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居住,一部分会住在邻居亲戚朋友家中,另外一部分则住在学校或者在家随母亲生活。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和他们的沟通频率逐渐减少,沟通方式逐渐单调化,亲子关系相对弱化或断裂,显现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1.家庭教育欠缺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家庭教育缺损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留守儿童家庭由于父母的外出,其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损,亲子关系断裂、亲子教育缺位或不足是这些留守家庭明显的特征。有学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亲子之间的交往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性以及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致使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正式的次级群体交往模式,‘留守儿童’父母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1]而且“在情感交流上,因客观条件的限制,留守子女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自身变化等许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此时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引导和帮助,他们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行为失范”。[2]其次,家庭教育的不当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三种方式:一是放任型,二是溺爱型,三是严厉型。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这些孩子在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2.学校教育乏力、社会教育环境复杂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中,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瓶颈。教师的业绩水平与学生的升学率密切相关,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好坏而不是特殊个体或小群体的状况,因此成绩较差的留守孩子可能会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行为上我行我素,思想上自甘堕落。加之现行的课程安排不尽合理,更没有专门开设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课程;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普遍不强,即使有些学校注意到了留守儿童问题,也苦于无从下手、无能为力。另外,农村学校的经费紧张,办学条件落后,也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对留守儿童实施特别教育。还有,农村的社会教育和文化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地下赌场、黑网吧、游戏厅及其他违法娱乐场所允许‘留守儿童’随意进出,久而久之使一些孩子沾染上了不良习惯,有的沉迷于网吧或游戏厅而无法自拔,有的受凶杀、暴力、色情等游戏或录像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受社会上不法之徒的引诱、教唆、强迫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2]部分地方对留守儿童问题重视不够,也导致留守儿童问题愈益严重。总之,农村留守儿童以一种令人心碎的方式———“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缺失或变异”体现着“三农”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求解过程,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定是个曲折复杂、充满艰难险阻的长期过程。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成败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3]

三、改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

1.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职能,促进家庭教育良性发展首先,父母或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素质。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与父母或监护人自身的素质以及所持的教育观念息息相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或监护人首先要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完善自己,应多学点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征,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父母或监护人既不能简单采取溺爱或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也不能一味地进行打骂或横加干涉,更不能“不懂”孩子,却拼命“教育”孩子。应弄清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孩子的个性特点,对其要理解、接受并给予正确引导。同时,父母或监护人还应与孩子建立新型的家庭关系,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孩子,适当给予孩子欣赏和赞许。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说得非常透彻:“家教最基本的内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建立联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因此,家庭教育主要是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生存,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其次,外出父母应尽量与孩子加强亲子互动,做到缺位不缺职。作为父母,应努力协调好外出务工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有可能,应把孩子领到务工所在地就读。如果条件不允许将孩子带在身边,则需尽量找好代养人,以确保他们外出后孩子能被有效照管。同时父母外出后应尽量参加诸如“家长学校”等培训活动,听听专家们的教育经验和指导,并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做心灵保健互动,多鼓励孩子写信,多听听孩子的倾诉,真正做到缺位不缺职。

2.学校对留守儿童应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学校应多开设一些培养孩子素质能力的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利用同伴友谊、师生情谊弥补家庭缺失的亲情,增加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联系的机会。如贵阳市修文县的久长中学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开展的“三个一活动”很有借鉴意义:“一个朋友”,即我与留守学生交朋友,欢迎留守学生到家里做客或到留守学生家里做客,通过“友情对对碰”活动引导师生与留守学生的情感交流互动,用友情填补亲情缺失;“一个机会”,即在学校及班团活动中,把自我表现机会多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自卑的心理误区;“一个电话”,即建议家长每半个月与留守学生通一次电话,让留守学生真切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与关爱,也让父母不忘自己关爱、教育、管理子女的监护人职责,全方位地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4]同时学校应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开发活动课程,愉悦留守儿童的身心,填补他们生活中的空白。可以开设一些具有本地优势特征的第二课堂,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还可举行各种留守儿童主题的活动,让留守孩子通过感受集体的温暖来弥补他们内心的失落情结;也可以开办一些家长学校,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实践证明,由孩子所在学校主办的家长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由此产生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整合,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整体水平。

3.社会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积极开展各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以政府为主导,营造留守儿童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是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中,从宏观政策方面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二是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寄宿条件,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三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创业的机会,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青、工、妇、教育等家庭教育责任单位要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整合镇、村的资源,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发动家教志愿者担当“家长”、义务辅导员。全社会都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