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校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认知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校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认知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问卷调查的组织情况

此次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问卷调查是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组织,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实施的一次专门的调查。调查时间:2011年4—6月。调查对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1届贷款毕业生和2011年到期还款贷款毕业生。调查方式:以发放调查问卷为主,个别专访和电话咨询为辅,采取全面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贷款洼质的认识,对贷款政策的理解,影响还贷的因素、学生主观意识、个人信用体系、诚信教育、银行操作系统认知和贷款制度等方面内容。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30份,收回有效问卷412份,回收率96%。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完成学业起重要作用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对你顺利完成学业有何作用”选项调查中,数据显示,选择“有重大作用”占56%学生,“有较大作用”占29%,选择“起一般作用”占12%,选择“有没有无所谓’’的为0.3%。说明贷款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认识比较深刻,切身体会到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能自觉体会党和国家资助政策对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

2.2贷款毕业生还本付息主观积极性比较高

对“你毕业后是否愿意及时付息还款”调查时,选择“非常愿意”、“愿意”和“基本愿意”的占90%,选择“视情况而定”和“有钱就还”的占10%。表明大多数贷款毕业生有较强还本付息的主观意识,对付息还款问题比较重视,愿意按时还款付息。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可能是出于其他原因的考虑,对能否按按期还款付息存在不够明确的想法。“有钱就还”占10%这个比例比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0年调查时的数据增加了8个百分点,也可能是学生意识到当前银行付息还款程序繁琐复杂而且系统不稳定等原因造成思想问题。对毕业生付息还款做出假设调查,“如果你毕业后经济收入低,没有付息还款能力时,你会采取何种方式还贷”,64%的毕业生选择“及时与银行联系,调整还款方式”,29%毕业生选择“借债偿还”,选择“先拖着,待银行通知时再想办法”和“能不还则尽量不还”各占3%。说明学生在还贷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采取积极态度,会积极采取还款方式。但有些学生仍然存在有意拖欠还贷,或恶意不还的主观意识形态,抱着“能拖即拖、能欠就欠”的不良思想。

2.3毕业生看重个人信用的社会作用

在提到“你认为个人的信用不良记录对未来影响”多选项中。数据显示,56%毕业生认为“向银行贷款时有被拒绝的可能”,59%毕业生选择“不良记录会伴随自己一生”,36%毕业生选择“在就业时影响用人单位的主观评判”,39%毕业生认为“在办理保险时可能带来负面影响”。说明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个人信用的不良记录,对未来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认识到个人信用对个人在社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强大的,比较看重个人的信用度问题。关于“你认为对于信用不良者处罚最有效方法是什么”多选项中。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今后不能向银行贷款或透支”的占59%,选择“罚款”的占36%,选择“追究法律责任”的占42%,选择“公布信用黑名单”的占43%。说明学生对信用不良者处罚的肯定性,高度认识到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个人信用基础,采取必要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用不良者处罚是必然要求。至于如何对待高校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提问时,调查数据显示,76%的学生认为“不要放入个人档案”,11%的学生认为应“放入个人档案”,7%的学生“无所谓”,6%的学生选择“没必要”。说明学生对个人信用档案的处理还是比较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关注隐私问题,必要时也就是需要贷款时,可以为有关方面提供个人信用,但要做好保密工作,国内档案容易透露个人隐私。

2.4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效果明显

关于对“高校开展助学贷款诚信教育的效果”问题调查时,结果显示,选择“很有效果”的占67%,选择“效果不大”和“起一般性作用”的占30%,而选择“没有效果”的占3%。数据说明,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诚信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诚信教育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诚信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还有一些毕业生认为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明显暴露高校开展经常性的诚信教育活动少,而且不够深入,方式简单等问题。在“采取下列哪种方式开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比较好”多选项调查中,数据显示,40%的学生选择“专题讲座”,21%选择“作为选修课”,23%选择“作为必修课”,33%选择“发宣传资料自学”,32%选择“举行诚信教育活动月”。说明学生要求高校有必要开展贷款毕业生诚信教育活动,把诚信教育列入高校课程,无论是作为学生选修课,还是作为必修课进入课堂都是必要的。

2.5经济收入是毕业生还本付息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问及“毕业生出现没有及时付息还款可能性原因”时,调查结果显示,“没有找到理想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和“收入太低,还贷能力差”的占71%,选择“资金一时周转不畅”的占13%,选择“忘记还款或交费时间”的占7%,还有10%学生选择“不知道如何办理付息还款手续”。调查结果说明,毕业生工资经济收人是还款付息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收入能力是学生按期还贷付息的物质基础,“有钱才是硬道理”。因为近年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差,甚至出现就业难的情况,毕业生到农村或转专业就业的比较多,工资收入不高,还款付息都比较困难。此外,国家开发银行系统不完善、不稳定、还款程序复杂等也是毕业生付息还款的主要障碍。关于提到你觉得毕业后每一笔贷款必须按期还清贷款本息是否有困难”的专项提问时,16%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困难”,48%选择“有一定困难”,27%选择“不太困难”,12%选择“没有困难”。从这些数据和学生在校期间办理提前还款的数据结合分析,可以看出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并非顺利,可能出现一定困难,或有部分毕业生到农村或中小企业就业,工资收入会比较低,加上本身来自农村的比较多,本来家庭经济就比较困难,初次就业经济收入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很难维持,谈不上还款。对于利息问题,学生毕业后每年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而且利率又高,成为学生经济负担。

2.6普遍认为银行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关于“如何避免贷款违约行为”多项选择时。统计数据显示,选择“建立还款提醒制度和贷后追踪系统”的占63%。选“通知其工作单位,督促其还款”的占29%,“将还款协议放人其个人档案”的学生有15%,而“尽量减少甚至取消给学生贷款”的占24%。说明学生还是希望银行及高校建立健全贷后管理制度,贷款本金和利息到期之前,通过信息提示提醒学生还款付息,以避免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影响而忘记还本付息时间。在“毕业后你能否记住每年12月20日付息,按贷款年限10月20日还本金”的选项中,调查数据显示,54%的学生选择“一定记住,按时付息还本”,30%选择“比较关心”,17%的学生选择“不理它”和“可能会忘记”选项。通过数据反映出大多学生有守信意识的,主观上能按规定还本付息,但也有学生觉得银行系统上还款付息规定的时间变化较多,学生不容易记住,也不需记住,记下了也会随时发生变化,作用不大。说明银行操作系统问题比较多,学生操作较困难,造成很多学生不愿意记住还款时间,有些对系统操作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2.7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有待改进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问题,很多学生都比较关心,特别是关于贷款利息率、贷款范围幅度、贷款金额以及贷款期限问题。这次调查中,在问到“你觉得贷款利率是否合理”问题时,44%毕业生认为“太高”,36%认为“助学贷款利息应比商业贷款利息低才显示教育公平”,也有15%认为“由财政全补贴”,这次调查中发现有5%的毕业生认为“可以接受”。分析调查结果,说明毕业生普遍认为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比较高,特别是逾期贷款利息罚息更高达8.32%。对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状况不理想,经济收入低,自然感到支付利息压力很大,同时也说明了有的学生还希望财政继续给予贴息。“可以接受”学生比例比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0年调查时的比例提高了3个百分点,同时也说明学生就业状况有好转,收入有所提高。关于“你觉得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幅度”选项调查,数据显示,41%学生都认为“有时候还未能贷到款”有29%认为有“提高贷款幅度满足学生要求”,10%选择“可以”,20%认为“贷款金额少,不满足需求”。说明农业院校还有很多学生未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贷款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对于农业院校来说是不能满足学生要求。据统计,农业院校贫困生占在校生的29%左右,经济困难学生毕竟占比例比其他高校的高。另外,贷款金额控制在每年6000元以内的限额,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说每年需要1万~1.5万元学费,这些贷款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

3加强农业院校贷款毕业生还款管理的建议

3.1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高校必须把诚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一是建立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做好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诚信度,实现诚信教育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二是开展多种形式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报告会、专题讲座、纪念性活动等。三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贷款征文活动、感恩征文活动、奉献爱心活动和扶贫助学捐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自觉服务社会,体会人生价值,高尚思想境界,在社会上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的心眼中觉得得到他人助的同时也要献出自己的爱心,发挥助学贷款育人功能。

3.2规范学生个人信用征信管理

个人信用征信是国家委托专门机构依法设立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个人信息库,用户和个人可根据需求对征信机构提出的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个人信用征信比较重视,征信系统比较完善,个人信息管理相当规范。我国这方面比较落后,虽然2006年建立信用征信系统,但征信系统采集的信息内容,信用报告内容和形式等还不够完善,很多领域、行业的数据还没有“对接”,包括高校在内的学生个人信息还在探索之中。因此,必须建立高校学生贷款“个人征信系统”。如学生信用档案,必须实记录学生的借、还款等信息,并使其与国家“个人征信系统”对接;此外,国家要对助学贷款立法。制定贷款违约的法律制裁机制,惩罚贷款违约行为,增加学生失信成本,降低贷款违约率⋯。同时,制定具体措施,加强对违约毕业生行政处罚,避免违约现象发生。

3.3建立学生信息管理机制

3.3.1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规定:借款学生毕业时,学校应在组织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配合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这些规定已经明确了高校的贷款管理职责,因此,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在做好贷款前期工作的同时,强化贷后管理这一工作环节。

3.3.2加强高校与毕业生联系。学校设立信息平台,通过校园网、海报、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贷款政策、金融知识、系统操作规程,专门为毕业生联系或咨询贷款或还本付息以及有关金融信息;学校加强与学生联系,组织各院系以班组为单位进行与毕业生信息联系,建立QQ群或信息网,采取各种方式经常保持毕业生的联系;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一方面有利于做好催息催款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体现学校对毕业生的人文关怀。

3.3.3建立校院两级催款体系。到期催款或按期付息是贷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高校要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实行层次管理方式。人数多的高校以院系级辅导员为主力,以班级学生助理为辅助力量,抓好催款和催息工作。做好校院两级贷款管理工作的联动工作,校级为院级提供相关信息,配合学院解决实际问题,制定相关催款通报制度,还款奖励机制,保障各项任务落实。

3.4规范银行催款管理行为

3.4.1规范银行管理方式。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承办行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由于各省市的高校及地区经济社会情况不同,国开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率就不同,使得高校和地区财政压力加大。另外,国家开发银行在各省市只设置分行,不设营业点,业务上基本是委托农业银行,或支付宝公司,或教育部门。加上管理人员极少、管理不到位等现象,贷后管理工作被动。因此,银行方面不仅要增加管理人员力量,增设网点,规范管理行为,还要完善贷款系统,加强安全管理,简化还款程序,为学生还款付息提供便利。

3.4.2建立到期还款通知制度。通过调查反映,很多毕业生由于走出校门,对学校联系相对少,获得学校信息不多,同时又无法及时与银行方面取得联系。因此,很多毕业生都要求银行对于到期利息或到期贷款的时间,建立“通知”制度,用网络、QQ或短信方式通知毕业生,并标明金额、时间、还款方式、操作方法,方便毕业生及时付息还款。

3.4.3制定催款责任机制。银行以财政和高校支付的贷款总额10%以上的“贷款风险补偿金”作为“抵押”,实际把风险“转嫁”给高校,最终,把催款责任推给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后,与学校联系相对少,如果银行把全部责任都推给高校去做的话,确实增加了学校管理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成为银行的人,成为“信贷员”,不但增加学校工作量,而且增加了学校管理成本。因此,银行必须建立催款责任机制,承担主要催款责任,减轻高校管理成本。

3.5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我国当前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2004年制定的,内容设计方面主要是根据当时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做出的规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有些内容已经不满足学生的需求,重新设计助学贷款制度,变更相关内容已成为必然。一是扩大贷款规模和增加贷款金额。很多毕业生都认为农业院校贫困生相对于其他院校的贫困生比例高一些,对于目前规定的贷款规模控制在在校学生的20%的规定,显然是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要的。国家应按在校学生的35%的幅度给予贷款,满足更多需要贷款学生的需求。此外,贷款限额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对于艺术专业,可增加贷款总额至1万一1.5万元/年;二是延长贷款期限。应适当延长贷款还款期到l0~15年,以缓冲还贷压力,特别是对农业院校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三是降低贷款利率。毕业生普遍反映国家助学贷款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助资措施,贷款利率应该是比较低才能体现出教育贷款的优越性。也有的学生认为,农业院校学生贷款利息应全部由财政支付,体现政府对农科生的政策倾斜,或不再按商业银行当期借款利率,年利率应降为2%以下⋯。

3.6制定国家财政优惠政策

3.6.1提高农业专业学生补助标准。农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方面还处于弱势群体,高校和地方财政必须在资金方面支持在校学生日常生活,给予生活补助。另外,在教学方面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见习实习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校内项目研究,开展校内校外勤工俭学工作,对贫困生就业难个性就业指导等,提高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最终提高他们的付息还贷能力。

3.6.2政府制定财政优惠政策。国家要制定财政优惠政策,减免农业院校农科专业毕业生或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学费,以减轻农业院校学生的经济负担。政府要鼓励大学生从事农科专业学习,培养农村农业优秀人才,同时鼓励更多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满足我国第一产业的人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