子见面的时间虽多,但由于“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或父亲为养家挣钱或为事业奋斗等传统观念的影响,父亲很少或根本不参与子女教育[2]。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不能替代的。众多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发展的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孙晓云等人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把父爱的独特作用概括为“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正因如此,教育孩子绝对不只是母亲的事情,父亲同样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亲绝不应该缺席。事实却是,现代家庭教育中父亲已经严重缺席了。2010年父亲节前,有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调查中46.9%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其他,仅有13.0%的人表示是父亲。北京妇联的一项调查,目前家庭负责孩子教育的,母亲占70.2%,父亲仅占20%[3]。“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显示,中国的高中生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父亲甚至比不上网友[4]。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缺位现象由此可见一斑。导致父教缺位的原因有很多。调查显示,“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排在第一位,69.2%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50.9%);40.1%的人认为是观念问题;31.8%的人认为是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5]。父教缺位的诸多因素背后主要还是基于男外女内的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男人应该在外打拼、赚钱养家,理所当然地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女性。即使是双薪家庭,男性在家务上的参与程度有增高的趋势,但女性仍然负责大部分的家务工作,而且男女在家庭角色分工上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家里日常用品的采购都是妈妈在负责;而买车子、房子比较大件的都是爸爸在决定。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父亲的行为模式、在家庭里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与孩子的交往方式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儿童的性别认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同一性的形成与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不管是“男孩危机”还是“女孩危机”,实质上折射出来的是父教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
2.3家庭角色不完整
角色不完整的家庭不仅指由父母一方抚养孩子的单亲家庭,而且包括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抚养孩子的家庭。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在思想、学习、性格,甚至健康方面一定程度上都有别于完整家庭子女,在性别角色社会化方面同样具有特殊性。有些单亲家长出于自身的单方面的需求,把对子女性别的期望或者将自己的理想或要求不分性别的转移到子女身上主观教育孩子,如男孩当女孩养,女孩当男孩养,造成孩子对自身性别认识的错位。同时,由于缺少另一异性家长的平衡,孩子在其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往往缺乏完整形象的榜样,容易形成对单方面角色的依恋。在角色完整的家庭中,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性别角色知识。但是在单亲家庭中,由父、母、子所构成的三角形变成了直线形。家庭角色形态缺乏平衡机制,由男、女、长、幼所构成的多重角色形态,在单亲家庭中变得只有长、幼形态,原本为父、母、子三方分享的家庭之爱,演变为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孩子一方的双向情感依赖。这种家庭机制的不平衡性、感情投向的单一化,以及性别象征的缺乏很容易使孩子在性别的角色确认上出现困难和混淆,出现“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倾向。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孩子的双亲因为工作忙碌等特殊原因,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抚养,一般是白天上班,晚上能和父母一起带孩子。更有甚者,将孩子托付给家乡的父母,这样每年也见不了几次面。隔代抚养对父母时间精力的解放、老人的身心健康及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却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实现,尤其是男孩。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他(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认为适合于男子或女子的价值、动机、性格特征,融进个体的自我知觉和行为之中的过程就是儿童区分性别定型化的过程,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7]。调查表明,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分别高达71.95%和73.45%[7],男性祖辈的角色弱化使孩子教育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角色定型。
3家庭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公正
儿章时期是一个对人的性别角色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的时期。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适当的性别角色认同,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尽力帮助儿童完成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渡,这又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有性别意识和性别公正,即性别平等、尊重差异和自由选择。
3.1父母共同教育
俗话说:“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正如新生命的形成是父母共同合作的结果一样,孩子的教育也应该由父母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十分理想地进行。这种合作,不应该是父母双方的替代,而应该是父母双方的相互补充。父爱与母爱在家庭教育中有着同等的作用。父爱给予孩子的坚强、刚毅、大度、宽容、幽默等心理影响,是母爱不能替代的。而母亲母职的天性——“母亲印刻”(动物或人有在刚出生时认母的现象,叫“母亲印刻期”)和“母子感通”(是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天然感应)也是父亲不能替代的。母爱的细心、体贴与关怀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和个性养成都具有优势作用。
3.2施教者要有性别意识
家庭中传统刻板的性别教育往往给不同性别的孩子贴上标签,要求男孩勇敢坚强,女孩温柔文静,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是强加于他们的社会期待,如童话中处于弱势的总是女孩,而男孩则总是扮演英雄的角色,等等,这无疑压缩了孩子的发展空间。作为施教者,父母应减少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平等对待男孩和女孩,尊重孩子的性别差异和自由选择。除了给孩子正确的性别认识外,更要让孩子认识到,性别虽然是有差异的,但却没有好坏之分,它并不能决定一个人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其实,只要孩子喜欢或愿意,让男孩玩玩娃娃,让女孩摸摸手枪又有何不可呢?男孩为什么就不能在伤心的时侯掉眼泪,女孩又为什么不能打打闹闹呢?教育者不能让生理的差异束缚了孩子的成长,相反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既不过分保护女孩,也不过分压抑男孩情感的宣泄,既培养女孩的勇敢果断,又培养男孩的细致耐心,在实践中不断寻找和创造“双性化教育”的时机,塑造孩子的完善人格。
3.3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
虽然孩子性别社会化过程更多地是在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但是施教者完全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身的性别意识,这对他们今后走上社会与异性相处、组建家庭后正确定位自己的性别角色都大有裨益。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但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社会知识和兴趣的培养上,这个阶段属于孩子性别意识的潜伏期。所以,父母要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使孩子顺利找到性别角色,从而快乐成长成材。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因此,不管是男孩危机还是女孩危机,实质上都是家庭教育中性别意识缺乏的表现,而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首先要从家庭做起。笔者相信,当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性别意识和性别公正之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与和谐的社会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