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注重言传身教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思想理念、道德水准、行为方式会成为孩子的参照物,因此,父母的言行和孩子个性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及个人成长的健康。一名合格的家长,要以身作则,有良好的品行和习惯,经常自省和检点自身的言谈举止,提高修养。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用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意志品质。父母是孩子信任的人,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做得好。
2.重视思想道德品行
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一,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家长的品德素质成为孩子的品德素质形成的“影响源”。父母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家庭德育目标和取向。调查得知:30%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学习意识强,对高科技知识感兴趣;20%的工商业者家庭的子女则对做买卖、赚钱更了解;30%的农民家庭的孩子则对农事活动更熟知。第二,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家长的处世“哲学”成为形成子女区分善、恶、美、丑的“方法论”。家庭德育是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有些思想道德熏陶是在餐桌上完成,家长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说和做形成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看法和态度等,并最终形成对子女品德修养。第三,在教育时间上,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对子女早期性、终身性的思维定式。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第一站,家庭德育先入为主的早期性特点,对子女尤其是12岁以下的子女发展产生思维定式,这种定式会在子女成长过程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而带入社会。调查得知:家长的文化素质越高,越能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对人才品德的要求,有较为正确的人才观,能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且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保持和蔼与民主的方式,并关注孩子成长中微小的成功与失败。
3.培养自信心
立足于正面教育,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父母要为孩子创设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的”,“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别人的评价,以肯定和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笔者在做2009年度案例咨询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凡是家长自信心比较强的,孩子的自信心就强,反之则弱。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建立起自信心?(1)家长要清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途径。(2)家长要用发展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教育。(3)在做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充分展示自信。(4)不要轻言放弃。因此,家长要摆正心态,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期盼调整得平缓一些。尤其是对孩子分数和成绩,成绩往往与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只有重视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才能让孩子在思维能力、想象力、独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4.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
和谐、民主、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有利于未成年人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健康心理个性的形成。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家长应引领孩子去设计未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营造优化的家庭文化环境,构建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环境,外因是事物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条件,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实施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体质情况、心理差异须所能承受的负荷量等因素,致使评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同学,由于没有达到老师制定的评价标准,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状况制定出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应坚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如表扬其动作完成得很标准、优美等,以增强学生的正面体验;对于一些无法完成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应该直接批评,以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关键条件,决定了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教学素质,具备渊博的体育知识,优美熟练的示范动作,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契合学生的运动需求,激发其运动兴趣,使其最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胡军单位:太原市财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