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创业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发展创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开拓的意识和拓展新知识面。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认识到发展创业教育,有利于发掘人的潜能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而创业教育则是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庞大的人口规模对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压力,但如果我们庞大数量的人口能提高素质,能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那人口就不是我国的包袱,而是更为重要的发展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中,人的知识贡献在日益上升,依靠的主要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总理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开发人才资源必须优先发展教育。要通过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国家提出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将人才推进工程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制高点”和根本保证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教育将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人们以知识为基础去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出更多职业岗位和新型产品;创业教育为人们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而营造社会氛围、搭建知识平台、提供实践指导。从根本上说,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首要目标。
2.发展创业教育,有利于支持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现阶段,我国许多产业还处在比较低端的位置,尽管是名列前茅的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的增加值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缺乏创新的支撑,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物质资源消耗。一方面,由于长期集中推进工业化,使得国内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从全球产业链分工看,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处在低端的位置。因此,加快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创业活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创新者。他们可以将创意引入技术以丰富创新的内涵,使创新不再停留于高端领域而成为全体公众共同参与的实践。通过创业教育,人们在大量的创新实践中创造创新成果,包括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优势产业和新型产品,并为持续推进技术在高、精、尖维度上的不断进步奠定基础,从而有效促进产业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的竞争实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不管哪个产业或行业,在竞争中始终站在前面、永远不倒的,都是科技创新能力强、技术不断进步的企业。谁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话语权、支配权、主动权。对成熟产业要辩证地看待,由于环境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和创新的作用,一些似乎已停滞甚至衰退的产业可能仍有“再生”的机会。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的优势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提高附加价值。通过信息化来改造传统产业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内涵型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发展新能源、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新经济增长点依靠的是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发展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得不面对失业与就业这一世界性的难题。失业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既有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如1930年爆发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经济低速增长时期的(如近年来的欧盟国家);有经济制度变更时期的(如冷战结束后的前苏联东欧国家),也有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失业(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更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在当前市场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愈加突出。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针对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与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现象,更应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立体创业教育观指引创业教育发展。创业教育应注重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高校可以依托企业孵化器,创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器,通过整合学校、企业以及政府、行业组织的资源优势,以创业教育、创业咨询、项目论证、技术支持、创业场地、创业基金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与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的时期,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人才流动不断增强,有利于各地加快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以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以推进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进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因此,进一步解放思想、发展创业教育,能够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创业教育应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
1.迅速转变教育观念。高等院校应将创业教育纳入常规化教育教学体系,着力构建包括法制体系、管理体系、教学体系、科研体系、评价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的多形式、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应加强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将创业教育过程当作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充实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美国高校重视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不是将此作为一种“企业家速成”的职业培训,而是要“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者一代”,把创业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2.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实施。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之间及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为推动创业大造舆论,激发创业动机”[1]。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在教学计划上安排创业课程,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应用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扩大教育受众面,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强化跨越时空的互动参与。高校中的学科交叉融合已较为普遍。创新、创业和创造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美国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中强调体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案例模式、分组讨论、结合项目灵活教学,模拟虚拟创业探究教学等。
3.以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养创新创业者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2]在创业教育实践上,对学生创业组织中科技含量高,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开展科研科技活动竞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如“大学生科技创业”中有志创业的优秀学生可获得科技创业基金平台的资助。建立高校创业教育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活动,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交流、沟通,征集创业教育论文、创业成功案例分析等材料,以促进创业教育研究。
4.充分利用创业教育师资。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类型和层次,有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以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创业活动等方式,实现对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覆盖,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项目。推进实施“KAB”创业教育项目,引进KAB创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并建立相应的学分管理制度,建立完善KAB创业教育模块;加强与社会培训机构、NGO组织的联络,支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化培训,促进社会实践培训与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与地方青年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等组织的对接,整合企业家资源为高校学生开辟实训课堂;大力推动“校际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协作”的等模式,积极参与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开发一批高校学生创业实训或见习基地,打造高校、创业园区、重点企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创业教育系统,服务大学生创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