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学习影响及干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保持适当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效等综合学习行为过程,是衡量学生对学生角色的适应,对学习职责的承担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获得等学习适应状况的重要指标[1]。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适应性,才能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显然,当代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的提高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逐渐学会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合理制定学习计划、科学的使用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以逐渐提高自身的学习适应性;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重视以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方面的辅导,不仅要对大学生入学初的学习适应进行指导和干预,而且要教会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整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关系等,使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成为自主学习的策略型学习者,以有效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2]。
2.1人格特征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徐福明等[3]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生人格特征中的特质性焦虑、归因的控制点变量是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个体的特质性焦虑倾向越强,越倾向于外控,则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越差,说明大学生的特质性焦虑和外控倾向可能对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成功胜任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和学习职责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教育过程中,应建立合作奖惩结构的课堂目标取向。在合作学习中大家努力实现共同的课题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科学规划办课题“高等护理教育护理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目标,彼此行为互相依赖,每个个体的奖赏依赖于小组能否成功,易于形成互助合作的伙伴关系,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努力追求成功,创造出自尊所需要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掌控感。帮助学生确立最佳的个人学习目标定向,学生最佳的适应性动机模式是“高任务-低表现”目标定向。
2.2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直接影响个体自我调控的关键变量[4]。社会效能指学生对于自己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往的效能信念与能力判断。自我效能主要是通过选择过程、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和情绪反应等四种方式作用于学习主体的。自我效能感与完成任务的持续性、任务的选择、技能的获得、学业成就等学习结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它受制于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等因素的影响。学业求助既是一种学习策略也是一种社会互助,因此个体的社会能力也会影响学生是否作出求助的决定。越是在学习和社会两方面对自己有信心的学生,越不认为求助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越不可能回避求助。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阶段的诸多压力事件,有利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提高。在教育活动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与社会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方式;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及时、准确、具体的反馈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因努力而获得的相应结果,使其产生可控感,提高其能力信念。
2.3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拥有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学习适应性越好,说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促进作用[5]。此外,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合理运用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因此为大学生构建以家庭和学校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为核心的学校支持系统,对大学生的适应乃至胜任大学的学习生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应该建立比较完善的学校组织和管理机制来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目标和承担个人责任,还可建立合作组织或团体的方式使学生在实现社会目标的同时在学业上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