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探讨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网络成瘾探讨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网络成瘾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研究采用杨文娇等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验测验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结论: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同。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的“第二十二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其中学生占30.0%,本科生占21.3%。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大军。而以过度、无节制的使用网络所造成的上网行为冲动失调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功能明显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成瘾成为影响众多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的严重问题之一.现已受到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着重揭示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网络成瘾类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以期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具体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研究对象与工具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吉林省三所高校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为92.5%,其中有效问卷266份,有效率为9O%。其中一年级66人,二年级88人,三年级58人。四年级54人。男生124人,女生142人。

1.2研究工具

(1)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

本研究采用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杨文娇博士、周治金教授根据Yung对网络成瘾的定义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该问卷包含27道题目,分别为游戏成瘾(8个题目)、信息成瘾(6个题目)和人际交往成瘾(6个题目)三个维度,此外还有7个干扰题目。该问卷采用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说不清楚,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明显。杨文娇等在编制该问卷时测得的三个分量表的信度分别是:0.89、0.77、0.85,问卷整体信度为0.91。该问卷在本研究中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Alpha系数)为0.91,三个分量表的信度为:0.88、0。74、0.84。通过对该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进行研究的要求。(见表1)

,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绝对拟合指数RMSEA小于0.08,相对拟合指数NNFI和CFI都大于0.9,对多项指数综合评价表明网络成瘾量表具备较好的结构效度。

(2)症状自评量表(SCL_9O)

该量表是鉴别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使用的量表。具有易操作、实效强的特点。其考查内容涉及到个体感觉、思维、情绪、生活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包含躯体化(12个题项)、强迫(10个题项)、人际关系敏感(1O个题项)、抑郁(13个题项)、焦虑(1O个题项)、敌意(6个题项)、恐怖(7个题项)、偏执(6个题项)和精神病性(10个题项)等九个因子和作为其它(7个题项)来处理的第十个因子。该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1代表没有,2代表较轻,3代表中等,4代表较重.5代表严重。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不乐观。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

根据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的一些研究结果,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网络成瘾问卷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分别选取网络成瘾总分、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以及网络人际成瘾得分的前27%为高成瘾倾向组,选取得分后27%的为低成瘾倾向组。并进行了相关的描述统计分析。通过对高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分布情况进行x2检验发现:男女在成瘾总分、游戏成瘾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而在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男女差异不显著。在成瘾总分、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2.2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考查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分别对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成瘾的高倾向组与各自对应的低成瘾倾向组在SCL_90各因子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躯体化和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达到了.05显著水平。在其他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见表2)

网络信息成瘾高、低倾向组在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05水平的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差异。(见表3)

网络人际成瘾高倾向组与低倾向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上则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

3讨论

3.1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的分布特点

研究发现:在高成瘾倾向和游戏成瘾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信息成瘾和人际成瘾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这一结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李秀敏的研究表明:网络人际交往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网络游戏成瘾则是男生高于女生。杨文娇的研究表明在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信息下载成瘾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均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其解释是: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生活行为是密不可分的,男女生可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习惯与方式延伸到了网络上。

关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本研究采取的网络成瘾问卷把“登录BBS发帖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也作为网络人际成瘾的一个衡量标准.并排除了“在网络上与固定对象聊天”这一衡量标准。其次,在网络信息下载方面,由于性格特点。男生则更热衷于各种软件的、升级等信息。更关注时事、体育和军事新闻等信息。女生则更倾向于关注娱乐信息以及Et常消费品尤其是化妆品、服饰等信息。男女生因其性别差异造成了所关注的信息类型的不同。因而在网络信息成瘾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也是正常的。

对于不同年级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网络成瘾差异的研究尚不多见。祝丽玲等的研究发现:高年级是网络成瘾的高发年级。而谢静波等的研究四则没有显示出网络成瘾的年级差异。

本研究发现:在高网络成瘾倾向、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成瘾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一和大四学生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这主要是由于大一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空余时间较多,而且可能会更多的借助于网络上寻求关怀和支持。利用网络交际来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人际交往挫折。而大四的学生则由于面临就业压力,会更多的借助于网络寻找就业信息、寻求人际支持和宣泄心理压力。超级秘书网

大二、大三的学生则由于相对繁重的学习压力使网络吸引力的相对弱化。较之大一与大四的学生,网络成瘾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

3.2大学生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网络成瘾类型的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SCL_90各因子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网络游戏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躯体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为2.53,P<.05)网络信息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2.00、2.48,P<.05)网络人际高成瘾倾向者与低成瘾倾向者则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1.998、3.13、3.87、3.1l,P<.05)网络游戏高成瘾倾向者之所以在躯体化因子上与低成瘾倾向者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者比非成瘾者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玩游戏。现在的网络游戏集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和智力性于一身,一些游戏玩家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高的游戏积分成为更高一级的玩家,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破坏了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时间一久难免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坐在电脑前也容易导致肌肉酸痛、头昏头疼等躯体症状。

网络信息高成瘾倾向者主要就是强迫性的、无节制的下载和浏览信息,而不论其是否有用,之所以出现二者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的差异。可能是因为沉溺于网络信息制作和浏览的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缺乏足够的应对信心。进一步说是具有人际关系敏感特质的人更可能成为网络信息成瘾者。

网络人际高成瘾倾向者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因子上和低成瘾倾向者的显著差异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沉溺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际关系.习惯了网络人际交往模式。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反而不太适应,所以一旦脱离网络虚拟空间回到现实当中后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引发、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抑郁。再者就是现实生活存在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大的人,更倾向于利用网络来摆脱自己所面对的不利局面,利用网络交际来满足自己对人际交往需求,也更容易成为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