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孙起孟教育思想探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孙起孟教育思想探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孙起孟教育思想探讨

早期的教育教学思想

孙起孟青年时期,我们国家正内忧外患,许多仁人志士在苦难中多方寻求富国强民之路,“教育救国”的思潮席卷全国。在这样的思潮感染下,孙起孟自荐到师范学校任教,踏上了教育理想之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他渐渐地从一个对教学懵懂无知的教师成长为知名的教育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有学过教育科学,更谈不到有什么教学经验,但是我有一颗把学生教好的心。我也曾寻思过,我当教师的条件可以说很差,为什么得到学生们那么大信任和支持呢?回想当时,几乎很少考虑这考虑那,想的全是学生需要什么,我便努力做什么。”朴素平凡的话语中隐藏着他的无私与伟大,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自始至终都在思考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老师要做什么;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孙起孟说:“所谓教学质量,我理解应当是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和恰当结合。”据他的学生回忆说,当孙老师给他们上课时,无论讲哲学、逻辑学,还是讲西洋文化史,总是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譬如讲哲学,孙起孟从哲学发展的过程中阐明唯心论和唯物论的含义,任学生自己辨别。

批改作文时,也是和学生一道研究制定一套大家同意的批改符号,由老师先阅读学生的文章,就文中有问题需要修改处打上不同的符号,要求学生自己研究,加以修改和补充,或是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再比如教国文时,他就鼓励帮助学生每人各编一本词典,而且根据应用的需要,还各自编辑同义词和反义词等分册,在评审学生国文学科的成绩时,学生自编词典的质量被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孙起孟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积极为学生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可以施展才能的场所。在当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针的启示下,他发动学校的师范生把附近无能力入学的孩子组织起来,开办平民学校,由师范生轮流给孩子们上课。这一做法既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所,又使当地贫民子弟有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孙起孟注重从知识的掌握上去提高学生的素质。他除了给学生上好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之外,还给学生安排选修课。1932年他为学生开设了《伦理学》课,在他本人制订的教学计划大纲中写道:“所以设此选科者,因为学生不论研究何种学问,正确思考之法则实有详悉之必要。

由于伦理学之训练,学生或可望在消极方面矫正思辨上不良之习惯,在积极方面增加治学之效能。”孙起孟在当时设置选修课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校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现在虽然很多学校(包括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或是综合中学)都在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但是其中大部分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或者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现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式化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孙起孟除了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之外,课外还着重采取个别交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各个学生与学习有关的种种问题,进行学习方面和思想方面的个别辅导。假期来临时,有些学生留校温习功课或者准备升学,孙起孟同往常一样住在学校给他们辅导和帮助。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孙起孟还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参加晨操、旅行、运动、演说、竞赛、文艺活动等,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休假时,孙起孟到学生家里进行访问,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家庭的积极因素也调动起来。他还一贯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力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设法和学生的家长交朋友,力争全方位地进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上不会表现出来的心态和问题。3

0年代后的教育教学思想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是和救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救国,驱逐思想保守、反动的学校领导,是那个年代的进步教师都参与的风潮,孙起孟也不例外。他发动过驱逐校长陈淑的风潮,之后被国民党政府江苏教育厅开除教职。1936年,孙起孟受黄炎培之邀,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从此,孙起孟与职业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很快就成为这个影响广泛的社会团体的决策者之一,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教育生涯中,孙起孟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积极探索和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献计献策,积极推动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理论的创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孙起孟也是呕心沥血,特别是1995年,他从中华职业教育社自身特点出发,倡导并实施温暖工程,把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劳动力就业作为基本任务,坚持“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及捐资助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各界广泛赞誉。

孙起孟的核心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是孪生儿”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六届第五次理事会上,孙起孟讲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说,在各类教育中,最贴近经济的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密无间、不可分割。我们知道,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这个人应当是有一定文化、一定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所以说,它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是孪生儿、双生子,离开了市场经济,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升学准备与职业训练同时兼顾”1946年,孙起孟负责筹办了比乐中学,把“升学准备与职业训练同时兼顾”作为其教育目的,意在中学阶段给予学生以职业性教育,在学生毕业后不至于失业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他要求学生除了打好知识基础外,还必须具备几种实际能力。为此,他规定学校在六年学期之内,既要讲究普通中学的规定课程,又要在讲课时有针对性地增加内容,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都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酌情增设一些文书会计、事务管理、电器维修之类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某些职业才能。孙起孟的这一做法在当时很具开拓性,对后来我们国家开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具有重大的意义。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陶冶孙起孟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业中观察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并提倡举办各种课外活动,如电工组、木工组、化工组、社会服务组、文艺组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爱好与能力,也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学生适宜的方向发展,待学生进入高中后,实行分科制,教师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并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建议学生选择某科,进行定向培养,从而促使学生早日成才。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孙起孟不止一次强调,职业教育不仅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且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科学的职业指导。同时,他还主张在法律的表述上应使用“职业教育”代替“职业技术教育”,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表述问题,而是涉及对职业教育内涵全面认识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问题。

他的这一建议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国家的法律文件所采纳。他认为“职业知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抓,以职业知能教育为基础内容,同时紧密结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确保应用职业知能的正确方向和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虽然我们已无法亲耳聆听孙起孟的教诲,但是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精神却永远地给我们留了下来。他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奋斗,就像他在视察江苏省师范学校时为学校师生题词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事教育事业,却能把有限的生命和具有无限意义的人类事业结合起来。因此,我认为教育工作不仅是重要的、光荣的,而且是幸福的。”他在世纪之交带头发起的“温暖工程”之“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更是他一生为教育献身的最好写照。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