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Blog与信息化教育转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Blog与信息化教育转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Blog与信息化教育转换

一、关于blog

Blog是什么?

Blog是“网志”或“部落格”。

Blog是个人在网上的公开日记。

Blog是网上个人写作空间。通过Blog,你可以将大脑里几秒钟前出现的念头随手到网上去,让全球的人与你一同分享。Blog是围绕某一主题,以时间条目构建的非正式的个人网站,每个条目包括URL、个人评论以及时间。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网络日志,指的是在网上进行类似“航海日志”(log)一样的流水记录。与之相对应的一个词是Blogger(博客)或Weblogger,指的是采用Blog工具进行网上记录的人。Blog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它既代表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形式,也描述了人们苦心经营和展示自己作品的过程。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互方式。Blog是未来信息化教育和知识管理的强大但简单易用的工具。

二、Blog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在Blog发展初期,有许多知名的博客将其在网上搜索到的各种优秀资源整合在一起,并加上自己的评注,再到网上与他人一同分享。日积月累,参与者也越来越多,就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互联网交互形式。在这众多知名的博客当中就有被法新社列为“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10大人物”之一、有“互联网上的报童”之称的马特•德拉吉(MattDrudge),而这一切又都源于其一手操办的“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1]德拉吉并非新闻记者出身,纯粹凭兴趣,利用电视、新闻网站、电子邮件,甚至是亲朋好友的电话获取最新消息,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去编辑网站。自1995年“德拉吉报道”诞生以来,其网站的访问量节节攀升。1998年1月17日“德拉吉报道”率先报道“克林顿丑闻案”更让其闻名全球。在这个速度第一、准确性退居第二的时代,“德拉吉报道”似乎比传统媒体更加得到大众的宠爱。从1999年起出现了免费存放Blog的网站(在/howto/可以了解在网站上创建Blog的过程)以及免费的Blog辅助工具(譬如、[2]MovableType[3]等),让上网初学者也可以参与Blog,自得其乐。利用各种免费而且简单易用的Blog工具(所以才如此流行啊),只要轻松点击按钮,你的评论和链接就会被提取出来,并按时间先后排列成条目,自动Blog(动词)到Blog站点上。于是,Blog成为目前互联网上发展最快的交互方式之一。现在全球有将近100万Blogger,而且每4秒中就会有一名新的Blogger产生。现在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旗下的就拥有超过75万个Blogger的主页,难怪《财富》要把公司列为年度最酷的公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2月,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购并了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这一消息在互联网上引起不小的反响。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DanGillmor撰文称此是“博客(Blogger)步入辉煌时代”。从历史上看,信息化教育(以前称为教育技术)是个发展十分迅速的行业,任何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理论成果总是不断地被应用到教育当中,今天也不例外。

尽管Blog兴起不久,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发现了它在未来信息化教育中的广阔前景。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许多以信息化教育为主题的Blog,譬如eLearningpost、[4]ResearchonLearningandPerformance、[5]EdTechDev[6]等,国内Blog网站中,诸如CNBlog、[7]互联教育体系、[8]在线教育资讯[9]等也是以探讨信息化教育为中心。那么Blog的魅力何在,以至于现在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呢?首先,Blog完全是个性化的。每个Blog的作者都是拥有不同人生经历和兴趣爱好的活生生的人。当我们在创建Blog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梳理自己飘忽不定、略显凌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Blog的时候,浮现在文字和图片之上的再也不是冷冰冰的比特流,而是一个个性鲜明、富于生活情趣的现代人的内心写照。因此,无论是创建还是阅读Blog,都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况且在当前搜索引擎检索效果不甚理想的前提下,阅读Blog不失为一种更为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当然也不能排除Blogger个人筛选标准的偏差)。其次,Blog可以让网上资料的整理变得简单方便。通常学习者在上网检索资料时,是把各种网页保存在文件夹里,以后再去查找,往往存在诸多不便。利用Blog工具的简单操作,任何上网初学者都可以很快将散落在各种网站上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同时可以附上自己的备注。这样,以后如果要查询相关资料就非常方便。例如,一个英语学习爱好者要研究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诗作,他可以上网检索相关资料,包括惠特曼的生平、惠特曼的代表作,乃至文学评论家对惠特曼的各种评论,然后制作成Blog,除了供自己学习参考,还可以与他人一同分享。另外,青少年同成年人一样,也渴望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成果,而Blog则给他们一个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舞台。Blog让学习者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学习者可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完全个性化的Blog。

由于学习者对于Blog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自行决定Blog的主题,还可以自行编辑Blog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对别人的Blog发表评论(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因此,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在Blog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可以向学习者推荐网上学习资源,可以查阅学习者的Blog(这不会侵犯学习者的个人隐私,因为Blog本质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与他人一同分享),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并给予相应的学习评价。也许在不远的将来,Blog将成为一种流行的信息化学习形式。第四,Blog为学生培养信息化素养创造了理想的情境。信息化素养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尝试为特定目的进行信息检索的意向和态度;二是掌握各种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是遵守信息交流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上三方面在Blog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培养。首先,如果学习者缺乏进行信息检索的意向和态度,那么他就不会参与Blog,因为Blog本身就是学习者对网上信息的二次加工过程。其次,要参与Blog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包括选择主题,检索各种网上资源,使用Blog辅助软件等。虽然Blog的使用方法很简单,但是,高超的信息技能显然将有助于你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第三,面对互联网上众多的资源,学习者必须掌握鉴别评判的能力。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紧要关头,能坚持自己的主张,这一点是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学习者尤为缺乏的。当然,学习者在参与Blog的过程中还必须遵循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最后,Blog促进了学生的协作精神的发展。利用Blog,我们可以很容易建立互动的网上学习社区。因为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建立自己的Blog,除了对网上一般资源的评论,还可以有对其他学习者的Blog发表个人意见。学习者要参与Blog,必然与不同的学习者打交道,学习者之间可能存在文化背景、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如何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三、Blog与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

Blog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正体现了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这一时代背景。什么是范式(Paradigm)?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0](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1962)中首次提出范式的概念。范式指的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它可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以及前提。信息化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实践的深入,其范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拓展。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改革正是要完成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而信息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正在完成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的转换。近些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目前,相对教学范式、学习范式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教学范式基于传统的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并且是可以认识的,教学的任务就是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应从所学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论,这种范式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上建构的,知识并非教师传递的,而是学生在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中自行建构的。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变导致信息化教育从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的转变,也就是从重视教,转为重视学。的出现并在信息化教育中的迅速流行绝非偶然,因为它正迎合了当前信息化教育新范式的诉求:Blog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适应劣构知识的建构,鼓励学习者互相交流成果,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因而评价也更加准确有效,同时也适应当前主流的分布处理系统架构。

四、关注Blog

Blog的出现将会对现有的信息化教育起到推动作用,在信息检索、知识管理、网上学习社区建设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但Blog的出现也并非赢得一片掌声,有不少人就持反对意见。譬如就有人提出,原有的各种论坛、留言板等本身就带有Blog的影子,现在创造出一个新名词,恐怕有炒作之嫌。笔者认为,过多纠缠于形式有害无益,其实Blog的出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转换,在信息化教育领域就代表了信息化教育范式的转换。学习者从关注信息数量转向关注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从被动地接受转向积极地筛选、鉴赏和评判,从一个端坐在课桌前乖乖听老师上课的好学生转向富于个性色彩的作家、科学家、新闻记者。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开始真正觉醒:学习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吸取知识的过程。在电影诞生之时,爱迪生就曾幻想“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的学校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历史总是充满了惊人的相似性。20世纪90年代初,WWW的兴起带动了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并引发了各种时尚的网络交互形式的出现,那时人们在猜想真正互动学习社会的到来。然而结果却是传统书本的网页化,课堂教学的网络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果仅仅停留在形式的高度考察Blog,那么它无非是当前众多网络交互形式的一种罢了。但是如果我们透过其时髦的外表,所体验到的将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换句话说,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深入,一场学习革命正在形成,而Blog只不过是这场革命中的必然产物而已。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类似Blog适应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的新的网络交互方式出现,到时我们也大可不必惊奇。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