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媒介教育的自我甄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以纸质媒介为主的传统信息教育中,政府人员、社会公众、媒介编辑、教育专家、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等往往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把关人”,其本质是一种“他者把关”“,他者”对各种教育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与受教育者见面。然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媒介的普及,使“他者把关”不断遭到置疑并逐渐弱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媒介技术的零门槛弱化了“他者把关”。当前,信息的传递成本大大降低,个体间信息传递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多媒体、自媒体、超文本、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原来被把关人拒之门外的大量信息得以自由流通,也使受教育者可以不依赖于“把关人”,自由方便地调阅丰富多样的背景资料信息。
由于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信息采集、的自由普及到了每个个体,低成本的信息和零门槛的技术导致信息急剧膨胀,天罗地网般的信息传递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失去意义,甚至面临“无关可把”、“把不胜把”的窘境。“把关人”在信息选择和信息传递中再也不能像传统媒介教育中那样起到很好的驾驭作用,“把关人”对信息的控制权、优先占有权被削弱,其公信力也随之降低。
其次,网络信息的高度开放性弱化了“他者把关”。在网络媒介中,信息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其交互性。受教育者与媒介信息的互动使他们在信息检索和获取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受教育者可以轻易绕过“把关人”的限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目前,有一个时髦的概念叫作“自内容”,即指人人都是信息生产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人人都是麦克风”,都是信息源头。个体通过参与内容生产以及网络互动来发表意见,把关程序和组织行为明显减少,个人行为增多,价值标准逐渐趋向多元化。在这种交互中,信息传递也不再是线性的,而是首尾衔接的一个圆圈,传递者同时也是“受众”,“受众”也可以成为传递者。任何个体,只要他高兴,就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尽管有时也会因为出言不逊被网络中的把关人屏蔽,但在信息发出到屏蔽的短暂时间内,信息很可能已被复制转载很多次了,“把关”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再次,媒介对经济利益的渴求弱化了“他者把关”。随着各种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试图利用手机、网络等实现各种私利的利益团体和个人越来越多,且手段日益刁钻、精明。出于对利益的渴求,在一些媒介运营商那里,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个体产生“读”“、听”“、看”的欲望,获得超额点击率和超快的信息普及度,为此,不少网站偏好那些能获得更多的“眼球”的信息,以引起个体的注意,然后再将这些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商获取利润。信息传递目的的经济性和利益化,致使信息的呈现和组织过程常常缺乏理性、不够严肃;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把关人”社会责任感淡薄,在“把关”中有意无意地放宽了手中的信息标准。例如,一些网站往往打着“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幌子,放松对信息真实性的把关,为低俗、虚假、猎奇、侵权和缺少人文关怀、导向性错误的信息的传递有意无意地留下可乘之机,进而导致把关弱化、信息失范。
二、媒介教育“自我把关”的阙失伴随
“他者把关”的弱化,当前受教育者的“自我把关”情况又如何呢?面对信息的茫茫“海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受教育者的“信息迷航”:他们常常没有了航向,不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无法返回某个结点,忘记了浏览目标,有目的的查找在不自觉中变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漫游。应该说,这种“迷航”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受教育者自我判断、自觉导引和“自我把关”的阙失。
其一,兴趣的选择性往往使个体在虚拟空间中疏于“自我把关”
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以兴趣为基础而后者以地位为基础。在现实世界中,个体没有办法脱离自己的出身、阶层、经济状况的限制,所以理想的兴趣、爱好可能无法得到正常的发展。但是在虚拟社区中,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理想的兴趣选择任何一个虚拟社区。通常来说,只要具备了上网的条件,就具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且,在所选择的虚拟社区里,个体可以把自己的兴趣肆意发挥。
在这种“肆意”甚至“得意”中,个体往往迷失自我,对信息的趣味性的过度关注,往往使个体忽略对信息的鉴别和警觉,面对大量“好玩”又“非常有意思”的信息,非但不再“自我把关”,反而会趋之若鹜地忙碌于“通关”去了。何况,互联网是具有高粘性和高传播性的媒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接触互联网之后,流失率极低。互联网上的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博客、论坛、交友等平台具有极强的互动功能,这些功能推动了信息的传递,使传递往往呈“几何级”、“放射状”和“漩涡式”发展,进而使网络世界成为“众民狂欢”的全球娱乐广场。个体在应试教育、书本知识和种种生活不快的重压下被长期遮蔽的兴趣得到了培养的渠道,他们在欣喜之余,便开始有些飘飘然了,自我把关早已被抛之脑后,为数不少的个体,徜徉甚至沉溺于网络而无法自拔。
其二,身份的隐匿性往往使个体在虚拟空间中疏于“自我把关”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通过想象塑造着自我身份,并使这种身份表现为多样性、随意性。”每个人都可以隐瞒或编造自己的身份,可以任意重塑一个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自我,并与别人交际、一起生活。不同的身份扮演为个体绕开各种现实障碍、逃避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责任提供了可能。在匿名的状态下,个体往往会更加追求在物理世界里得不到的东西;身份的隐匿性加之低成本发言,也极大地鼓励个体不必沉默,也不必跟日常状态保持一致,这就极易造成自我把关的阙失和网络空间的混乱。
现实世界中人人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往往会失去其应有的约束力,对个体的心理约束也似乎减弱甚至失去了它以前的作用,一些个体在摆脱现实世界束缚的同时,也放松甚至抛弃了自己手中的道德“缰绳”,在网络中非常盲目、肆无忌惮地追求各式的快乐。由于长时间以编造的网络身份在虚拟的“前台”“生存”,真实身份则一直隐匿在“后台”,自我流连于网络,沉迷其中,自身的统一性被分解,“我”变成“非我”,形成双重的、虚幻的人格。有些沉迷、依赖于网络,整日在网络中以各种身份生存的“数字化人”,回到现实中,很容易因现实与虚拟的巨大差异而产生心理落差。对于不谙世事、心理还不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这种反差往往刺伤他们的心灵,于是,他们索性又退回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与自保。
其三,交往的模糊性往往使个体在虚拟空间中疏于“自我把关”
伴随身份隐匿的是交往的变异。在虚拟空间中,个体身份符号的表现形式比现实生活中更加丰富且不受控制。“符号”与“符号”相遇,“影子”与“影子”相逢,而且,这些符号和影子都很难找到其“主人”和“归宿”。马克·德里将网络空间中发生的这种交往界定为“无实体交流”。交往因此而变得模糊、充满不确定性“,不直接在物理空间中与他人见面,我们的伦常也就松懈了。”
这种松懈的典型表现就是无休止的“在线交锋”和“电子谩骂”。凡是在网络世界走过几趟的人都知道,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是何等的脆弱,一言不和,要么“大打出手”,要么“就此别过”。由于关系的模糊,一些人对他人的不幸冷嘲热讽缺乏基本的社会同情和责任意识,盲目地跟风起哄,以制造网络谣言、戏耍他人为乐事,一些反政府、反社会、反科学的谣言、流言、小道消息等也不时出现。既然,在虚拟空间中不可能建立起固若金汤的人际交往关系,“立即满足”看起来就是一个更为诱人的合理选择。“无论自己会有什么理想,就让这些理想此时此刻就立即出现吧。”
于是,一些具有了相当技术水准而又无视“自我把关”的个体,往往不能在交往中尊重他人的自由言论和选择的权力,他们对异己之见大加杀伐,或者仅仅为满足而满足,某些时候,他们甚至利用其技术特长对某些内容进行删改,散布谣言,恶意中伤,并强制灌输给他人,对媒介信息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个体“自我把关”的四维构建
笼统来看,他律式微,缺少他律,至少是难以及时实现他律,已成为当前媒介信息环境的常态。因此,要在媒介教育和个体生活中形成正常有序的信息环境,从个体自身入手,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反省,引导他们自觉维护媒介信息的伦理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自主建构符合自身个性需要的媒介文化观和信息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自我把关能力,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具体而论,个体这种自我把关能力的培养,应包括以下4个基本层面。
1.良好的信息甄选能力
从信息价值的角度看,在媒介教育中,信息搜集阶段,应引导个体首先要从源头上辨别信息的真实性,看信息是来自权威还是博客,是来自正式的新闻网页还是BBS论坛抑或聊天室。信息利用阶段,则应启发个体自觉选取那些有利于正确行为和精神提升的信息。广泛接触学习那些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信息。对媒介信息中的丑恶现象,不能局限于痛快淋漓的批判和揭露,而要从鞭挞丑恶出发,重在界定和引导,使之对个体的自我成长产生正面效应。
从自我价值的角度看,在媒介教育中,应引导个体在信息选择和鉴别过程中富于建设性和批判性,不冲动、不偏激、不媚俗、不盲从,在事实层面把信息搞清楚、搞准确、搞全面,在价值层面客观地进行深度分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释、意见和观点,自觉主导自身的信息价值建构,惟此才能促进个体自身选择水平和鉴别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这个角度看,自我把关的精髓,即在于信息价值的优化,绝非“紧螺丝”,更不是“捆手脚”。
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看,在媒介教育中,每一个体都有责任通过自我把关规范媒介秩序,对那些反动言论给予回击,自觉地和虚假的、违法的、别有用心的信息划清界限。何况,手机、互联网等媒介本身就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所以,善待媒介中的他人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具有基本的法律法规意识。不少家长之所以谈“网”色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孩子会因上网而受骗。因而,作为教育者只注重培养个体具有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是不行的,因为“善”有时候会被“恶”利用。因而,作为安全使用网络的保障,养成网络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法规意识,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来选择和鉴别网络信息,也是个体必备的基本素质。
2.高度的信息自律能力
当前的媒介教育,一谈到培养个体的信息自律能力,就要求个体主动自觉地遵守共同的信息、搜集和使用方面的道德准则;要求个体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具备良好的公共意识,划清“可为”与“不可为”之间的界限;要求个体保持理智,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自觉地担当起“把关人”的身份,尽到“自我把关”的职责。类此种种对于个体的“要求”,当然无可厚非。
然而,笔者认为,具备较强的信息自律能力的个体,必须是具有道德决断能力的主体。这是因为,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任何人都是一个信息的创造者和利用者,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因而也是一个道德主体。在这个多元化的空间中,个体可以自主地判断和选择所喜欢、所信仰的信息,进行自我道德信仰的建构。而我们现行的媒介教育,却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养成,这样,当个体突然进入到一个可以自主选择的空间时,很容易陷入道德盲从和道德迷惘。
因此,我们的媒介教育必须担负起养成道德决断主体的责任,即重视发展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能力。当前的媒介教育,并没有真正脱离引导学生接受既定的道德结论这一一贯做法,在价值引导的必要性与开放的可能性等方面也常常犹豫不决。其结果,个体只会按照要求的方式去行动,只会按照告诉的标准去判断,无法在无边无界的信息空间中行使自己的道德决断权利,甚至不习惯于自己掌管这种权利。而这样的后果又往往成为要求个体交出自己道德决断权力的貌似正当的借口。更为关键的是,没有一定的道德决断、道德鉴别力的“主体”,注定无法适应信息社会对主体的要求,因而存在着陷人各种文化和文字陷阱的危险。因此,欲养成个体较高的道德决断能力,必须真正理解开放、对话、生成的媒介教育理念并切实地将之付诸媒介教学实践。
3.正确的媒介认知能力
媒介认知是有效地理解和使用媒介内容的能力,是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互动关系和价值判断的主要因素之一。自我把关必然建立在良好媒介认知基础上,缺乏良好的媒介认知,即便个体具备“把关意识”,也会由于对媒介本身的性质判断不清,对不同媒介传递信息造成的后果欠缺考虑而造成自我把关低效甚至无效。正确的媒介认知首先意味着对媒介形式和信息形式的正确认识。
因此,媒介教育应着重培养个体对不同的媒介形式和信息形式进行合理判断,引导个体对信息者的目的以及信息传递产生的效果进行合理预测,掌握参与信息传递必备的关于媒介形式和信息形式的基本知识,如此,个体在应对“信息海洋”时就会显得更为从容,享有更多的信息自由。正确的媒介认知还意味着通过媒介教育让个体养成健康的媒介文化观。新兴媒介文化不同于传统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媒介中的“书写者”具有广泛的开放性特征,任何人,只要有一台链接网络的电脑、手机或是其他设备,只要他有通过符号自我表达的能力,他就可能成为媒介文化的创造者;
并且,新兴媒介文化因为主体的参与和建设而存在,如果没有人去参与,那就无所谓文化,这个虚拟信息空间也就不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价值。因此,新兴媒介文化的性质和品位,也是由这些参与建设的主体决定的。个体在信息空间的活动,是以一种自我放纵的方式存在,还是以一种道德自律的方式存在,决定于个体把新兴媒介当作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是一个欺骗人、骂人、恶作剧、放纵自我的所在;还是一个与人友好相处、扩展生活与视野范围、提升自我的所在。如果是后者,那么,个体所造和关注的文化产品,更多的就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反之亦然。因而,正确、科学地认识媒介,积极、健康地使用媒介,形成健康的媒介文化观念,对于个体的媒介认知能力和自我把关能力至关重要。
4.完善的自我建构能力
培养个体的自我建构能力,应实现主流性与多元化的统一。主流性意味着,个体的自我建构应彰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社会相应阶段主流社会的基本愿景,体现该社会相应时期的民族精神、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民俗风情,而不是在过度异质信息的干扰下失去基本的价值尺度和人生方向。多元性意味着,承认信息社会是多元的,具有文化冲突、思想渗透、价值并行、观念碰撞等多元景观。“网络生活”也是多元的,网络信息的多序化、多解化、多彩化应得到有效保护,允许具有多元价值的、存在不同声音、各种利益和思想交融的个体建构行为的存在。
培养个体的自我建构能力,应避免“被动地”、“同质化地”屈服于把关人的信息过滤,更不应以降低自身的品位和格调为代价去迁就和迎合。为此,媒介教育应有意识地培养个体的反思能力,使自己在遇到不良信息时不致于成为被动的靶子。当然,对信息的反思不是普遍怀疑和全盘否定,而是指在遇到没有根据或不太可靠的信息时,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客观的立场,以不偏执、不盲从的冷静态度对待信息,试图弄清事实真相,而不是盲目信任、被动接受。当个体自身有了这种自主性之后,即使有少数“电子谩骂者”“、网络暴力者”一些煽动性的、反动性的信息,个体也能做到面对信息的“多”与“杂”而不“惑”,充分认识它、揭露它而不为其所累。培养个体的自我建构能力,还必须抛弃封闭、一元的教育思维观念,让学生在不同制度的社会及历史、现实、未来不同的阶段所构成的信息时空里接受信息的冲击和洗礼,增强对信息的鉴别和感悟能力。
目前,个体接受正规媒介教育的时间远不如他们在网上“漫步”、“冲浪”的时间多,兴趣也远不如后者大,灌输给他们的信息更无法与他们自己从网上自我建构的信息相比,因此,媒介教育内容也必须开放而多元,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充实和更新,媒介教育模式也应根据信息时代网络化、个性化、交互性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导个体通过自我调控、自我践行来提升自我建构能力。惟此,个体才可能对纷至沓来的信息清理筛选、合理营构,拒不良信息于“自我”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