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植物园科普教育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植物园科普教育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植物园科普教育探析

1科普教育

植物园是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和科普教育等综合性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场所。因此,国内外众多植物园都把植物学科普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天,植物园已成为对公众进行生物多样性科学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基地。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气息,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更能唤起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环保意识。由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已达成共识。科普教育不容忽视,植物园应把科普教育摆在与科学研究同等的地位上。跨入21世纪,面对经济的迅猛腾飞,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及更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利用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种种问题,植物园科普教育也同样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为适应社会发展、前进的步伐、扩大植物园科普教育的收效,国内外的植物园都在苦苦寻求着一条新的科普教育发展思路。植物园科普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已是势在必行。

2植物园—天然的植物学知识园地

作为完备的植物学试验研究机构,植物园设有实验室、标本室、展览厅、图书馆和栽培各种植物的苗圃、园地、温室、花房等,它本身就可以独立地进行调查、研究、试验、教学、讲演、编著等工作。同时,植物园着重植物建园、生态布局、自然外貌、环境效果,在展示丰富的植物种类的同时,将人文历史的精华、艺术美及植物美融为一体,为公众展现一个生动的自然课堂。这些都为广大公众学习植物学知识、了解大自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植物园就是天然的植物学知识园地。

3植物园科普教育现状

我国现有植物园约120个,已收集、栽培的植物约18000种,占我国区系成分的65%。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30余种,占总数389种的85%。这些植物园主要隶属于城建、林业、科研和教育等部门。由于各植物园性质不同,具体功能侧重点都有所差异,从而科普工作开展情况当然也是参差不一。尽管部分植物园科普水平已达到相当水平。但总体来看,科普基础设施滞后,科普技术力量薄弱等种种问题使得科普工作长期得不到好的发展,同国外许多先进植物园相比我们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1收集、栽培植物品种少、园林景观单一,无法满足科普工作的需求多样化的植物种类、奇花异木和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是吸引观众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国际上很多植物园的栽培植物都在10000种以上,而国内不少植物园至今还在3000一4000种间徘徊,且缺乏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使得科普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3.2科普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经费长期紧张,严重影响科普工作的开展。设置常规的实验、科普设施尚显牵强,建设现代化的科普场馆、采用技术含量较高的科技手段对于一般的植物园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3.3科普人才培养滞后缺乏专业化的科普建设队伍、科普技术力量薄弱,给科普工作系统化的开展增加了难度。此外,科普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被动保守的工作方式、工作机制不利于科普工作水平的提高。

4建议

4.1充实科普活动内容,丰富科普活动形式,“对症下药”其一,科普教育不考虑公众的接受能力,一味强调知识含量,对于不同参观团体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是科普工作中经常犯的通病。过多复杂难懂的专业术语,干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使得参观者感到乏味,甚至产生厌烦心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科普教育的对象不同于专业人员,不可能用对专业人员的要求来对他们进行科普教育。且同样是参观公众,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不同群体就要采取不同的科普教育方案。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参观团体,可以适当组织些趣味性较强的科普教育活动。迎合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常识,并把重点放在引导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感悟性及自觉性培养上。综上,科普教育只要是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必将收到良好的成效。其二,增加科普活动实践性,使得公众的参观活动不仅局限于“观”,同时做到“参与”。改变过去公众只观其景,而无法近其物的单一的视觉参观为主的参观方式,在可能条件下让参观者动手操作、参与活动。必定会使游人其乐无穷,而植物园也将受益无穷。其三,丰富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多样化。改变以往科普工作仅停留在植物名牌和专业实习两项任务上的状况,充实丰富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除常规的知识竞答、竞猜等活动内容外,组织各类专业性知识技能讲座,如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讲座、植物的无性繁殖技术讲座等都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口,在公众中也是很受欢迎的。适当时,也要变被动为主动,走出园区,凭借科研及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有关技术指导及技术咨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个别大中小学校结成共建关系,建立长期的共建往来。学校可以把部分课堂授课内容搬入园区内进行,植物园也可向学校方提供各项技术支持及材料支持。显而易见,这种百花齐放式的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植物园社会效益的提高,也有助于植物园经济效益的提高。

4.2适应植物园“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新模式,促进植物园科普教育的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科普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需求,谋求社会效应应该是植物园科普工作的宗旨。因此科普工作就应该面对社会,面对广大的社会公众。并积极有效地组织广大社会成员进行有意义的科普活动,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必不可少的。因科普工作本身的特点,对于不同植物园来说,都是各有长短、各具特色。要想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就必须相互交流、借鉴包括信息、植物材料等在内的各类情报。这样科普教育的网络化便显得尤为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借助计算机的网络技术,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查看国内外各大植物园的科普信息,而且是高效省时。在具体科普活动中也可以利用它来获得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科普教育也要面向世界。国际化是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科普教育要和国际接轨,首先就要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互通有无、紧跟时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植物园科普工作的长久发展。

4.3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科普工作的开展倚赖于高素质的科普人才。有了高素质的各类科普专业型人才,才能组成强有力的科普队伍,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全面展开工作。国际上很多先进的植物园都设有专门的科普工作机构,并配备专职解说员、管理人员等科普工作专职人员。为科普工作系统化、有步骤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4.4结合本地特点、发挥优势,开展有特色的科普教育活动各地都具有各地独有的人文、地理、植物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具体科普工作中,若能够结合当地乡土人情、结合当地地理资源、植物资源开展春季踏青、民俗节等活动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

5结束语

科普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支持与帮助及社会各阶层、团体的重视和扶持。虽然现在科普工作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经费紧张等实际问题一直阻碍着植物园科普教育的开展。但仍要看到,只要转变思想、因地制宜、认真细致地坚持开展工作,植物园科普教育工作的明天定将是光辉灿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