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道德教育挑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近年来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突出地表现为,道德教育的效果欠佳。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无疑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既有诸如社会环境、教育导向等外在因素,又有道德教育不得法的内在因素,而后者作为内因无疑是更为根本的原因。众所周知,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依据特定的道德准则,对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它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是促进道德他律向自律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一般说来,成功的道德教育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其一,应当具有一套权威性很强的主流道德准则体系;其二,应当具有一套科学性很强的教育方法。然而,现实的高校道德教育在这两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
就第一方面来说,虽然当代中国有一套完整的主流道德准则体系,但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尤其是宣传和教育的不当,其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正如一些有识之士所惊呼的那样,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值得警惕的“蹂躏道德现象”:“某些人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笑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言语和举动故意做得张扬,以引人注目;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与道德势不两立;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充满着对道德的挑战,高雅的文人与街头的痞子一样表现出对道德的不屑,等等”[1]。就第二方面来说,在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方面也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灌输性,却忽视了受教育主体的自动性。这种认识误区,导致我们单纯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改造的对象,而忘掉了人的主体性,其结果是道德教育天天讲,受教育者却无动于衷,甚至不道德的行为还天天犯。总之,“德”的苍白和“育”的无力交织在一起,是造成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摆脱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是世纪之交缠绕教育界的一大情结,许多有识之士通过对以往高校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提出了若干有益的对策。
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必须认真研究高校道德教育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创新。从总体上讲,世纪之交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道德哲学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大趋势将深刻地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旨趣。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就已经涉及到“生活世界”的问题,他精辟地指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2]。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生活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生活世界”的概念,但已经明确地提出,人通过其“生活活动”所创造的有意义的世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这与动物以“生命活动”为内涵的“生存世界”是大相径庭的。其后,德国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明确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
20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一些重要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都对人的日常生活世界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从而丰富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并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世界”理论。通常认为,“生活世界”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生动的主观性,二是丰富的文化内容(包括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经验常识、美德系统等等)。这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地有机统一于生活世界当中。道德哲学无疑应当极大地关注并且深深地扎根于人的“生活世界”当中。然而遗憾的是,20世纪的道德哲学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这种失误在我国的高校道德教育中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方面,我们对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又遗弃了“生活世界”中丰富的文化内容尤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纪之交的道德哲学对此已经作出了深刻的反省,人们愈来愈明确地意识到:“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是未来国际化时代伦理学的重要发展课题。”
“在21世纪,伦理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使伦理道德作为价值主体积极参与到生活世界中去,必将成为历史的必然”[3]。道德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必将深刻地改变高校道德教育的旨趣。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首先,道德教育主要将不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是要启发他们的道德主体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本质、价值和尊严。其次,道德教育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把人类尤其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德传统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最后,道德教育要在更大的程度上科学引导受教育者干预并且超越社会生活,从而更充分地实现人的本质所赋予他们的潜能,培养出既适应现实又适应未来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经济”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拓展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新经济”是美国经济学界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最初是用来指美国经济在90年代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基础上长期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从而使传统意义上描述失业与通胀反向相关关系的所谓“菲利普斯曲线”不再适用(因此,是“新”经济)。近年来,“新经济”已经成为国内外媒体广泛使用的一个名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新经济”是以信息、网络等高科技为基础,以高科技的应用和服务为手段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新经济”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到底居于何等的地位,学术界对此还有很大的分歧,但是无庸置疑的是,推开21世纪的大门,网络狂潮已经在中国大地迅速蔓延,“网络英雄”正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这正是全球“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中国的初级回应。“新经济”不仅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而且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至于有人预言:中国将迎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必将会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现在最为明显的是,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一些言行已经对高校道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显然回避或阻止都是无济于事的,积极回应才是良策。面对网络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当有极大的拓展。在教育内容上,一方面要充实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道德精神,另一方面尤其要加强网络道德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应当逐步学会开发和运用好网络教育。
第三,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范围里经济、政治、文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在经济上,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一旦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同时也就更深入地卷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政治上,随着冷战格局的瓦解,多极化和一极化的斗争日趋尖锐,霸权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在文化上,一方面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各国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冲突也愈益明显。综观上述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新特点,从总体上看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是时下人们所关注的全球一体化问题。
对中国来说,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从而融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洪流中去,既是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客观需要,也是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正确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保持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严肃课题。毫无疑问,拒绝全球一体化是没有出路的;但丧失民族特色去追求所谓的“一体化”,同样是没有出路的。值此历史紧要关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高校道德教育理应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的一代新人。这项工作既意义重大又行之维艰,无疑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民族特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道德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
面对着世纪之交种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高校道德教育赢得辉煌的希望在于创新。创新,着手于创造,着眼于新生,但是创造不等于盲目莽撞,新生并非是追求标新立异。创新是指立足于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一方面对以往进行科学的总结,从而实现辩证的扬弃,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制定出一整套适应时展的高校道德教育的模式。我认为,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创新,并不等于要放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现在人们说到创新,往往注重向前看,而不太注重甚至忽视了向后看。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呢?20世纪中国的两位领导人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两个论点很能说明问题。60年前曾说过:“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4]。
57年后,又指出:“阳光包含七种色彩,世界也是异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上述两个相隔半个多世纪的观点,表达了20世纪大多数中国人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正确主张。着眼于这样一个正确的主张,我们就能理解,之所以要强调不能放弃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因为:首先,这是发展新世纪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必要条件。
正如我们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全然脱离传统来发展新世纪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其次,这是提高学生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面对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复杂局面,如果我们的道德教育本身就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教育的传统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否定,试问我们将何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最后,这也是中国高校道德教育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人们在谈论艺术时常这样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也是这样。
只有很好地弘扬我国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保持民族特色,才谈得上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与他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够挺直脊梁更好地走向世界。在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所形成的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既包括古代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包括现代革命道德教育的传统,既涵盖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又涵盖了道德教育的方法。事实上,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本身也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因为弘扬并非是生硬的照搬,它需要建立在系统梳理、科学分析、有机转化等基础之上。而我们一旦做好了上述创造性的工作,高校道德教育也就走向了新生。
第二,创新,要在高校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多动脑筋多出新招。目前,人们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已经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在教育模式上,提出了磨练教育、心心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等等[5]。在教材编写上,提出了德育的“换颜术”。比如,在“构建学校整体德育体系课题组”出版的实验性《德育》读本中,人们见到了道德教育教材的另一副图文并茂的“面孔”,为了增强可读性,设计了一个个充满创意的栏目,像小学读本中的“说一说”、“练一练”、“比一比”、“学一学”、“评一评”、“做一做”、“请记住”等,中学读本中的“供你参考”、“自我测试”、“下马观花”、“读书悟道”、“豁然开朗”、“名言警句”、“各抒己见”、“说干就干”等等[6]。上述新方法在高校道德教育中也逐步地得到了运用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在方法的创新上还应该多动脑筋多出新招。
一个突出的方面是要注意研究网络时代的新情况,努力做好网络道德教育这篇新文章。所谓网络道德教育,就是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功能优势而开展的一种有特色的道德教育。我们认为,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其必要性来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正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主角,成为呼风唤雨的信息集散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正成为网络信息的受众,如果道德教育不能及时地介入,不仅会使网上不道德的言行诸如诽谤、色情、偷盗、欺骗等愈演愈烈,使得网络成为一个“玩火”的空间,从而不利于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得道德教育失去了制高点。换言之,发展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就其可能性来说,一方面,网络的许多特点都可以加以开发,从而使道德教育能别开生面,比如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创办“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各类大众道德事件,进而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可以在网民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可以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传播(有人称之为“第四媒体”)在我国的加速发展,学生在网上学习必将成为现实,届时网上道德教育的发展将有极大的空间。可以预见,网络道德教育新方法的开辟必将使高校道德教育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必须强调的是,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师生之间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因此,新方法的开辟与传统方法的继承,二者不可偏废。
第三,创新,关键是要形成适合高校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高校道德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将所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道德知识是否具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可行性,换句话说,只有是“可行”的才是能“实行”的。学生在校所学习的道德知识,其核心内容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德目体系,因而德目体系的可行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应当说当代中国已经有了一套面向新世纪的道德准则体系,它包括集体主义的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以及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具体规范。然而,这一套道德准则体系毕竟只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纲领性要求,它还不能直接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道德教育中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纲领性要求出发,着眼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可行性目标,创造性地设计出适合高校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这无疑是学校道德教育创新的关健所在。
实施高校道德教育创新,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其一,要将先进性、整体性与广泛性、具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纲领性要求,无疑更多地着眼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更多地着眼于社会道德关系调整的宏观视角,因而必然地带有先进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而高校道德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既有年龄的差异又有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同时在校学生道德上的困惑更多地来源于学习、交往、生活等具体层面,因而必然要求高校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具有广泛性和具体性。
其二,要明确道德教育的台阶、区分德目体系的层次。我们讲高校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应当区分层次,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明确树立起初等、中等、高等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三个台阶的意识。事实证明,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台阶意识,高校道德教育往往会出现相对滞后或与初等、中等教育相互重复的混乱无序状态,从而严重地削弱高校道德教育的功能。明确道德教育的台阶,合理地区分德目体系的层次,一方面要明确不同教育台阶上德目的重点内容,从而防止同一德目在不同教育台阶上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要注意某些德目的连贯性,按照由浅入深的思路逐渐深化和提高,从而将不同台阶上重点德目的教育与教育全过程的螺旋循环递进有机结合起来。
其三,要强化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马克思曾经很精辟地指出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使学生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教育就必须要瞄准并激活他们的道德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这条基本原则要求,一方面,道德教育要针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道德困惑,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生动的社会现实。我认为,按照上述基本原则,就能够形成适合学校道德教育的德目体系。应当看到,高校道德教育也并非是封闭的,它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道德教育的创新又是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创新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