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性别意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性别意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性别意识

一、家庭教育下培养性别意识的必要性

1.社会性别意识模糊现象严重

当前,随着“女汉子”与“伪娘”等流行语的广泛传播,男女之间的性别界限似乎越来越不明显。随着“花美男”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男生展示出柔弱等女性化的一面;另一方面,随着“中性风”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展示出更多坚强独立的男性特质,性别错位现象逐渐引起社会关注。现在的社会似乎更流行中性文化,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

2.家长对性别角色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

性别角色意识的培养作为儿童全人格培养中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以后的发展与成长。但是,现在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家庭教育对儿童性别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其一,离异父母越来越多,在照顾孩子以及情绪需求上满足较少;其二,父母双方都有工作,且工作压力太大导致对孩子的个性发展照顾较少;其三,关注孩子成长方面,更多的关注智力发育,即课业表现。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从3岁以后就开始建立了,而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

二、培养儿童性别意识的积极意义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非但关系到孩子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性别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性别意识是自我意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性别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儿童找准社会定位,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对女孩子,则会更多的培养对女生自我保护以及敏感、细腻品质方面的培养;对男孩子,则会更加鼓励他们去冒险、承担责任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总之,都是帮助儿童培养“自立、自尊、自信、自爱”等美德,从而发展健全的人格。

三、培养儿童性别意识的途径

儿童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由于父母受传统的社会观点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因儿童性别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培养儿童性别意识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从外在方面、内在方面以及角色扮演三个角度方面来进行提高儿童性别意识的培养。

1.名字、服装等外在形象设计方面

外在形象直接决定着别人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与感官,因此,在塑造儿童性别意识上对外在形象的设计一定要重视。从儿童出生的一天开始,社会性别角色已经开始了,但是对于0~3岁的儿童来说,性别意识普遍模糊,因此对3岁之前的幼儿影响不大,因此有些父母在小时候给小男孩或小女孩穿不同性别的衣服。但由于出生开始,很多事情会伴随孩子一生,因此有些事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可忽视。例如,孩子的姓名,多被寄予美好的愿望,并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因此必须受到重视。然而,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给女生起较为男性化的名字,如李大力等;给男生起较为女性化的名字,如安雪晴等等,这类孩子在不断的暗示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容易产生不符合性别的行为。因此,父母应该在3~6岁期间,对孩子的姓名及服装等外在形象方面,应该符合儿童的性别角色,避免产生性别意识混乱的情况。通过这些积极的性别暗示,与社会角色期待,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所以,外在形象等在儿童的性别定向和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2.角色行为等内在品质培养方面

外在形象通过给人第一印象以及自我性别影响暗示来影响儿童性别意识的形成,父母的角色行为等内在品质的影响是对儿童性别角色意识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儿童性别意识通过两个方面的学习形成,一方面,来自父母亲的被动引导;另一方面,则来自儿童早期的自我观察与模仿。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儿童性别角色意识方面的培养,父母亲一方面需要积极做出相关的引导;另一方面通过明确而不同的父母角色行为,让儿童进行性别行为的认知与模仿。

(1)主动引导参与不同运动或其他娱乐活动。父母可以通过鼓励不同的运动模式来引导孩子建立性别意识。例如,通过鼓励男孩参加竞技型运动,如球类运动等;鼓励女孩玩编麻花辫、玩布娃娃、剪纸等活动。父母还可以通过欣赏不同的阅读与欣赏电影类型来引导儿童进行性别意识的培养,例如,通过让男孩子看超人、英雄主题的电影,而带女孩子看成长与关爱方面的电影等。

(2)家庭教育中父母亲性别角色分工明确。父母对儿童早期的重要影响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的。相较于主动引导这种培养性别角色意识的方式,父母亲自身的性别行为则是在潜移默化中建立孩子的性别差异认知,并在更多的时候对孩子的性别意识形成与成长影响更大。在此阶段,儿童在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观察与模仿对象就是父亲与母亲。在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儿童不仅接受被动的指导,更容易主动模仿与学习。如果仅仅是母亲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那么孩子就会缺乏对另一性别角色进行观察与模仿的机会,不利于准确的认知与形成性别意识。因此,父亲的理性角色形象能够很好地与母亲的感性角色形象进行互补,从而为孩子提供全面完整的性别模仿对象,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

3.通过鼓励与惩罚方式强化性别角色意识

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儿童初步的性别认知与性别行为后,为了更好地持续地培养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父母可以通过激励理论中的鼓励或惩罚方式强化其性别角色意识,从而确保儿童性别角色意识的稳定性。因此,当男孩女孩的性别活动倾向出现之后,父母通过奖励与鼓励方式对其赞扬,如女孩子细心体贴等则会受到夸奖;如男孩子敢于冒险、有责任心等行为也会得到鼓励。而对于女孩子任性与无理取闹则会得到批评;对于男孩子的胆小与害羞则需要进行沟通。

作者:沈雪松王禹霏单位:昭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笔译专业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