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留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留学生教育管理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留学生教育管理探析

一、大学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高等教育,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就是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社会信息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1.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经济不可能像闭门造车似的孤立发展,必须高度地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现象会日益明显。这就要求人们应该更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洽谈,与他们建立起经济、贸易关系,继而将自己的产品打进该国市场,并进一步有效地占领他们的市场。这就是说,经济全球化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观念和意识、理解各国文化传统、通晓国际经济贸易、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整个人类和平而健康发展的“国际人”。那么这类人才究竟如何才能获得呢?除了通过实际工作训练以外,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的培养。而要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加速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彼此了解,相互承认学分、学历和学位,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2.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加速国际化

人类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计算机、电视和卫星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已经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全球性的信息一体化趋势。信息技术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以及地区性和世界性网络的形成,使国际间知识与技术的传播瞬间即成。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以及不同地区、国家之间教育的网络化,将对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电子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大学使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学习者跨越时空的限制,互相切磋,互通有无。全球性的信息同步打破了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人们观念的界限;快捷的因特网使各大学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学术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交流、课程互通和理念共事,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加速器。

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今天,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各个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层出不穷。在这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高等教育要完成其历史使命,只有借助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能及时获得信息,使自己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而不至落伍。在高等学校开展学术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教育管理阶层开展不同类型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样重要。各国高等教育管理层之间通过相互借鉴、吸收、融合,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模式等领域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扬长避短,使自身更好地融人到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中,从而建立起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内在动力。

二、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留学生教育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国际交流和合作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计划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来华留学生教育备受关注,并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来华留学生工作已经被看作我国外交工作全局的重要一环,与国家的国际政治、外交、教育、经济、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的工作紧密相连,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所显现的社会效益与日俱增,带动了国家国际教育服务事业迅速发展,为国家外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经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和支持来华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定、稳定和连续性的政策鼓励以及专项的经费支持。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明确思路和发展目标,协调各地和高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留学生教育工作者,使来华留学的整体环境日益优化。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悠久的传统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此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更全面和更深人的认识,与我国签署了双边学历学位互认协定,为来华留学生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五十年来,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来华留学生无论在人数、国别、层次、类别上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十五”期间,我国每年接收来华留学生的增长速度高达20%。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改革、发展、提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一套具有独到之处的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这就是:以教学为中心,保证教学质量;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正确引导,因人而异的思想教育。

1.以教学为中心,保证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最根本的任务,国际一流的名牌大学是靠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真才实学而得以扬名的。而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教学水平,也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声誉,因此留学生的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的任务,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应该可以看作是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生命线。

首先,建立一支稳定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是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当然教学质量的好坏、高低有多种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既然教学是由教与学紧密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因而涉及到的人就是教师和学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导者,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志,因此一支稳定的涉外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熟悉涉外教学的规律特点,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应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深知能否把留学生培养成具有真才实学的应用型人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声誉。我校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支涉外师资队伍不仅业务精良,而且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由于各国的教育制度各异,有些学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他们的专业基础与中国学生有较大差距,这样在一个班上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少麻烦。对这样的留学生我们的教师更是尽心尽力。他们往往要花多于中国学生的几倍时间来对待留学生,课上为留学生悉心指导,耐心讲解,课下放弃自己休息时间,热情帮助那些在课上还没有听明白的学生解答问题,有时晚上还辅导留学生,直至留学生弄懂为止。为使留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正是由于这些教师的出色工作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留学生深受感动,学习更加努力。他们说:“学校选最好的教师教我们,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也很难找到。”

其次,因材施教,科学管理,是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水平不尽相同,因而来我国学习的留学生同中国学生的文化差异很大,再加上语言障碍,使得留学生的教学更具复杂性。因此,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套因材施教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留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及其本国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削枝强干,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对学习基础差的留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个别辅导,这样,留学生在学习时尽管起点不同,但经过系统的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第三,引人竞争机制,是保证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光有教师的积极性还不够,还必须提高留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为达到这一点,有留学生的高校都建立了一整套奖优罚劣的措施: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留学生,学校实行年度表彰奖励,并通报其使馆,且优秀本科毕业的留学生还可被推荐免试攻读高一级学位的研究生。而对于学习差,又不勤奋的留学生只能给予留级,扣除部分奖学金,直至退学。毕业时如果由于学习不及格只授予结业或肄业证书。这样使每位留学生既有受奖、被推荐免试攻读高一级学位的机会,又同样面临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由此来调动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997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使竞争机制更趋明朗化,这就极大地调动了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气氛日渐浓厚。

2.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

合理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推进留学生工作不断发展的基础。“”前和恢复招收留学生的初期阶段,各高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前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蒙古、越南和朝鲜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都较自觉地遵守校纪校规,并有一定的组织约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我国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来我国的留学生无论从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沿用过去的一套管理经验和措施,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也不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为此各有关高校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和精神,都制定了“外国留学生守则”“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外国留学生出人境、居留、旅行的规定”,并配有中英文对照。新生人学第一件事就发给人手一册,并制定了“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试行办法”,“关于在本校外国应届毕业留学生中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试行办法”。凡是留学生在学习上获得奖励或违反学习纪律,违反校纪校规,均及时通报给留学生所在国使馆。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得留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由于奖罚分明,留学生都自觉遵守,学风日见上升,人人暗下工夫,相互竞争,形成一股正确的学习风气。

3.正确引导,因人而异的思想教育

顾名思义,思想教育是通过调整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教育,端正思想,从而正确引导人的行动方向。对留学生的思想教育,目的正是引导他们勤奋好学,遵纪守法,努力学好科技文化知识,以其真才实学建设自己的国家。要做好留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要和留学生建立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不但需要以诚相待,平时还要与留学生保持经常广泛的接触,做个有心人,随时了解留学生的喜怒哀乐。留学生背井离乡,远道来华求学,短时间内很难适应与其本国差异很大的中国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教育体制等,心理负担较大,情绪容易波动。同时几乎每个留学生平时总要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而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解决,情绪就容易低落,这样势必影响学习,这时候留学生管理教师就得及时采取积极疏导的方式,关心他们的学习,缓解他们心中的苦闷,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和克服困难,使其树立信心,继续努力前进。要做好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要努力发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留学生中有些人活动能力强,影响大,他们在留学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又有一定的号召力。首先要做好他们的工作,主动征求他们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坦诚相告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意图,从而沟通彼此的思想,提高留学生骨干协助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事实证明,积极大胆依靠留学生骨干,是做好留学生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一支生力军,并且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大学的国际化进程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接受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多少,层次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外国留学生的规模是衡量大学国际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目前,国际知名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比例占到在校生巧%一20%,甚至更高,而且层次比较高。以美国为例,美国利用其庞大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系统,强大的资金投人,设立名目繁多的奖学金项目,着力吸引了大批外国留学生,从而始终保持着世界上吸收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也有较大幅度地增加,学生人数从80年代的6000人上升到2007年的19.5万多人。自费留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成为来华留学生的主体,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90%左右。最新数据表明,留学生在结构和层次上,从单一的语言生发展到包括进修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复合结构;在学历上,高层次学生比例不断上升。但是,从总体来看,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留学生教育领域“规模小,层次低,质量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任重而道远。

2.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

为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国内高校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为人才的培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也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目前,虽然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和调整,但仍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比如,只讲理论但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课程较多;与实际脱节的课程较多;而确实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不足。为适应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需求,高校必然要在学科上作出改革和调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3.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营造多元文化校园,培养国际化人才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需要大批既熟悉经济运作,又了解各国国情、法律、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与动向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已不单单是为获得某一狭义的职业而进行的专业训练,而是转向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性、复合型人才。各国高等教育都在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国际化进行变革。比如,日本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并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外,如果能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校园里,则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外国留学生的到来,他们带来了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置身于这样一种多元文化校园里,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对异国文化多了一份了解、理解和宽容,又在日后的进一步交往中,培养了国际交往能力和坦诚开放的性格,增长了国际知识。而所有这些是从书本上难以得到的。未来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而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未来社会的和平相处依赖于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从这一点上看,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不仅能促进教育国际化,有助于把中、外学生培养成“国际人”,而且将对未来世界的和平和经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