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校灾害教育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灾害教育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校灾害教育策略

1、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及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1世界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以来,机械化、工业化、电气化以及信息化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水平。但是,在人类进步过程中,仍然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洪水、地震、火山、咫风、干旱等灾害不但十分频繁,而且一次死亡万人以上或经济损失上百亿元的巨灾屡有发生。在20世纪,全球发生了so次以上,平均约每1.2年就发生一次巨灾。自然灾害破坏损失空前严重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20世纪世界人口由16亿左右增加到超过60亿,生产能力提高了几十倍,因此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大大促进了自然灾害—特别是环境型自然灾害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和财富的急剧增加,人类活动空前广泛,所以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机会和损失程度空前增加。据有关资料,20世纪地震、火山、洪水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相当于前3一5个世纪的总和;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超过有史以来到19世纪几千年灾害损失的总和。由此表明,尽管20世纪人类取得了巨大进步,减灾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但从总体上减灾发展仍大大滞后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减灾,促进安全与发展仍然是全世界的重要任务。

1.2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近50年来,全国每年有1.5一3.5亿人口受灾,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一30%;严重灾年受灾人口达4亿以上,超过总人口的l乃。1949一1998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约61万人死亡,平均每年死亡12200人。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在于:①我国位于大陆与海洋的结合部,东濒世界最大的太平洋,西倚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南北跨越50个纬度,天气系统复杂多变。②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特提斯构造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理生态环境多变。③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承受灾害的能力较低。

1.3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自然灾害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减灾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99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减少灾害战略(减灾战略),以对减灾十年的成就采取后续行动,促进全世界减灾工作的执行情况。其已经取得了进展,而且减灾已在2002年被确认为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防灾减灾被列人《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项目计划框架“人口控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中。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洪水、干早、地震以及环境污染灾害等,都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防灾减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利用资源的补救条件,更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大保障,也是人类未来社会走向繁荣的基本前提。

2、学校灾害教育对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人类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的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非科学地、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将生活与生产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以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嫡值不断增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与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丛生。例如: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的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使水早灾害增多;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学地进行采矿,使矿山灾害增多,并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灾害;大量排放CO:、50:等有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与酸雨等。说明灾害与人类发展似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减灾,必须节制人类的非科学活动,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1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性,拥有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自然灾害是以自然变异为主因造成的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涝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农林生物灾害等,是由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物质异常变化和异常运动造成的;各种异常变化的原因除地球各圈层自身的变化外,还与太阳活动、月球及行星影响、地球整体运动及其它圈层的影响有关。各种运动和变化既有趋势性的长期变化,又有韵律性的准周期变化,从而使各种自然灾害均呈现时强、时弱、渐变与突变相向变化的态势。因此,可以断言,只要地球在作有活力的运动和变化,就会发生自然灾变,自然灾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防范,就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即发生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运动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只要地球在运动、在变化,只要人类在大规模地开发地面与工程建设,自然灾害就会产生,因此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社会进步,采取避害趋利、除害兴利、化害为利、害中求利和救援活动等各种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2.2教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21世纪议程》中提出,有必要增加人们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敏感性,并参与其中,找到解决办法。教育可以向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和伦理意识,价值观和态度,技能和行为。为此,教育不仅要解释自然和生物环境,还有必要解释社会一经济环境和人类发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的其中一条要求是: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训练和其他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教育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借助教育这一手段,可以向广大民众传播灾害知识,如灾害前兆、灾害过程、灾害机理、灾害预防、减灾防灾措施、灾害后果等各相关方面的内容,提高他们对灾害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应对灾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一次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仅取决于灾害自身的破坏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灾地域群体的承灾能力、抗灾强度和救灾力度。(罗祖德、徐长乐,19%)由于缺乏防灾减灾知识,面对灾害时,没有经验且没有接受过有关防灾减灾教育的人们只能束手无策,使本应可以避免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正确的选择是如何预测灾害的发生,如何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何在灾后恢复和重建,只要掌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机制,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完成可以预防或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学校灾害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的意识和技能,并向社会传递相关信息。学生是易受灾的人群,其年龄较小,防灾避灾的知识和经验缺乏,且当灾害发生时,学生多在教室内上课,极易造成群体性的受灾。目前,我国城乡有45万余所中小学校,9万所农村教学点,有12万余幼儿园,有2.1亿中小学生及2200万在园儿童。在学校开展灾害教育,提高学生的防灾避灾意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2006年联合国第17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致辞时,强调让中小学生直接参与防灾意识工作的必要性。据统计,地震之后的逃生和救援中,自助占70%,互助占20%,公助只占10%。(修济刚,2(X)4)从这组数字中,我们可以得出,突发灾害时的自救和互救,是最具减灾效果的方式,是逃生和抢救生命最主要最基本的方式。政府救援队的抢救,在大范围、大规模受灾时,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要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的途径惟有加强教育和宣传。“学校是减灾开始的最适合的地方。”(BadaoulRouhban,2003)当学生在学校学习了灾害的相关知识,防灾避灾的方法,他们回到家时,会向家庭成员传递这些灾害知识,演练防灾避灾的方法。因此,学校是迅速提高全社会防灾避灾素质的最好的场所。

2.4学校灾害教育可有效地培养未来主人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改变环境观念和行为。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界进行着干预,一方面人类利用环境,开发资源,为人类的生息与繁衍创造条件,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无节制、非科学地、过多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并将生活与生产废料遗弃在地球表层,以致使产生灾害的综合指标—嫡值不断增加,加上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与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丛生。例如:滥伐森林、破坏草场的结果,导致了水土流失,河湖淤积,使水早灾害增多;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海水回灌;非科学地进行采矿,使矿山灾害增多,并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等灾害;大量排放CO:、50:等有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与酸雨等。说明灾害与人类发展似有同步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减灾,必须节制人类的非科学活动,在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校灾害教育,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使学生获取与环境、灾害相关的知识,了解地球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的活动和决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以及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等。灾害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灾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命名学生在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中,能够采取有效的行动,解决所遇到的环境、灾害与发展问题,在作决策时,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通过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形成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养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个人、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关系模式。

3、我国学校实施灾害教育的策略分析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灾害教育,应该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合理地作好课程计划、安排好各学科的教学进度,并将灾害教育添加到课程计划和教学中。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实施的课程计划,操作灵活度很大,这给了灾害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下面以全日制高级中学教育为例,阐明灾害教育的实施策略。普通高中必修课设有思想政治,语文、数学、信息技术、外语(英语、俄语、日语等语种)、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和保健、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课、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选修课设有数学、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7门学科,以及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设的课程。

3.1在必修课中,以渗透的方式把灾害教育融人其中。普通高中必修课是为学生打好共同墓础开设的,每位学生必须修习。在必修课实施的过程中,可采用渗透的方式,把灾害教育渗透到相应学科的适当的章节中。不同的学科呈现的内容可能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一致的,使学生增加环境与灾害的知识和原理,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上。其中地理这一学科对于提供灾害教育是最有效的,这跟地理学科的内容直接相关。地理可以呈现地球各圈层的相关原理、灾害的基础知识、发生机制、危害等内容。语文学科可以呈现与灾害相关的文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数学可以以数据的方式呈现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使学生从数量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防灾工程和措施的效益等;生物学科可呈现生态系统、生物链、生物多样性、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历史学科则可以呈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使学生知道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各门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灾害教育。

3.2开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选修课。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为拓宽和增强学生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中,《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是作为地理选修,供学生选择修习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这门课,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展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防灾减灾。修习这门课,可使学生对灾害的表现、发生原理、危害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防避方法等知识深人地学习,为日后学习和研究灾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3从时事政策教育中获取即时的灾害信息。时事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组织学生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进行。在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时,学生可了解世界及我国各地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人心的灾情数据,学生将提高了解灾害原理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起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持续发展的观念。

3.4开设与自然灾害相关的专题讲座。在我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课程设置说明中提到,国防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利用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开设专题讲座。因此,一地区或学校在课程实施计划中,也可开设自然灾害的专题讲座,以达到灾害教育的目标。

3.5设置与自然灾害相关的研究性学习专题。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其中研究性学习可开展灾害教育。其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专题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亲身实践,深刻了解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

3.6在校、班、团等集体活动中,可进行防灾演练。防灾演练对于提高学生避灾技能和应对灾变的心理有重要作用。否则,灾害突然发生时,容易造成恐慌混乱,甚至酿成不该出现的伤亡。例如,2005年fl月26日江西九江一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在九江市地震死亡的12人中,有ro人是被倒塌房屋致死,均属避震不当造成的意外;江西地震影响,湖北东部一些县市的学校出现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78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11人。

4、结语

自然灾害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防灾减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因为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但具有可减性,拥有防灾减灾知识和意识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而学校是减灾开始最适合的地方,因为学生是易受灾人群,且学生会把从学校学得的防灾减灾的知识向社会传递相关的知识。从而迅速提高全杜会公民自救和互救能力。我国灾害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实施的课程计划,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根据课程计划,可将灾害教育以不同的方式融人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例如,以渗透的方式融人各必修课中,以独立设课方式开设选修课,开展集体防灾演练,另外,收看广播电视时事新闻、开设专题讲座也是灾害教育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