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转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变应急式教育为持续性教育
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毕业班学生的就业问题,与毕业班相关的工作几乎都与就业有关。各种关于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新闻、文件、报告会、培训会、招聘会、技能大赛等铺天盖地而来,大有席卷校园之势。在各类名目繁多的就业创业教育中,许多是“救火式“的应急教育,其中一些教育或活动不免有造势作秀之嫌。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是一个渐进而长期的过程,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要到毕业班才需要重视吗?显然不是。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就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以美国为例,早在1903年帕金斯就提出了就业指导的概念,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职业指导理论模式和较为系统的就业指导方法。从入学起,学校就为学生提供前期职业指导服务,在选择专业和课程方面给学生以帮助[2]。在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在近10年才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教育重心往往是毕业生。可喜的是,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已经推出了实质性举措。2002年,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学院、桂林电子工学院等高校,已经把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3]。2007年,上海市教委下发的《2007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点》强调,将在大一新生中全面普及就业课,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大扶助大学生创业的力度[4]。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仅仅依靠大四一年的“救火”是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业教育应当和其他专业课的教育一样,列入教学计划进行持续性的教育,从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分阶段、分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分析、创业政策导读、求职技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成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变零散式教育为系统性教育
应急式就业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教育活动的无序零散,“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时至今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依然处在各自为战、各行其道的状态中,还没有形成相对科学、系统、权威的教程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缺憾。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5]。
澳大利亚对学生的就业教育起点较早,体系完整。他们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将职业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而教育培训的重点放在大学阶段。大学毕业生可以参加由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学校教育机构与培训机构准备的丰富的预备教育课程和服务。大学毕业生通过参加技术和继续教育部门的STW(Schooltowork———从学校到工作过渡)课程培训,可以掌握具备进入职场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其就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和长期性[6]。
系统科学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据此,我们应把大学生就业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把从入学就开始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素质和能力准备及创业政策、心理调适、就业面试技巧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教育和指导,以发挥整体教育的功能。在研究和实践就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时,要特别关注整体的结构,注重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构建大学阶段的全程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就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
三、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出问题是就业市场出现了结构性矛盾。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少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不少企业希望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多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一项对36家企业和289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所需的人才素质和大学生具备的素质有着较大的差异:(1)企业注重实践和客观化,而大学生注重概念和主观化;(2)企业注重明确职业发展价值观和自信心,而大学生这方面是模糊的且缺乏自信;(3)企业注重执行力和认知水平,而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意志力是软肋[7]。这份调查表明,传统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创新型教育,由此来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8]高等学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其核心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而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掌握就业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就具体措施而言,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变单一人才观为复合通用人才观,培养具备宽泛专业基础、适应多变竞争趋势、敢于独立创新等素质潜能的人才;(2)高校不仅要设立就业创业课程,还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建立一支具有实际创业经验的专职教师队伍;(3)高校可以发挥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的互动发展,从本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4)高校要构建就业创业教育的平台,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如成立创业协会、模拟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建立校内开放式实验室、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共青团就业实习基地等,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四、变注重智商教育为注重情商教育
我们强调大学生就业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就业能力的智商教育,而忽略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质的情商教育;相反,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大学毕业生不仅应具有较高智商,能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而且应具有较高的情商,能适应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心理压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武汉大学曾进行过一次“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用人市场调查研究,被调查单位遍布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调查对象包括各种类型、性质、规模的用人单位。调查显示,“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看好的人才素质,占90.1%,“合作精神”(44.7%)、“政治素质”(44.6%)、“身体健康”(43.9%)、“吃苦耐劳”(42.2%)和“心理素质”(30%)依次为用人单位所看重[9]。由此可见,思想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普遍受欢迎。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在选调选聘毕业生时往往会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其对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就是要把心扑在干事业上,要有与用人单位同甘苦、共患难、荣辱与共的思想。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着青年的道德素养和情商发展。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注重功利、期望过高、盲目从众、眼高手低、缺乏恒心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绊脚石。究其原因,这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思想教育和情商发展弱化的表现。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涵盖核心、重点、基础和目标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即“三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10]。在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上,应注重道德和情商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商。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成功人士的经验、实例,转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想信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在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