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会计信息化教育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会计信息化教育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会计信息化教育探析

一、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成绩斐然

从1979年开始,我国企事业单位逐渐实行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应运而生,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非常迫切。于1984年起财政部财科所、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高校陆续开始招收会计电算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85年财科所研究生部创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正式纳入到我国高校的学历教育培养计划之中。从1993年开始复旦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部分高校将会计电算化专业正式列入本科招生目录中,1994年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出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中、高三级培训计划:拟到2000年,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初级培训,有10%—15%接受中级培训,5%接受高级培训。许多高校意识到会计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从那时起陆续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了会计电算化系列课程,并逐渐将这些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积极进行与之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体系改革,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已建立起以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的不足

会计教育环境的变化迫使我们每个高校都在深深思考如何搞好会计信息化教育?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的会计信息化教育还存在不足。

1.培养目标设置随意性大

由于学校的类型不同,各个学校拥有的资源不同,办学理念不同,企业需求不同,使得各个学校在会计信息化培养目标设置上不统一。虽然我国会计信息化教育已建立起以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为主要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教育部没有对他们各自的培养目标作明确的规定,各高校在培养目标的理解与设置上有着较大的随意性。有些高校认为会计信息化教育目标应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软件的实施与完善、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而且还要学会会计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二次开发,而有些高校则认为学生除了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之外,还可以对会计软件进行完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由于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各教育层次的界定也模糊不清,没有统一标准可以遵循,导致了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专与本科、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内容只有课程数量的差异而缺乏内容深度的差异,难以体现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上的差异;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不够完备,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主干课程设置比较单一,特别是实践课程较少,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会计教学计划的约束。大多数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课程基本上集中在会计学科上,有的设置了一至两门计算机课程,但很少有学校设置有关会计管理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很难满足会计信息化的需求。还有些高校没有单独开设会计信息化模拟实践课程,而将其实践教学并入理论课程教学中,如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既讲理论又进行实践。由于课时的限制,事实上实践的时间十分有限。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

2.教学方式仍然没有摆脱“填鸭式”方式

目前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既定目标控制下进行,即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内容。教师以明确教学目标为教学导向,以学生教学评价为教学动力。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理论讲授和操作演示成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方法。从会计信息化理论课教学来看,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由于在上课中没有进入角色,没有参与探讨,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老师也很难掌握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从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来看,现在的教学方式也主要是老师进行操作演示,然后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操作,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在具体的程序编制方面也确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够,从长远来看,会阻碍学生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3.会计信息化实践环节效果不佳

理论教学内容尽管存在差别,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实践却是各高校的共同认识。但是现在很多高校所进行的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仅限于会计信息系统“单一的子系统模式”的会计核算子系统,基本上只进行总账系统的实验,进行验证性练习,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采用某个会计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实验内容往往选择某企业某一时期的几十、上百笔经济业务,仅仅在财务处理、报表系统上进行模拟实验,在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还是停留在借助会计核算软件做账流程的单机低层次应用上,缺乏会计数据的网络转换、交流和传输。从校外实践情况分析,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吸引会计实务界的人才从事会计教育职业,也缺乏有效的机制促进现有教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得我们国家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实务界与高校缺乏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从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也不能满足会计教育界与会计实务界双方的需求。

4.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会计教育创新的基础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我国高校会计教师队伍存在一定问题,在会计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上面也是如此。我们还没有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来吸引高学历、高学识、高素质的人才长期稳定从事会计教师职业,教师的学历、职称、知识更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会计教师长期接受传统的、单向式的教育,并且许多教师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非常缺乏,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由于大多数教师只专注于讲授一至两门课程,许多教师基础学科知识较差,专业基础知识也不扎实,如很多高校讲授计算机课程的教师会计知识缺乏,而讲授会计专业知识的教师计算机知识欠缺,这对提高会计信息化教学质量极为不利。并且由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会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弃教从商、从政,严重影响了会计教师队伍建设。

二、对会计信息化教育的改进建议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背景,决定着该国教育的规模、结构、步骤和方式。未来中国会计教育除了要培养具有国际水准高水平的具有理论研究和复杂实务操作技能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外,还应当立足中国现实,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培养动手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中等和一般会计人才。

(一)培养目标的制定要有明确的层次和导向

会计教育的目标应面向会计实务工作和未来会计发展的需要,既要注重通才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又要体现不同层次会计教育的区别。不同层次的会计培养目标应清晰、明确,并有配套的课程体系保证不同层次教育目标的实现。如专科层次的会计教育主要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会计实务人员,培养目标以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本科层次的会计教育则要求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以外,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使他们在将来可以直接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并有能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而研究生层次的会计教育要求培养研究型会计人才和企业需要的高级会计人才,这一层次的学生既可以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也可以从事会计研究或教育工作;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相比,他们更应该站在学科研究领域最前沿,并引导学科研究领域的发展。不过在会计人才的层次培养上,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注意教育结构和规模的调整,注重教育成本,不要一味追求高学历教育,要逐步从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以本科教学为例,在课程设置上学生除了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知识,需要培养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能为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提供咨询和服务甚至能独立规划、设计和领导实施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会计人才。因此,在本科阶段课程可以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财务管理》、《计算机审计》、《财务软件的比较与维护》、《网络财务》、《电子商务概论》、《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

(二)教学方式要有创新

在会计教学中,要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指导思想,教师“教会”与学生“学会”、教师“会教”与学生“会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启发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课堂讲授和案例教学等方法结合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要依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通过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敏锐地洞察和分析各种复杂问题,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自己独立的决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教育的要求,我们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建立与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校园电视教学系统,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构建出现代网络会计教育的结构体系。多媒体网络教学把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练习融为一体,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不再局限于课堂,通过随时交流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要构建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会计软件的发展迄今已进入ERP和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一个信息“孤岛”,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的ERP软件,不仅包含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等),而且还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如财务分析、成本管理、DSS决策支持系统等,这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多元化,软件功能变得复杂化,从知识的深度、知识面的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了高层次的应用阶段。我们的教学必须跟上,要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会计信息化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体系,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可以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和软件操作技能,学会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的人才。同时在会计实践中还要加强与会计实务界的合作,如与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进行双赢合作,借助外援力量,不断获得最新版本的会计软件,一方面使学生感受会计软件及管理软件的前沿动态,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另一方面让实务界资深技术人员或市场人员来给学生进行培训,通过现场讲解、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容易深入理解会计软件、审计软件及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从而激发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兴趣,有利于熟练地掌握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内容。

(四)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师队伍

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讲授该类课程的教师带来很大挑战。但对很多高校来说,现在从事该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有的出身会计专业,有的出身计算机专业,他们在知识结构上不全面,要么会计实务不熟悉,要么计算机专业知识欠缺,使相关内容的讲解不能深入,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从长远着想,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使教师领会最新的软件设计思想和掌握最前沿的会计管理软件,这样才能指导出优秀的学生。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实际部门锻炼或实现社会兼职,一方面可以凭借科研实力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编成会计信息化教学案例,充实教学内容,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影响。同时高校还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建立一只长期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努力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社会地位、解决好教师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实行各高校之间会计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与跨校合作培养人才,互通会计教学情报,实现资源共享等来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会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