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学信息教育问题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信息技术的特征与文化内化问题
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是基础性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计算机与互连网技术经历了不同的文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的以DO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精英技术精英文化时期跃变到现在的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时期。“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UserInterface)和“所见即所得”(WhatYouSeeIsWhatYouGet)的技术特征已经使计算机几乎可以方便地关照每一个人。“与用户友好”成为面向一般用户的最高也是最起码的追求,GUI和“所见即所得”即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图形用户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特征影响下,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需要越来越少的学习。这种技术特征必然影响到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方法、模式和评价指向等等。我们认为,这种文化特征对应的认知层面裂解为“领进门”、“个性塑造”和“文化内化”三层,这种裂解形态必然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第一个层面为“领进门”的层面,就是说,只要把一个陌生的学习者领进门,告诉他注意事项和基本游戏规则,消除其停留在门外的神秘感,剩下的事情就可以让他自己去做了。这种特征是当今基于菜单操作的Windows和所有工具平台或者是一般软件通有的。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学习者掌握了某种工具软件之后,由于所有软件的Windows风格和流行界面、通用工具图标的一致性,可以很容易地触类旁通其他类似工具软件。
第二个层面为“个性塑造”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每一个应用者沿着自己的特殊道路去翻查、探究工具软件的某些功能,形成自己的一套使用操作习惯,塑造出不同于其他的个性,足以应付自己的应用需求。这种特征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特征。只有极少部分人,比方说专业教师或者是某些“专门家”会详细了解工具软件的所有功能细节。对大部分人来说,虽然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某个工具软件,也会有许许多多从来不曾“走”到的角落,有许许多多从来不曾使用过的功能,但是寻找和探究每一个角落,翻查每一层菜单,没有十分必要。
第三个层面为“文化内化”层面,这个层面上的特征为:通过足够时间的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和对信息环境的接触,获得对信息环境中社会、伦理、文化的一般性了解和认识,个人的信息运动成为自然而然的需求,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个人的自然意识。
“领进门”和“个性塑造”是达成“文化内化”的基础,而“文化内化”是“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层面的本质升华,三个层面构成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信息技术文化包含两个部分:由于信息技术特征的存在而产生的关于信息技术本身文化的部分和借助信息技术延伸、接触、扰动其余文化侧面的部分。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化①;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如网络道德的意识、网络法规的意识、“登录”的需求、“搜索”的需求、“下载”的需求等等。应用者面对具体的事务,第一反应就是在信息环境中寻求帮助,而且总是能够选择最佳的途径去获得这些帮助,并且知道如何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帮助。当然,这个最佳途径,应该是在包括互联网、图书馆、教师、同学等等在内的所有信息环境中挑选出来的,符合实体社会和网络社会一般规范的,利用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效益的途径。在“文化内化”的层面上,在基础性大众性的信息技术已经为学生掌握以后,可以增加一些基于代码编写的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高层次技术,使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深层次特征,对信息技术和文化的认识升华到更高的境界,逐渐领会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意义。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
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各地有条件的中小学校,无不闻风而动,纷纷为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教育不能单纯地等同于上信息技术课,不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对有关软件产品的使用训练。然而,以上述认知层面分析为思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训练,把学生“领进门”却是十分必要的。与“通知”相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详细描述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层次上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具体要求,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基本轮廓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对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网络应用、数据处理、多媒体制作等内容的多次重复。问题是,这种课程开设办法与上述认知层面的分析不相协调,与基于“与用户友好”精神指导下的GUI和“所见即所得”工具的学习进阶不相符合。因为:第一,简单地对GUI和“所见所得”工具进行多次重复是没有必要的;第二,以小学、初中和高中划分信息技术认知阶段也是武断的和缺乏理由的。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阶段划分应该以不同年龄不同认知特征为基本准则。考虑到早期启蒙的需要,有必要在小学低年级开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如“纲要”中指出的“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因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为他们提供的“领进门”学习应该选择最为简单的图形与文字处理工具,比方说画图和写字板,甚至包括一些简单游戏。这个阶段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三个原则:其一是符合儿童认知特征,满足学习的需求;其二是满足学习后一个适当阶段中应用的需要;其三是有一定的预期发展空间,即容许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后的数个学期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逐步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增进对信息技术文化的领悟和认识。在这之后,比方说在小学高年级或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在GUI和“所见即所得”的技术条件下对一般性工具软件平台产生较高层次的理解,有必要为其进行新的一轮“领进门”课程的开设。新一轮的“领进门”内容应该在尽量不造成重复感的基础上大大丰富,包括准备让学生掌握一些一般性工具。在这之后,提供不断的实践条件,使其在课程后自动完成对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升华,至少达到“个性塑造”所描述的水平。与此相关,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的全面理解,包括对技术文化本身的理解和与其相关的社会、道德、文化的理解是在对信息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灌输和不断强调而产生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巩固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让学生掌握各种(哪怕仅仅是主流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太快,而且是全方位的。最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在满足当前应用的基础上,逐渐领会信息技术内容的服务思想、结构方法、形成及发展规律等等。因此,就当前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一般性应用特征来讲,需要领进门的基本范围应该大致限定在office系列以及网络浏览器的范围以内。
在小学和初中的某个阶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认知特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要有针对性地分别在以下目标范围中选定:了解计算机的一般工作特征,“信息”及“信息处理”的概念;了解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和作用;学会文件处理、表计算处理、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学会使用网络浏览、检索、收发邮件、讨论等工具;达到经过摸索会使用多种应用软件,了解其状态和水平的相同与不同。继第二个“领进门”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之后,学生在个性塑造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信息技术水平,完全没有必要在高中阶段重新为其烫一轮剩饭。至少,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应该再次重复“领进门”的过程,否则,这时的学生可能对所教的内容已经掌握,或者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毫无必要地翻看工具平台中的每一层菜单。这时,应该为他们相应增加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内容,适当引入一定量的非GUI和“所见即所得”计算机技术,使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文化的认识,从而在“文化内化”层面上得到更多发展。当然,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分段与进阶方案,也包括信息技术培养的最佳启蒙年龄,都需要参照调查统计取得的科学数据来决定。技术层次的教学好比是搭建学生与现代信息环境之间的接口,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学习,建立起对现代信息环境的认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科学不会成为他们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但会成为他们进行其他学习活动、从事各种工作、适应现代生活的工具。
所以,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该以一般性大众文化层面为约定,超出这个约定,只允许小范围形成特色。比方说,条件较好的学校,甚至可以对其学生进行程序设计方面的较高强度的训练。鉴于我国在苹果机时代的成千上万人齐学BASIC而招致广泛批评的经验,这种做法绝对不可以普遍推行。另外,有些学校,有些课程,可能需要更多一些的工具平台以帮助学生的学习,这些工具平台的选择要旨是惟一的,即:投入该软件学习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要在使用该软件进行课程整合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补偿,即要求有理想的“投入产出比”。实际上,这个例子也是存在的,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几何画板”软件,已经在许多学校的数学课上得到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法不能走上旧路(如某些人建议的,将计算机纳入高考内容,变3+X为4+X),不能让信息技术课程围着分数转。正如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计算机技术的GUI和“所见即所得”的特征,会使得考试成为离开计算机环境去测验学生背“菜单”的水平,这当然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以杜威为代表的革新主义课程观认为,决定课程的主体是教师而不仅仅是专家和学者;实际组织课程的不是大纲而是学习经验。这一课程观昭示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地位,教师是课程事实上的经营者和设计者,他们担任着学习经验重组、创新的任务。这个观点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中仍然可以借鉴。合理的建议是淡化大纲的概念,而代之以宏观的课程目标要求,如保留“纲要”中对“各阶段教学目标”的描述,而其“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部分仅作参考,使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纲多本,而且是在大致统一目标基础上的多纲多本,增强其建筑在“领进门”和“个性塑造”两个阶段上的可操作性,而不是刻板按照“纲要”要求,强调统一的“精品教材”②。
三、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
“通知”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的要求。我们认为,对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正是继续“个性塑造”和实现“文化内化”两个方面的重要手段。在对学生“领进门”的基础上,可以有计划地实施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整合的大致方式是让信息技术应用有计划地出现在各学科教学中,要求各科教师在具备了把握信息技术,自觉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有意识、按步骤地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训练机会,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环境获取知识。比方说,利用excel处理表单数据,或者是从互联网上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独到把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普遍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对现代信息环境的准确领悟,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达成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两个根本保证。然而,一方面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笼罩之下无法摆脱;另一方面,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中小学校中装备较少,应用也较少,许多教师对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工具等几乎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要在各门学科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任务就是要开展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文化的培训。对某些具有较好条件的学校来说,这件事情很简单,但对于全国范围来说,这是一项规模浩大的艰巨工程。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现在许多针对教师的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往往就是简单的计算机技术介绍、常用的应用软件使用介绍,然后通过一种类似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东西,就算结束,几乎没有任何接触教学实践的使用水平评价,仅在缺乏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层面上接触信息技术。可以想见经过如此培训的教师,定会将这种信息技术速成手段如法炮制在中小学生身上,使信息技术教育产生歧义。当前Intel公司在我国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Intel未来教育项目),在一个合理的理念下操作,注重教师的信息获取与加工的技能、协作学习的技能、课程教学应用技能以及相关计算机文化方面的灌输和训练,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一种可以参照的模式。
信息技术整合要实现三个目标:一、继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形成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对信息技术的把握和应用特色,即继续“个性塑造”;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借学科教师之手之口,使学生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对学习和生活的辅助作用支持作用,逐步弱化计算机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自然而然为其灌输的“信息技术”本体的观念,流畅地完成信息技术的“文化内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工具的使用潜移默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支持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新理念、伦理和法规等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逐步完成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历程。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中多有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关注,有许多尝试是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借助其他学科知识的应用实例来为学生灌输信息技术。很显然,这种尝试的最终价值是大可怀疑的。一方面,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毕竟不是其他学科教师,他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教学经验的缺乏使其不能够充分表达学科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计算机课程中对学科知识的引用,必然是零星的、散落的,其对计算机文化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息技术”课程本体观念,反而不利于学生真正的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的形成。文化内化的提升是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灵魂,也是其最终境界。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做过一个儿童上网目的的调查,结果为:67%的儿童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和使用BBS,48%的儿童利用互联网做研究和创造性活动,46%的儿童下载网上资料。而我国一个类似的针对中学生的调查却显示如下结果: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4.3%的人发E-mail,18.6%的人选择下载软件。③比较而言,再考虑到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与我国的差异,某种原因影响下的美国儿童,已经把网络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无论他们在网络上搜寻资料还是玩游戏,都与社会对他们的正常要求相贴近。而疏于引导的我国中学生,许多人却将网络作为新一代游戏机房,完全不能领会计算机网络有可能对他们实现的大部分意义。这种情况就是我国学生的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不完整的标志。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若仅仅对学生实施技术训练,忽视向文化内化的引导,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不良结果:学生更会聊天了——成为聊天高手,甚至有能力自建聊天室;更会玩网络游戏了——成为游戏高手且成为核心成员。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必须坚持这样的原则: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仅仅是信息技术中的局部,计算机和网络文化也仅仅是信息技术文化中的局部,用于整合学科教学的信息技术不应该是单一的计算机或者是网络,应该是所有教育信息技术和环境的全部。④就是说:要将教师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来源;将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将社会实践、参观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将其他传统电教媒体、电教教材、参考资料等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等等。如此理解与一线教师的当前实践经验最接近,最容易获得一线教师的共识,也最客观和现实,最容易取得效果。这在当前中小学计算机和互联网条件尚不丰足的情况下尤其重要。信息技术整合,要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交到学习者手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师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和言传身教,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避免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阶段出现的信息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只为教师所用,学生只为教师所驱使的状况。现代课程理论认为,知识的存在形态大体包括内容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两个方面。对于学习活动来说,方法性知识比内容性知识更为重要。重视方法性知识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当代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⑤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方法性知识的获取,是在信息技术课程和相继的信息技术整合后的学科课程的学习中逐步实现的。
技术层次、整合层次相辅相成,技术层次是基础,整合层次是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二者都贯穿着文化的背景,脱离了文化的技术和整合将因失去精神目标而苍白无力;信息技术文化的教育以前两者为载体,没有了它们,文化观念的形成也无从谈起。由此形成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的技术训练并不以作用于学习者的未来为主要目标,而是定位于服务他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其他学科课程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者逐渐形成的对待技术的态度,领悟到的信息技术方法,才最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