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新人才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同志在论及人类社会发展时曾精辟地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的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综观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地发明创造的历史。首先是人类自己创造了自己,以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类通过发明创造,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发展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现在又向以知识和信息为支撑的知识经济时代迈进。通过发明创造,使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以中国的四大发明为标志的古代科技创新,以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细胞学说等三大发现为标志的近代科技创新,以及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管理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技创新。创新使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走向繁荣、走向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开始初步形成并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而人的创造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要发展知识经济就必须创新。知识经济时期的创新将呈现三个特点:由一次性创新向持续创新转变;由个别创新向系列创新转变;由专家创新向全员创新转变。微软的成功就在于此。比尔•盖茨说过:“我们的成功取决于创新”。微软参加竞争的守则是:“淘汰自己的产品”;招聘员工的标准是:“能够适应软件技术与行业内差不多每月一次的革命”。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各国之间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其主要表现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
要创新就必须拥有能够创新的人才,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反之,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为了增强国家创新实力,迎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来临的挑战,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开始实施国家创新工程,包括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国家创新工程的实施,必将为我国经济在21世纪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发人的创造性是教育的本质功能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人的发展,其根本标志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一般而言,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但这种潜能要转化为现实创造力,还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体的身心素质,二是社会环境,三是教育。这些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皆具有双重性,既可以成为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可以成为抑制甚至阻碍创造性发展的不利条件。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是教育的一个最为主要的任务。
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承担着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担着发展人类创造性、创造人类新文化的功能,即承担着继承和创新双重历史使命。当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而高等学校更负有重要的使命。我国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就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弊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压抑创新人才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创新教育。
三、创新教育的特征与内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创新教育特征
相对传统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继承,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创新教育在注重继承的同时,更强调对现状的突破和面向未来的创新。相对应试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试教育,奴化人格,束缚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发展个性。相对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全面素质教育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提升。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或者说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相对创造教育而言,创新教育是创造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创造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更多侧重在操作层面上,而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是教育的综合改革,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
(二)创新教育内涵研究创新教育内涵,就必须研究创新人才的特点。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能力和人格。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新理论和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在知识方面,表现为“新”———掌握新的前沿性的知识,“专”———在某一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深造诣,“博”———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面前可很快调整自我心态,在任何不利条件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不因一时困难和挫折而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有较强的独立性。根据创新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创新教育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顺利地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有新意。
3.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还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激发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等。
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措施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继承性教育方式根深蒂固,严重制约着创新教育的实施。表现在: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专业口径过窄,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单薄,缺乏综合、交叉优势;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被动,“唯书”、“唯分”,形成应试教育的怪圈;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不够灵活,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等。因此,为了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及环境创新等,这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高等学校而言,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上来,不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有效的实施创新教育。当然,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并不是把传统的教育全盘否定,而是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革和发展,明确教育并不仅仅是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获得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发现问题,去发明,去创新。
(二)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人类自己在智力、生理、情感、社会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多样化。有人说,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和多样化,不无道理。因此,必须树立多元人才观,改变过去那种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个性化。培养方案个性化,是指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个性是创造思维产生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形成创新。因此,要树立个性化教育思想,注重个性与个体潜能上的挖掘和培养,使每个人都能实现其独特的价值。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当然,这里强调的个性,是一种健康、和谐的个性,而不是一些不良个性。
(三)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根据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建立创新知识结构。创新知识结构应是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完整性是指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类知识具有足够的覆盖面,有序性是指组成知识结构的各种学科知识之间具有互相畅通的信息渠道。要具备这两个特点,就必须实行课程综合化。当前科学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出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人们面对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新的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产生。这就要求创新必须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知识。实行课程综合化的实质,就是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程综合化,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加强基础课程。既包括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也包括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既包括本专业基础课程,也包括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基础扎实,知识广博。第二,加强文理融合课程,培养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探讨问题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设置综合课程,重新组合各种相关学科知识,创立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同时,要合理设置人文文化课程,为学生提供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四)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关键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主要是应做好四个转变: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转变到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想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上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满堂灌”、“填鸭式”、“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法转变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上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精神,训练科研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学习到学会科研,由自学达到治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有创造。创新思维模式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本质上是按照形式逻辑,逐步进行分析推论,最终得到符合逻辑性的结论。发散思维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多变性、新颖性、流畅性等特点的思维,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教师要注意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引导他们从同一问题出发,沿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提出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要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要善于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一种逆向思维,如果处理不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五)加强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建设
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应体现宽松、民主、自由、开放、进取。在教学管理体制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使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一致性与多样化统一,严格与宽松统一,从注重过程管理到注重目标管理。要充分利用学分制的优势,根据国情校情,建立更加完善的选课制、选师制、主辅修制,实行弹性学制和在一定条件下选择专业制,控制必修课的适当比例,增加选修课,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校园创新活动,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加强创新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硬件支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吸收先进文化,扩展学术视野。同时,要注意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以上我们就创新的意义、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和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作为高等学校,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最高教育目标,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开展教育创新,为推动我国在21世纪的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