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心理教育强化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教育越来越被学校、家长、社会所重视,不少高校已经把它作为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心理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心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心理教育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莫定了心理基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像。”通过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顺利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第一,它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础。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成功地与人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有社交障碍,这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条件。第二,通过心理教育发展起来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应付挫折、确立目标、恰当地表现自己、妥善地整合友谊中的裂痕等能力,本身就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如果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只会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向,而缺乏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做人本领,他们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终究会落空,很难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2.心理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要在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没有问题,而且在心理上也应该是健康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关注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潜能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同异性的关系,勇敢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善于调整情绪状态,革除不良习惯,学会选择职业,学会设计生活道德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与延伸,它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3.心理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虽然这些在以往的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体运用上往往强调外在的影响和外部强化,有时容易流于形式,而且有时难免令人感觉单调、枯燥。实际上,大学生的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和心理问题。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去处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咨询法、疏导法、心理测试法、暗示法、角色扮演法、电话咨询等来发掘大学生心理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大学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如心理咨询法提倡尊重学生人格,尊重、理解学生的人格缺陷,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人格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能够促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从而自觉地接受和进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心理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大力加强心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它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变化又和心理是同步的,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从思想现象来研究人,深人研究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规律,也要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是思想的先导,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大都源于心理问题。心理教育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体化、个体化、个性化,适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心理为切人点,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在“两课”教学中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
“两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心理规律的认识和思想状况的把握,致使“两课’,的教育效果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内化程度,而内化的主观条件就是心理结构,对心理结构的培养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而是应由心理教育承担。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掌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讲授,使大学生通过知、情、意、行的实践,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两课”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加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对非教育类专业的大学生要开设心理学课程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条件不成熟,至少也要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加强课堂教学,使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人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心理咨询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和技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增强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学大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失衡、障碍和疾病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使其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的功能;通过心理咨询,还可以使大学生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功能。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应仅仅以纯粹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而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更高的目标应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3.构筑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于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
同志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他强调“要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力”。不仅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网络技术,而且还要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增加心理教育的内容,构筑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于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心理问题大多带有一定的隐私性,很多大学生不愿公开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计算机网络具有一定虚拟性、自由性和隐蔽性,能使大学生直接而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抑郁和苦闷,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寻求心理的释放和依赖。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实际,通过分析研究,对症下药,及时引导,沟通化解。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变成平等信任的网络教育形式,不仅大学生乐于接受,而巨还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教师必须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技能,而且对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包括知识面、道德品质、职业责任感、人生经验积累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缺少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心理教育的水平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要大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吸收一定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普遍缺乏,香港和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1:巧oo,而北京市开展心理咨询的28所高校中,心理教育师资与学生的比例为3:5000,其中包括大部分兼职人员,实际比例为1:5000。另一方面,要对广大的非心理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学会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