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图书情报市场需求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图书情报市场需求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图书情报市场需求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从调查统计看就业市场对图书情报学毕业生的技能需求;缩小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差距的对策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国外学者的调查与分析、我国学者的调查与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境况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图书情报学教育;就业市场;需求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对图书情报学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需求,文章对国内外的有关调查成果进行了分析较,借鉴国外在图书情报学教育方面的改革经验,提出了缩小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距离的对策。

1引言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实践培养有用的人才。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不断面临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为社会各界输送了不少人才。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范围在逐渐扩大,除了图书馆、信息中心等传统图书情报部门,政府机关、企业、IT行业、咨询公司、高等院校等对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然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日趋“饱和”,大学毕业生“一职难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图书情报学专业的毕业生也避免不了这种尴尬。为了更好地了解人力市场对图书情报学教育所期待的职业技能培养需求,使毕业生能够既拥有专业技能又具有从容应对职业环境中其它严峻挑战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的调查成果,借鉴国外在图书情报学教育方面的改革经验,提出了缩小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人力市场需求距离的对策。

2从调查统计看就业市场对图书情报学毕业生的技能需求

2.1国外学者的调查与分析

国外图书情报学界对如何培养出既具有本专业特色又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一直颇为关注。以英国为例,近20年来,不断有此类研究成果问世,如早在1987年Moore就从图书情报职业雇佣市场角度探讨了图书情报教育的发展问题。由于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变化很快,其他学者也在不同的年代对此问题进行过调查和研究,如Feather(2003)、Blankson—Hemans(2004)、Derek(2006)等人都有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问世。其中Derek与Yvonne于2005年做了一项名为“图书情报管理专业的就业技能调查”(LibraryandInformationManagementEmployabilitySkills,LIMES)。该项目的特色是对英国的4家职业机构和11所图书情报学院进行了调查,从人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两个方面对就业技能进行了考察。从该调查的数据汇总来看,职业机构认为不同领域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各有特色,如下表所示:

调查中,当被问及哪些内容属于市场需求但图书情报院系的课程却普遍没有涉及的问题时,职业机构认为有以下几点:(1)对图书情报部门如何运作缺乏整体意识;(2)新毕业的学生对学历教育中所学到的技能如何运用到实践中还不甚清楚;(3)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IT技能,但缺少应用到内容分析与管理、对网络信息和知识的管理方面;(4)谈判协商技能以及如何应用到工作中也是课程中所没有包含的。职业机构还认为,目前图书情报院系所教授的课程不能说与职业技能不相关,有些传统的图书情报技能还是需要的,但关键是要“重新包装”,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传统的知识应用到现代的实践当中。就拿编目和分类来说,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编目和分类的原理来处理数字文献。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和各行业自身小环境的发展,在技能需求上可能会有些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周期相对不会很短,因此,来自职业机构的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段时期内上述各领域对信息管理类人才技能的需求倾向。

2.2我国学者的调查与分析

我国图书情报界尽管很少从职业机构或用人单位的角度进行实证调查,但针对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所作的就业情况、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的调查还是有一些。如程遥等通过对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问题。调查表明:27.03%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学生最具竞争力的条件是“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其次是“心理素质”和“各类证书、在校成绩、文凭”。应届硕士毕业生中认为自己具备独立科研创新能力的占70%;认为通过专业学习后,“沟通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的分别占28%和23%,而“创新能力”则被认为没有什么变化。

夏义挚在“信息管理类毕业生择业状况分析——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个案调查”一文中,根据调查结果对毕业生择业障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与教育相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2)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化;(3)现代信息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通才教育已是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必然趋势。

曹树金与邹薇曾在2006年做了“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需求实证研究”,调查对象为多家企业、政府部门、高校信息机构的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信息管理人员。根据调查结果,他们将信息管理所需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知识技能按照认知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序,并通过分析得知,不同岗位的信息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知识技能存在的差异不大。

从以上调查可以归纳出目前与图书情报学专业有关的人力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择业面较以往更为宽泛,除传统的图书馆和情报机构等外,政府机关、金融机构、IT行业、科研院所及信息产业部门等也都有相关需求,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分布在信息决策咨询服务、信息的收集组织与传递、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管理教育培训等岗位;(2)虽然就业面宽了,但来自其它专业领域的就业竞争也越来越大,比如计算机专业、信息系统管理相关专业等;(3)专才型人才需求呈下降趋势,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4)用人单位除了考察毕业生的在校成绩和专业基础,更注重实践能力;(5)对毕业生的情商要求甚至比智商更高,比如对其品格修养、组织协调、人际沟通、领导才能等非智力因素提出了较高要求。

3缩小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差距的对策

3.1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境况

在当今人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很多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生都或多或少有过尴尬和苦涩的求职经历:即使是本属于自己专业就业范围的图书馆、情报机构也不再优先考虑本专业的毕业生,而是青睐有其它学科背景的求职者。用人单位认为信息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先天不足,缺乏信息时代图书情报工作赖以生存的其他专业知识背景:认为对具有别的学科背景的人才进行信息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明显比对信息管理学专业毕业生灌输系统的第二专业知识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除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一个人的职业竞争力还包括自身的修养、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例如,在图书情报学毕业生青睐的职业中,企业中的CIO(ChieflnformaitonOfficer),即首席信息师,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职位。这个职位就不是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就能胜任的,还必须具备管理协调和领导能力、分析与洞察能力、商业运营能力等广博的知识,才能制定组织内的信息资源管理策略,使信息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帮助企业良性发展。但是,目前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满足这需求的人才并不多见。

以上所述的就业状况已不是偶然现象,人力市场呼唤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必须有所动作,为毕业牛打造更为广阔和光明的就业前景。

3.2国外图书情报界应对就业市场需求的改革措施

客观上说,任何领域的专业教育都会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有差距,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而教育需要有一个知识更新和整合的周期。从微观上来说,缩小专业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距离需要从课程设置人手,在这方面英美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些改革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美国一些图书情报院系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每年都对所设置的课程进行调整,停开一些课程,新增一批课程,或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修订。总的趋势是由过去的机构导向转为信息的内容和用户导向,重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网络、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建设。一些院系对课程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也非常大,如伯克利加州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核心课程和专门领域课程模块均围绕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来设置。在北美,有一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计划,即情报专业教育改革(KALIPER)(Kellogg—ALISEInformationProfessionalsandEducationalRefom),在各区域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图书情报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和变化。这项研究的成果将会对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和教育体系产生很大影响。

英国的很多图书情报教育机构都意识到了市场需求是教育的指南针。近年来,为了缩小专业教育与就业市场职业技能需求的差距,英国已经有一些项目对此作了努力。如图书馆联盟(1ibraryAssociation(LA))与图书情报学研究院(InstituteofInformationScientists(IIS))合二为一组成了图书情报专特别研究院(CharteredInstituteofLibraryandInformati0nProfessionals(CILIP)),为了与图书情报工作的特点相符合,他们对专业知汉和实践的教育制定了范围较宽的框架。另外一个是由英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中心(HigherEducationAcademySubjectCentreforInformationandComputingsciences,(HEA—ICS))发起的LIMES项目(LibraryandInformationManagementEmployabilitySkills),合作者来自多个院校,宗旨是教学资料的共建共享,即提供教学资料者,可以共享其他人的资料。这一方面以多方力量共同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料,避免重复劳动,同时又在客观上二为学生增强职业技能做出了贡献。目前已经有一课程的资料正在建设或者即将完成,一旦得到认可就可以为所有的英国图书情报学院提供使用。

除了在教材方面的改革外,英国一些院系还推行了模块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能力来配置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学生按块选修。

在日本,也有一个教育改革项目名为LIPER(TheLibraryandInofrmationProfessionsandEducationRenewa1),该项目侧重考察日本未来图书情报教育体系与课程的发展趋势,改革与重组日本图书情报教育。

3.3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主要对策

我国图书情报院系的改革进程与英美相比要慢很多,力度和深度也还不够。很多改革策略和措施仍仅仅停留在探讨阶段,真正实施大刀阔斧改革的院系屈指可数。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院系也开始密切关注就业市场与专业教育的互动,并据此调整和改革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

在图书情报学教育培养层次方面,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应该进行调整,如邱均平构建了图书情报学三层次结构,分为专业层(本科)、应用层(硕士)、理论层(博士)。赖茂生也提出,图书情报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情报研究工作和信息处理与服务职业的需要。图书情报学教育发展到今天,必须转变模式,走与国际接轨的道路,退出本科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像许多国家(尤其美国和加拿大)一样,以培养硕士生为主。

从他们的观点中都体现了这样的理念:一定的退出,并不是完全放弃,而是重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分工,这不是危机,而是一种进步和机遇。

在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上,笔者认为,随着图书情报学与很多领域的不断交融,也为了毕业生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图书情报学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重视模块化配置。在这方面可以学习英国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和能力来配置不同的课程模块,供学生按需选修。如果有些课程图书情报院系没有合适的师资开设,可以推荐学生到相关院系选修,充分利用大学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授课方式上,要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程项目、调研实习等等,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和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还可以参照韩国、新加坡、台湾、泰国以及日本等亚洲其他国家的做法,如:将图书馆学图书情报学教育中的“图书馆学”去掉、教育层次从本科教育过渡到研究生教育的普及、课程的核心从纸质馆藏管理到信息/知识的管理、讲授与新知识相关的课程而不是传统的以图书馆学为主的课程等,对我国的图书情报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体现我国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对环境的适应和调整。

总而言之,人力市场的需求是教育的风向标,教育不可能脱离市场需求而闭门“制造人才”,必须对就业环境、人才的技能需求有所了解,才能结合图书情报学的专业特点,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