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探究

1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师资力量不足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原因很多,比如教育理念、教育条件、教育管理水平等都是导致教育水平落后的原因。在这些原因当中,师资不足又是其中遏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对教育的大量投入,学校的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实现或接近均衡化,而教育的软件———师资配置却极度不平衡。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很不平衡,知识结构老化,学科结构更是失衡,教师队伍开始青黄不接;相比较而言,城市里的学校特级教师云集,中高级教师无岗可聘。这种“贫乏”既体现在教师编制上,也体现在学科不配套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师资的均衡配置就成为了教育平衡发展的关键。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不断的提高。但深入农村学校,就会发现教师欠缺现象。数量不足的同时,农村学校教师素质也普遍较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很真实的反映出这一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遍性。教师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体,如果教育大环境中缺少教师这个元素,那么这个教育系统是无法完全建构的。另外,教师资源的优劣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高低。农村教育的落后与师资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两者互相阻碍和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还是经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福利待遇差,环境艰苦,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尽管近年国家一直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支教,但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种过场和形式。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不愿到落后的农村任教,而已经就职于农村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总是千方百计设法转入城镇学校。留在农村的大多是那些平均年龄偏高、教学观念陈旧、普通话不标准、不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老年教师。这种情况导致了农村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下降,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教育。因此,只有解决了农村教师“贫乏”现象,才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近年来,农村师资“贫乏”现象已经得到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但由于涉及问题较多,不仅关系财政状态、教育投入,也与教师的职称、岗位聘任、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探索以解决这一问题。

1.2教育条件贫乏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使得农村和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十分困难,与外界联系少,也使得农村教育极度封闭。因为地处偏远地区,先进文化的传入和吸收也受到了阻力。此外,学校偏僻的地理位置也阻碍了学校之间的沟通、人才交流和信息共享。于是,学校师生形成了完全自我的学习状态,不懂借鉴,因此教学水平很难提高。硬件的不足,也起源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难以为学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农村的学生学习精神很足,也懂得刻苦奋斗,但是环境的恶劣和闭塞的文化分为使他们无法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突破创新。首先要认清问题的实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必定伴随着现行价值观念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因[1]。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的落后,经济发展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跟不上来。因此,要想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经济发展又要以农村教育发展为动力,要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作保证,两者相辅相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2]。可见,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农村教育暴露出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扶持农村教育的发展。

1.3生源不足由于农村的特殊地理条件和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农村的适龄入学儿童在不断减少。首先,农村经济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设备陈旧,经费不足,学校即使有足够的学生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的数量大增,而流动人口中,农村人口占据大部分比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进行自动化迁移,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真正留在农村的常住人口数量并不多。大量农民工子女不是被带入城镇,就是被荒置在农村的某个角落,成为留守儿童;再次,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在农村地区实行得不彻底。农村人口数量大,很大程度上来自农村家庭的超生,每户农村家庭几乎都有2个或以上的孩子,因此家庭负担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家庭收入来源多半来自于土地,经济来源贫乏,根本无法负担那么多孩子的教育费用,所以辍学甚至不上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我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是不可能支撑起庞大的教育体系的,家长还需要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项支出可能并不大,但对于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却是个天文数字。最后,就是人的观念问题。并不是所有农村家庭都没有能力供孩子上学,也不是所有有能力供孩子上学的农村家庭都把子女送到了学校。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也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落后,观念传统,他们自然而然地有一种错误的导向,认为农村教育质量肯定低,这样落后的教育环境是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甚至认为读书也没有用,不如让孩子出去打工更为实际。于是,有的家长就选择不让孩子读书,还有部分家长愿意花高价把孩子送到城镇接受教育。这样的结果就是农村学校的生源大幅度减少,导致了农村教育逐步走向下坡路,教育越落后,生源越少;而生源越少,教育就越落后,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从招生质量上看,农村生源水平一般都低于城镇学生。

2推动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措施

2.1明确农村教育成本的投资对象教育体系的投资,投资主体一般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农村居民个人等,我国的具体情况则是以地方政府和农村居民个人投资为主。市场经济中,不变的分配原则就是谁投资,谁受益,反过来也成立,那就是谁受益,谁就应该投资。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平衡的分派教育投资,就要先清楚教育投资的受益者是谁。首先,受教育者无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其次,人才的接收组织,也就是用人单位(如企业)也是直接的受益者。再次,国家是间接的受益者。因此,受教育的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都是教育投资的受益者,理应为教育投资。从经济学理论来说,这种投资份额应该与其收益的比例保持一致,可是教育体系中的收益比例是很难划清的。如何解决这一冲突,首先要从理论上认清,农村教育是具有产业属性的,它具有公益性和经济性。农村教育以产业促教育,就是要扩大经济资金筹集的渠道,补充教育供给。教育经费的不足有2个解决途径,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减少浪费、闲置,提高利用率;其次要切实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农村学校多以村庄分区,存在很多规模非常小的学校,还有不少学校机构繁琐,布局点和人员配置很不合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上级教育部门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合并一些学校,同时要加强教育体系的经费监督,提高其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在创造农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政府人员的教育投资。进一步提高政府人员和企业家的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步伐。教育的用途非常广,可以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的管理者队伍,提高管理者的质量和素质以及管理水平。一般来说,农村的教育管理者有2个来源,一个就是生产者和技术员,另一个就是学校教育的培养人才。第一个来源的数量是比较固定的,因此很有限,难以满足需求;这就要求学校要有目标、有系统的培养大批适应现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人才,这是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和教育发展都需要的。应采取必要措施,把教育和经济发展一样当成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促进农村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做到人人能上学,人人有机会获取知识。

2.2加大国家财政分摊教育成本比例对于教育成本的支出问题,已有不少政策出台。这些政府政策呼吁依靠地方财政支撑教育支出,但是却忽略了各个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整个农村地区也非常落后,以落后的财政去支出教育费用,这是非常困难的。处于基础位置的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得不到体现,没有明确的成本意识,是农村教育成本得不到补充的根本原因。现在提倡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以及“分级办、分级管理”的政策暗示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劳动成本非配原则。教育事业不同于别的经济活动,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可分配的收益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更多的是公益性。况且,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人口大量流动,农村人才也大批量涌入城市,在这种人力资本流动性增大的情况下,农村教育的投资者是很难获得教育投资收益的。“谁投资、谁受益”这一分配原则在教育体系上是失灵的。因此出现的情况是,农村地方教育的投资捉襟见肘,却又不断投入教育成本,为城市输入大学生人才,最后收益的是城市,但是最初城市却没有支付这些农村学生的基础教育成本。这显然是一种不平衡的收入状况。可是,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人们都是默许了这种不公平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的。农村经济越发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尤其是最偏远最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越发困难,普及性很难实现。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应该区别对待。特别是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能满足教育支出的地区,可根据教育财政能力加以补充,分摊到就近的发展水平较好,能力较强的地区;而教育补助金就可以根据教师工资、学校维持正常教学及基本建设的经费列文设定补助标准。一般来说,中、西部地区是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中央财政应向其倾斜,也可以让东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结对,对口援助,拨出一定的款项支持西部地区,使全国各地学生享受较为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如果继续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信条,等于抽掉了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市场将无法运转[3]。但是,也应该本着“利己利人”的原则,对口援助,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筹措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拓宽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是实施农村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没有雄厚资金的支撑是无法构建并维持9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农村教育体系的”[4]。要认识到,建立健全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教育投资与管理的新体制,对我国农村教育体系的完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3加快农村教育机构完善和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5]。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同样,教育发展更是离不开创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6]。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办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指示。社会迅猛发展,教育也要紧跟其后,积极大胆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脱离封闭的教育环境,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因地制宜,在制定发展方针时要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既然有与城市不同的特点,那就发挥自身特点,走一条有农村特色的教育之路。此外,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要进行优化。首先,农村教师要有扎根于农村的精神和毅力,建立起无私奉献的意识,要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道思想,要多接触外界的科技技术,推动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不断进步。不要有思想包袱,因为所处的农村环境条件落后就没有教学热情,要投身于教育事业,明白农村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性,以此为荣。同时,政府部门要合理的分配和调整农村教师资源,也可以给予农村教师适当的补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农村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以此吸引更多的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人才来这里工作;要广开大门,多渠道的吸收教师人才,以此推动农村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2.4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的求知欲望处于急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就业形势已经是相当的残酷,这个残酷的现实迫使农民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从农村走向了城市,同时,也使得他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吸收和总结打工生涯中的各种教训。这是个很好的转折点。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应在农村加强示范教育,激发农民内心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认识到有了知识才能找到工作,才能赚到钱,从心里就觉得学习有用。只有意识改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改变自己的弱势群体的地位,以较强的竞争力出现在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和比较宽的就业门路,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尊重和信任。这样就可以提高农民自身包括下一代的受教育可能,提高下一代的受教育质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前景打下基础。

2.5统筹城乡教育的协调性,加速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速度城乡二元体制的不公平是导致目前农村教师群体学历低、代课教师比例大等一系列师资专业化条件差的重要根源,而为农村教师提供专业化成长起点的学校教学环境也与不公平的城乡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举措为农村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平台,农村教师专业化“畸形”的局面必将得到有效改观。城乡教育协调好了,才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充足,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到农村参与到教育事业中去,也才有可能为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提供更好的大环境,而这些的实现必将有力地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举措会极大地弥补目前农村教师教育平法这一教师专业化的“后天不足”,也会很大程度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改进,他们提供的农村教育服务质量自然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3结语

农村教育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教育体系的问题,更与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农村教育跟不上,就直接导致了农村乃至全国人口素质的提高速度减慢,又会进一步阻碍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剧城乡差距和贫富悬殊,最终会阻碍整个国家的协调和谐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缩小最尖锐的贫富悬殊问题,真正实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使农村地区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备力量。而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之间,如果有良性的协调和推动,更是利于农村的成功转型,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要认识到,农村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要用积极的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只要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地尝试并实施可行性的方案,就可以看到农村教育光辉的未来,使其得到有力的发展,最终与城市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