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爱的缺失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教育爱及其特征
教育爱是指广大教育工作者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呵护、尊重、理解,具体表现为教育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职业内涵以及富有人道的教育思想。
1、教育爱的内涵
从爱之主体来看: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包括教育决策者、教育组织者、教育评价者等对学生的爱,爱之主体囊括了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所有教育工作者,其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居于主体地位。从爱之客体来看: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全面的爱,理陛的爱,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学生身体和生理层面的关怀和爱护。比如说对学生健康的关心,安全的保护等,使得学生能够茁壮成长。其二,对学生学习层面的教育和教导。即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要有信心,教导要有耐心。其三,要以人为本,关怀学生的人性,重视学生的生命状态。这是教育爱的核心内容。我们要把学生从屈服于外在权威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给予更多的人性关怀,使之能够凸显其人格魅力,点亮其人性光辉,润泽并点化其生命。赵汀阳先生在《论可能生活》中谈到,“教育爱不是单纯地满足于对受教育者知识记忆、操作技能等功利性目的的追求,教育爱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的发现和对生活美的感受和体验,带给学生的是追求意义与美之后的畅快,是达到真和善之后的恬淡,是包含人性情感光辉与理想追求的充实和坦然”。
2、教育爱的特征
抽象性与具体性并存。教育爱不仅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健康和安全的关心和保护的具体形式,更进一步指超越具体的教育活动之上的对学习者生命状态的重视以及人性的关怀的抽象形式。顺从性与原则性并存。教育爱重视并顺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承认生命的差异,主张教育者按照个体的发展要求来努力成全所有生命各自不同的发展目标。苏霍姆林斯曾说:“教师的爱是明智的爱”。【31J顿从不意味着纵容,纵容必然导致教育功能的弱化,所以教育爱也是一种严格的爱。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无法摆脱社会而独立的存在,因此教育不仅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教育也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守则、条例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爱的顺从性和原则性的并存凸显了教育“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思想的共存与并重。示范性与共生性并存。教育爱的示范性是指教师以良好的形象和高尚的品行影响学生,使他们能够严以律己,善待他人,热爱生活,奉献社会。然而爱是双向互动的,在对学生给予爱的同时教师自身也受到来自学生的爱,两者相互促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付出的爱越多,收获的爱也越多,这就是教育爱的共生性原则。
二、教育爱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出现过教师用胶布封学生嘴巴,强迫学生吃苍蝇,在学生脸上刻字,撕裂学生的耳朵,踢破孩子的脾脏,命令学生互打耳光等恶性事件。中小学教育跟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运转,片面强调升学率,把学生看作升学竞争的机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使得现行的教育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一种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在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不密切,情感缺失、淡化,大学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术研究,而仅仅是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缺乏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探讨。辅导员管理任务繁重,也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高等教育依然停留在教与学的技术层面而缺乏对大学生人性的关怀、人格力量的培养和人生价值观的构建。一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职业素养匮乏、职业理想低俗、职业感情淡薄,他们将无法把教育活动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教育活动就会对学习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教育的作用就会走向反面;而教育活动片面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控制、干涉、束缚、灌输,片面的强调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的思想,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三、教育活动中缺乏教育爱的原因
1、从教育理念来看
我国几千年的教育活动一直崇尚并且采用外烁论的教育思想,外烁论的教育思想强调知识和技能由外至内的灌输,把外在于学生的东西强加于学生。这种外烁论的思想的价值在于使人的成长更具有方向性,更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但是外烁论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使得学生的人格缺失,人性迷失,人生价值观念不明确,创新意识淡薄,创造能力不强。
2、从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来看
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教育目的是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但是即使在同样、同类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会不同,所以有多少教育价值取向就会有多少关于教育目的的取向。嘲我国从古到今的教育体系一直以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为导向,从而使得教育活动过分的依靠并服务于政治统治,即教育目的的预设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得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限制,受教育者成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学校塑造出来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从古代到现代,统治阶级为了选拔人才,以“应试”作为选拔依据,以其公开、公平、公正的优点成为人才选拔的有效形式,但这种应试教育思想也有着明显的弊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参与教育工作的实际目的,使得我们的教育活动围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运转,教育成了机械的为学生传授中考和高考知识的工具,再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跳龙门”、“光宗耀祖”等人仕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更强化了如今的教育为中考和高考服务的作用和功能,在这种现实的功利的教育目的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关注,不利于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3、从教育的构成因素来看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对教育这一职业都有着特殊乃至于严厉和苛刻的要求,比如说“老师就像是蜡烛,点亮别人,照亮自己”、“俯首甘为孺子牛”、“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人们在理解教师职业的时候过多强调奉献精神而忽略了对教师个体需要的满足。如果教师无法感受到来自社会的爱,又如何传递爱、把爱的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中。此外,教师资格认可的门槛过低,致使在现实社会中,只要拥有一张教师资格证就可以教书育人,但是资格证的拥有仅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获得,而不能说明教师就拥有了高尚的师德、丰满的教师内涵、深厚的职业感情、更不一定就拥有崇高的师爱。如果没有这些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就如同一副没有灵魂的皮囊,没有思想的匠人。他们的存在仅仅作为联系知识与知识学习者之间的工具,教育活动仅仅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面。从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玛格利特•德所说的前喻文化的特征:“长辈的过去就是每一新生代的未来,他们已经为新一代的生活奠定了根基,孩子们的前途已经纳入常规,他们的父辈在无拘的童年飘逝中所经历的一切也将是他们成人之后所要经历的一切”。t6~E这种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长辈的主导型和权威性便凸显出来。在文化上,教师正好充当了父辈的角色,成为父辈权威的代表,从而便形成了教育活动中“师道尊严”的思想,这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这种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下,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作为中心,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在这种教育思想下,作为统治阶级文化代言人的教师,通过控制、灌输等方式将既定了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伦理道德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国家的统治得以延续,社会的发展得以维系。而作为受教育者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毫无条件的全盘接受,“控制变成了人对人行为和思想的控制而使得教育的爱落空”。从教育内容来看。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基于教育目的而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教育目的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建立在统治阶级利益要求之上。另一方面,作为人们关于教育对象应有教养的预设,又深深植根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往往是建立在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基础之上,而忽视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甚至违背学习者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顺序和规律,致使教育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从课程教学思想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双基”的目标,就是掌握一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于这种目标,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知识的灌输教育和技能的程序化操练为主。这种单一的课程教学目标,单调的课程教学方式忽视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需要。
四、塑造教育爱的途径
1、正确处理外烁和内发的关系,共同促进受教育者的成长和发展一方面,教师要顺从学生自由天性的发展,满足他们个体发展的需要,成全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自己的渴望,把他们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雅斯贝尔斯曾说,“所谓的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引另一方面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实现其人生价值,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双重要求。
2、正确处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使“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教育活动中共存、融合、协调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独立的存在,否则教育活动就成了无孔之流,无源之水。同时,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个体的社会参与之中,因而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社会,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的要求和规范,另一方面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是有思想、有意识、有灵魂的存在,而非以物的形式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以差异性为前提条件的,因而教育要重视个体的发展需要,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承认生命的差异性,学会尊重学生,以平等和民主的姿态对待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以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控制束缚学生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而要成全他们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自己的要求并合理的引导之,使之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教育要兼顾两者的需要,不能顾此失彼。一刀切,片面化,使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我们教育实践活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看待教师职业,协调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摒除对教师职业的传统苛刻的看法,满足教师的合理正当的个人要求,让教师能够体会到来自社会的爱和尊重,并能够把这种爱传播给学生,使教师不再是靠教育而生存,而是为教育而生存。提升教师对教育职业的理解,使得教师职业成为教师人生的基本内涵,培养他们高尚的师德和师心,使他们的教师内涵更加丰满,职业感情更加深厚,使他们学会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矛盾是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矛盾,它决定着教育过程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解决。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以及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其次,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有其局限性,难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教学任务,也难以独立的建构、完善自我人格,所以无论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还是创造活动都不可能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航员”,其主导作用是不能否定的。因此,我们要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的思想,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和睦相处,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
4、正确处理教育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教育活动的和谐发展教育是社会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受社会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并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要体现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同时,教育要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国家和社会要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育人空间,教学活动既要贴近生活、以人为本,又要防止教育被世俗化、产业化,保持学校教育教书育人的优良环境,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