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硕士研究生教育困境与出路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困境与出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硕士研究生教育困境与出路

一、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冲突

1999年以来,受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动,在政府“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加强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下,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急速发展的阶段。2006年,我国研究生在校数量就已突破100万人,形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规模。规模的扩张与质量的提升无论在那个国家,何种时期,都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规模和质量的冲突及其原因

1.现有的教育体制未能适应规模的扩张。首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制度几乎是不存在淘汰。只要通过入学考试,经过一定年限的学习研究,通过论文答辩,一般都能够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虽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设置了学科考试、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辩等关卡,但这几种考核制度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流于形式。其次,量化的倾向必然带来浮躁的学风。近年来各大高校对研究生在校期间从事科研活动的标尺定位为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这使得学生入校后的首要目标就是完成指标,把论文写出来并发表,而不是思考、钻研学科经典理论和前沿领域的学术问题。产出的论文虽然数量庞大,但在质量方面却与教育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2.规模扩张造成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大规模的扩招致使我国绝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的教育资源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科研经费不足导致实验研究的课程减少,造成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课程类型和比例不合理,远未达到高深性和前沿性;大班授课导致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师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导师招收学生过多,对学生的指导严重不足,甚至造成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的“放羊”局面。为了应付扩招导致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有些学校降低导师门槛,让一些没有足够经验的老师匆匆上岗,直接影响了导师队伍的质量,没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又何谈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3.规模的扩大引起观念的转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无可避免地正面临着被动地打开校门扩大招生后未能适应的学生急剧增加所带来的挑战。当本科学历成为劳动市场上基本的资格后,越来越多的岗位和工作单位希望劳动力拥有更高层次的学历。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要为初衷的研究生看来,接受研究生教育不在是一种荣誉和标识,而是一种资格。抱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产生松懈心理,将学术理想和科研精神统统不予理睬、抛于脑后,严重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完成。

(二)规模和质量关系的处理

1.硕士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是国际研究生教育避免规模扩张陷阱的有效经验。包括学位类型、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制、质量标准的多元化等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硕士研究生教育进一步的发展都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内部潜力的发掘难以满足所需,更需要新的发展空间。比如专业学位和各种应用型学位的比例在逐渐上升,僵硬的专业设置、刚性的学制有所松动,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社会个体也可以在多元化中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期望和就业要求可以选择在硕士学位后停止学习,或是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科研工作。多样化发展是为了学生更好的自由发展,同时也为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所以在规模扩张的背景下,应当避免用一种标准衡量研究生教育活动,研究生教育系统多元化呈现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才是解决质量问题关键之所在。

2.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虽然研究生扩招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大大拓宽了辐射面,但在传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要在生源上要大好质量的基础。入学考试的专业考试和复制中要避免漏题、泄题和评阅不公正的问题,提高试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招生过程中,避免对外校考生严格,对本校考生宽松的“近亲繁殖”现象。此外,需要始终坚持着一定的淘汰率,并以此来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所以我国研究生培养机构也需要具备一套严格规范的研究生培养的考核制度、淘汰制度和监督制度以及淘汰后的善后措施。其次要改进导师指导方法和提高指导能力。扩招背景下导师与学生比例失调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更需要导师顶住压力,承担起保证教育质量的重任。所以从导师的遴选开始,就要有严格规范的评选系统,确立定期考核和进修的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减少身兼重要行政职务的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对在学术上有重大成项目或成果的导师应当给予时间和待遇上的照顾;由有经验有威望的导师帮助新晋导师尽快适应导师工作。在师生之间需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共同摄取知识和经验,相互填补知识空隙,相互激励和诱发,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术研究中来。

此外还需加强和引导研究生学习的自主性。研究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及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投入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质量。研究生是身心充分发展并且有完全的自主意识的成年人,其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大大高于本科生。因此,应当尊重和发挥研究生的自主性,使其根据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兴趣方向参与制定培养计划。并且让研究生与导师共同确定课题和研究方向,加强学术研究的参与程度,找准自我定位,培养自我认知。针对研究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目的不明确的学生应当加强专业引导,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觉意识和责任感。

二、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受到大众化的挑战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的大众化目标。这个目标已在2003年提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目前面临的理论瓶颈是: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究竟是继续走精英化教育的路线,还是向大众化发展?或是寻求一条新出路?

(一)精英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

要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做出判断,首先需要对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做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曾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大众化阶段指毛入学率达到15%-50%,指的是本、专科生的毛入学率。研究生教育——虽然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未被包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命题中。对此马丁·特罗曾解释说,“大众化阶段是就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而言,并不排斥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不仅存在,而且很繁荣。”显然,研究生教育在大众化中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从层次上来说,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双重任务。作为一种对个体基本素质和潜质要求很高的教育,它虽然是社会必不可少的前进动力,但并不是人人所必须的,也不是今后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由此可知,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受教育的人会越来越多,研究生教育的类型也会更加丰富,但研究生教育精英性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其次,从教育规模上看,研究生数量虽有较大规模的增长,但仍大大少于本、专科生,不可能达到15%的比例。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研究生教育不宜、也不可能达到大众化阶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把握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

1.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的本质不变。回顾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大众化阶段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精英阶段的上移”。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最初的本科生教育都具有明显的精英化的特点,随着大众化的发展,逐步分化成各种层次和形式,以承担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如克拉克·克尔所说,“我并不相信大众化高等教育或普及高等教育必然是高等教育的敌人……确实精英高等教育曾经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现在成为一个不断变小的部分。但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能够帮助鉴定新的才华转学到精英部门,能使精英部门变得更加精英成为可能。”精英教育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相反,精英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研究生教育不可避免的选择。

2.理性应对大众化发展和精英性的关系。研究生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基本上连年递增,而这种量的扩张在今后一段时间很可能继续下去。硕士研究生的精英性本质面临质疑,主要来自于数量与质量的不协调。不可否认这也是原因之一,但背后处于更加根本地位的是于研究生教育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如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性差、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模式和内容陈旧等等。而这一系列问题只能依靠改革和发展解决。

当今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虽然这种多样化时不时会成为门槛降低、质量下降的借口,但不能否认它更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社会功能的扩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研究生教育机构,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挥不同作用,这样整个研究生教育系统才能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迅速做出反应。

三、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和改革喜忧参半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各项改革也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虽然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制度,然而制度建设对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进步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还存有争议。以最引人关注的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和培养机制改革为例,说明制度改革一方面在试点高校取得明显成效,另一方面又带来了新问题,面临新挑战。

(一)例证一: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在师资、设备、资金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缩短研究生学制既能使国家和研究生培养机构节省资源、降低成本,又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经由部分试点重点高校实践,证明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两年制的学制是可行的。然而最近部分将三年制改为两年制的高校又将学制重新恢复成三年。这从一定程度体现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难度。

(二)例证二: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

我国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从2007年开始在17所高校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到2008年改革试点的高校达到53所。培养机制改革目的在于在高校中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并且通过导师资助制使研究生更大程度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取消原有的公费制度,对研究生一律收取学费,同时统筹各方面教育经费,加大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引入研究生的表现于资助挂钩的竞争机制。培养机制改革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片质疑之声。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谁受益谁付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符合教育成本分担的原理。但全面收费被名目繁多、受众面大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所取代,各主体的责任和利益还很不明确。收费标准的科学性值得推敲,并且未完全与市场机制接轨,体现不出不同地区、学校和科类的差异。种种问题使得大多数高校各自为政,或处于观望的阶段。

(三)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困境及其应对方式

从上述学制改革和培养制度改革的历程可知,虽然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做出了可喜的改进和积极的尝试,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要达到研究生教育本质进步,前路是艰辛和曲折的。首先,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一个合理的制度,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制度有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存在阻碍发展的一面。其次,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经常存在“试点效应”,引发利益相关者纷纷争夺试点的资格。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走在发展和改革的前沿,而是希望享有试点单位的种种特权。而被选为试点单位的高校往往是名牌大学,其本身具备的较强适应能力和作为试点单位得到的政策倾斜,是其他一般性高校所不具备的。因此很难保证在制度改革大范围推行的过程中,其他高校是否也能够取得与试点单位一样的成效。再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普遍是仓促上阵,没有经过长时间、大范围和高水平的周密论证和规划,更多时候是教育界自说自话、追求短时间的效应,实施起来也是三分钟热度,没过多久就烟消云散,而教育制度的弊端仍然存在。要使制度改革促进本质的进步必须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将研究生教育发展作为一切行为和手段的目的。制度改革不是为了发展和完善制度本身,而是以研究生教育的真正发展和本质进步为最终要义的。一方面要将体现发展内在需求和主体价值期望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模式加以制度化,以更好的推广和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将不同的改革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相互之前的互补性,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改革政策。二是把握制度变革的关键时机。某种制度或体制运行到一定时间时,各种问题将层出不穷,若是仍然拘泥于原有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框架一味地进行修补也将无济于事。面临制度变革的关键时机,革命性的彻底改革势在必行,公共当局和法律秩序都要参与教育体系的重塑,为研究生教育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使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教育需求部门参加到教育改革的论证中来,将教育决策建设成一个“眼光长远、综合性强、高度权威、与科技发展密切联系、对社会变化反应敏锐的系统”。综上,研究生教育各发展主体都需要学会为制度创新、政策改革和结构调整奠定基础,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进步。

四、硕士研究生就业失衡

虽然总体情况要好于本科毕业生,但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也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硕士毕业生就业困难和工资普遍下降两个方面。造成这种局面并不单纯因为供需关系的变化变化,而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硕士研究生就业失衡的原因

1.区域性失衡与行业性失衡。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渐面对就业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去向倾向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大中型城市。从行业性来看,外企或大型国企、高校或科研机构、以及事业单位对硕士毕业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当硕士毕业生具有同样的选择倾向时,就业的区域性失衡和行业性失衡的问题随之出现。可以说,找工作不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却比较难,是当前研究生就业的一大特点。

2.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伴随着我国全球化程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用人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招聘不再“学历至上”、“唯学历是用”,而是更趋实际,从“重学历”转向“重能力”、“重经验”。硕士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企业专门面向硕士学历的岗位极少,就业市场也很少提供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息,造成硕士研究生要和本科毕业生竞争岗位的现状。加上原本是吸纳毕业研究生大户的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在改革的政策下,不断压缩编制,精简和分流人员,确立公开招考制度,都使这些事业单位吸纳硕士研究生的能力的下降。

3.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原因。硕士研究生的一些自身特点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首先,研究生的心理预期值较高。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学习,付出了较高的机会成本,因此对单位的性质、薪酬的高低、工作的层次和专业的对口都有较高的要求和期望。其次,对于从本科直接读到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来说,没有工作经验是一个很大的劣势,也使得他们与很多岗位无缘,也很难得到中层的职位。再次,年龄也是硕士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影响因素。按正常的年龄计算,本科后直接考研,毕业时的年龄在24至26岁间,其中有过工作经验的学生毕业时年龄更大。绝大多数的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时比本科生更需要考虑婚姻和家庭等现实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业。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女性研究生,或多或少地面临用人单位的挑剔或歧视。

(二)缓解硕士研究生就业失衡的措施

1.高校应树立市场主体意识,加强就业指导。首先,高校要树立毕业生质量观。严把研究生入学关,完善培养机制,提升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现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到“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并重”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转变。其次,高校要树立起市场主体的意识。主动于用人单位联系,保持协作,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收集分析回馈信息,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人才。再次,高校需要为硕士研究生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及时有效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咨询和就业信息,为在读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信息,帮助研究生确立职业规划,了解工作性质,提高自我认识,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培养职业特质和职业资格。

2.政府加强对研究生就业的政策引导。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就需要各级政府把硕士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当地就业和再就业的总体部署中去,改变研究生就业的无序状态。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为建立研究生就业市场服务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国家也要加强研究生就业的正面宣传,特别要鼓励毕业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投身新从村建设。

3.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舆论上,社会各方面要为硕士研究生创造一个宽松、公正的舆论环境。目前存在着“硕士研究生空有一张文凭而无真才实学”,“因为找不到工作退而求其次才选择读研”等等有失偏颇的言论,对硕士研究生的自我认识和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认可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困难和不公正待遇。社会舆论应当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研究生的价值,理性宣传,帮助硕士研究生更好的就业。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的整体性、相关性和优化性都是在诸多的矛盾关系中实现的。如今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进入关系调整的关键时期,必须全面客观地考虑所面临的困境,把握发展全局;既要坚持一般规律性,又要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找到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