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方法论教育之人性基础初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教育的提升:人性的圈层
历史上,人性的认知曾出现过三个层级:古希腊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解放运动既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又确立了启蒙精神下人的主体存在;近代文艺复兴至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哲学的致思把人性悬置于精神层面,出现了“绝对精神”下人性的单向度设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人性置于社会关系的结构中进行考察,肯定了人的社会性、能动性、自主性等方面。人性存在的终极性与建构性使立足于“假设”下的人性探究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研究。人性圈层肯定了人性的分层共在。人性是人普遍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各种特性或属性的集合。“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总体的人,人首先存在,才能思考存在,也才能筹划如何存在⋯⋯存在具有绝对的价值,也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这是人存在的绝对性基本内涵”⋯。在人类的种系发展中,自然(生物)属性是基本的属性,它既是本然的生命载体,又具有区别于物性的生命自觉。隶属于人的自然属性先在存有着社会属性的胚胎,在社会生产和交往过程中,人借助于劳动工具、语言、主体间性等弥补自然本能的不足,社会属性由潜在变为现实并最终得以确立。此外,人之所以具有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与人的精神属性密不可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存在,精神属性一方面具有中介的功能,即自然因素通过精神心理层面影响着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因素也通过精神心理因素影响人的生物组织;另一方面,它也具有能动的特性,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人的精神属性使得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因此,精神属性作为人本质的一部分,是确定人本性的重要特征。
人性的圈层使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发生具有合性与合目的性。教育一方面必然以人性的存在为肇端,另一方面也要催化、推进并促其发展与提升。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演化的起点和基质,也同时是教育应该尊重的客观存在。人性在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的转化与提升过程中,不以抛弃自然属性为条件,人性的进步也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主导与消弭。教育活动建基于生命物质载体,影响着个体的生存行为,使个体的生命意义从对象化走向非对象化,生命教育的意义由此得以凸显。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生命体的成长,还是身心社会发展的意义体现与实现。个体通过教育活动获得并体验到作为社会主体的感觉、意识、情趣和价值,在满足自身教育与发展的需要的同时,积极参与创造社会生活,实现自身与外部实践的互动与平衡。教育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对人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生活意义进行构建。“为我们完满的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_3J。教育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对人的生活世界、生活经验、生活意义进行构建。以现代生活内容、意义与价值为起点,明确教育的属性、目的和功能,树立完整的教育生活观,促使个体不断学习并创造更丰富的教育与社会生活,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完成了教育的“成人”使命。另外,教育活动通过对人精神属性的终极关怀,包括自觉能动性、理性、非理性、超越性、自尊性等,使人性本身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人作为先在的“生理性”早产,不同于动物的被动——依附存在,而是主动——创新的实践主体,经由社会教化尤其是专门的学校教育,通过对理性的培育、理智的形成、文化的传承来完善并提升精神属性。教育作为改造世界的目的性活动,精神属性须具有追求理想的超越性本质,实现对价值的选择与创造。
二、教育的关照:人性的样态
人本然栖居于个体、群体与类的三种样态中。宗缘、血缘、地缘抑或古希腊的城邦赋予了个体存在的群体性特征,它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样态。宗教改革确立了个体精神信仰的自由,科学技术使个体获得了独立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社会发展史充分印证了个体独立自主的可能与历史发展的必然。类是对同类事物的抽象概括,它可以表现为一种实体,但更深层次是某种共性关系的存在J。人“类”的存在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生成过程,是人类独有的人性能力,不仅包括一切存在的共性,也涵盖了一切个体的差异性。正如主体性哲学所反映出的普遍人性由“理性渗透感性”的审美结构、“理性凝聚”的意志结构和“理性内化”的认知结构三大部分所组成。因此,人性的个体、群体与类的三种存在样态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任何一种人性的样态存在都是其他两者的聚合。类、群性和个性三者统一于现实的个体之维,教育在类性中反映的本体内容与意义价值无关乎人所隶属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即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之别。人性所具有的种系特殊性与类性统一性而言,教育所表现的是一种目标追求的实体性与过程的渐进性。“真、善、美”所构建的智慧特性、道德特性和审美特性的人性完满统一是教育目标的实体所在,是人类共享的教育终极指向。在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育活动以稳健、循序渐进和自我完善的方式逐步变革,向着实体目标不断趋近,反映了类性发展的动态渐进。群性更多体现着历史性和发展性,人在自我创生活动中形成的世代相续的承继关系,使人性的发展内隐着“代际性”。
经过长期的实践——生活,人性能力逐渐演变成一种历史积淀的结构,也因此通过地域特征所区分的群性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成先验,心理成本体的理性凝聚。教育更多反映的是群性聚合,它所要寻求的是教育对于人性合理规训下所达成的一种“公约”。教育传统是教育群性的最好体现,“教育传统是内在教育价值观念的凝结。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教育的价值观念是作为教育的主体为了在世界中求得生存、发展,获得自由的要求下,对教育所能最大限度满足或有利于其生存、发展需要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J。因此,教育传统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量、多数人认知与确定下的理性共识。教育场域内,类性与群性最终都映射于个体存在,两者的实践品质也都会在个性中得以彰显。类性与群性大多是基于“大写”的人所进行的假设,教育活动的特殊性、丰富性以及最终的实现方式决定了教育个体化的存在指向,因此,教育的人性塑造需要更多地关照到个体生命体验的形成,即“小写”人的教育生活样态。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单一个体的关注是一种理想的存在,但教育实践活动需要在其最大限度内缩小个体的指向,如教育阶段、教学方法、教育内容的具化与细化。因此,教育活动中需要注重类性、群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忽略或否定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在现实中造成人性的异化。
三、深描:教育之人性的作用机理
多维的人性与鲜活的教育交织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系统,教育与人性作为一对共同体相互依存。谋求两者的有机统一,教育需要依据人性的客观存在顺应其发展对主体进行培育,通过对人性进行由天性、习性到自性的整合最终实现人性的超越。天性是人的天然倾向,指人的天然特质和心理特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即为人之始,乃人性之端。“天性”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是一种“此在”与“自在”的交缠。它既表达了人与生俱来自然之性,也指向了人后天存在的基本情感,是“变”与“不变”、“自在”与“自为”的和谐统一体。在发生学意义上,人的天性保有了生物学与社会学的双重意蕴。它既含有生命体维持生存需要的各种低级本能,同时也在遗传上获得了人类进化中保有的高级本能,如学习潜能、高级情感和思维活动等。因此,教育就是率性修道,是出于人性、通过人性和为了人性的实践活动,教育自然地寓居其间。“人的天性将通过教育而越来越好地得到发展,而且人们可以使教育具有一种合乎人性的形式’’。天性,教育的起点与可能,它是教育行为发生的客观依据。天性是二维的,既是实然的存在,也有应然的指向,两者的互动体现了主体在后天的“习染”下获得“习性”的过程。“习染”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教化,包含社会、家庭、学校的全景式教育,尤其是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教师言行等作为一种“习染”对人“习性”的选择和营造是极其重要的。人性经过教育的投射发展成为习性,它是人生存发展、社会实践、生产生活等行为与意识生成的有效机制。习性不仅具有迁移性,也具有能动性,经过长期的主体实践积累内化成为人们的主体意识,对人的行为策略产生指导作用。因此,习性一旦生成,其作用的发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特定持久的效能作为一种“惯习”影响着人的内、外部的行为活动。
词源学意义上的“自性”来自佛学,可理解为自身本性,在佛学中亦指佛性。教育层面上的“自性”指人(应)是其所是的存在。自性体现出人的目的性存在,人本质上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手段性只有在以目的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前提下才能够成为可能。教育中的目的性存在,更多指向了人的价值理性,不同于工具理性下人的物化取向,它更多体现了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关注于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执著于人对幸福诉求,是对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促进与提升。自性中所体现的“是”其所“是”,就本质而言“是”一种“非是”的存在。教育中的“人性”正如佛学的“修炼”一样既需要引导,也需要自我造就。它是一种“回归”,但这种回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始状态的呈现,而是在时间积累与自我反思基础上的一种重新“审视”,是在对整体历程充分了解与把握基础上的一种“原点”找寻。它不是起点性的存在,而是催生其发展的重要内核与本质。教育在人性的完满上最终要达到自性的境界,需要回到“人性”并最终建立一种“人学”的教育学。教育与人性的作用机理充分体现出他者规训与自我造就的统一。人生来作为一种未完成的、尚待开发的存在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不断地获得自我建构、自主改造。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的未完成性或“先天缺陷”需要教育对人性的本能、欲望进行约束、引导、完善。
在社会学意义上,人的“群体化”、“社会化”生命,更加需要教育和社会活动去规范、教化、调适。因此,教育通过对人性的规训使人获取人之秉性和人之资格,体现了他者对于人、人性存在的约束力。而它作为一种“消极教育”的存在,是为实现“积极教育”的能动作用,即教育最终所要实现的是人性的超越,从自然生命走向文化生命;从个体生命走向主体间生命;从现实生命走向意义生命。因此,教育是在充分尊重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由意志、生命活力、个性和创造性等人性内涵,使人性趋向更加完善,并最终能够在自我的努力下实现人性的领悟,完成教育的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