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在职教师研修影响因素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在职教师研修影响因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职教师研修影响因素

一、生源参差不齐

教育硕士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具有差异大、时间紧、需求广等特点。面对这样一批先天条件不足的学员,研修工作常常处于尴尬的境地。从年龄结构来看,教育硕士大多处于30~40岁之间,也有的5O岁出头的或30岁不到的。例如,上海师范大学2006级教育管理方向的学员中,年纪最大的已经52岁,是中学校长,而最小的仅26岁,是中学普通教师。由此看来,学员年龄差异较大,一部分年轻学员由于知识结构合理,往往能很快接受和理解授课内容,学习效果好;而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学员,由于知识结构的老化,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影响其学习效果。这样,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一部分学员就要落后,这对于教学造成了较大困难。从职业身份看,学员们来自不同地区的教育岗位,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的在教学第一线执教,有的从事行政管理,有的则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学习带有明显的个人目的,有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有的则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职业身份不同,所需求的知识也不一样,希望研修的内容也不一样。比如,教育行政、教育政策、教育法律之类的研修内容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来说是热门话题,而学科教学法、课程管理、心理咨询、以情优教等方面的研修内容对各科教师来说特感兴趣。而现有的课程设置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因而很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

二、工学矛盾突出

从培养院校来讲,根据课程要求,尽可能希望教育硕士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研修。从教育硕士生任职单位来看,他们希望尽可能缩短脱产研修的时间,以减少对学校工作的影响。有关调查表明:鼓励并支持自己的教师攻读教育硕士的学校不N5%,任职单位大多不同意教育硕士脱产研修一年或半年,同意教育硕士研修的学校不N50%,并且还有将近30%的学校在教育硕士研修期间不同意减少工作量,不同意报销学费,也不支持开展教研实践活动,这样的问题在县级学校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任职学校从眼前的实际利益出发,认为教师外出研修影响教学工作的安排。还有很多学校担心教师学成后会跳槽走人。⋯从教育硕士自身来讲,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他们认为只有脱产学习才能静下心来进行研修,而且脱产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另一方面,由于任职学校工作要求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在研修和工作这台“天平”上,向工作倾斜,但在其内心深处,则陷入“欲学不能,欲罢不忍”的两难境地。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硕士缺乏宽松的研修环境。工学矛盾使他们承受研修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研修的同时又要兼顾本职工作,经常往返于工作单位与高校之间饱受奔波之苦,身心疲惫。试想,一个人的精神如果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那么他的在职研修又怎么能取得成效呢?

三、目标偏差——培养院校认识模糊

目前全国已有57所高校承担着教育硕士的培养T作。自1997年开始试办以来,人们对其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但至今仍有一些认识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培养院校认为教育硕士算不上正规硕士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在职攻读学位的人等同;与学科专业型研究生相比,教育硕士入学考试要求较低,学位论文学术品位不够高,对院、系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无足轻重,培养教育硕士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积极性不高。也有一些高校甚至将教育硕士作为一个创收项目来开展。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偏差,导致了教育硕士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1.在培养目标上,简单模仿“补偿学历”教育,见“物”不见“人”。自1999年6月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已经由大面积提高学历教育转向旨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非学历化教育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兼顾了两者,既注重本科学历的提高,更注重教师专业整体素质的提升。然而,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多数培养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学员现实的教育困惑和教学问题,采用固定的教材、固定的课程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其实,这种教育教学模式是学历教育的翻版,丢掉了重要的“教育问题意识。’’。前来研修的教育硕士固然需要一般的教育新知识和新理念,但是这些理念与知识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深化、转化与创造,否则只能是“水过地皮湿”,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课程结构失衡,学员选择余地太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结构一般为5r-j学位课程,51"1专业必修课程和2rl选修课程,最少学分要求是34分。总体来看,各培养院校课程结构失衡,学位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的比重太小,学员选择余地太少,因而非常不利于学员根据各岗位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促进个性展示和提高整体素质。

3.教学中重理论知识输出,忽视实践性知识的双向建构。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前来攻读教育硕士的中小学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实际经验,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使他们深感教育教学观念已经跟不上形势,难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期望驱使他们重新迈进大学的校园,希望在研修期间能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同时能得到导师很好的点拨,指点他们用所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导师的教和自己的学能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课堂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实验实践来提高认识,掌握知识与技能。然而,从培养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深人中小学实际比较少,对教育硕士课程的实践性认识不够,对学生的需求缺乏了解,因而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往往理论输出多,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双向构建。2001年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对各培养单位已经获得学位的教育硕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教育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理论与实践脱节,两者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②科研手段还不够先进;③应增加紧密结合教学第一线的课题研究,加强实践性研究成果的推广。其中有两点是针对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而提出的。

4.在教育评价上,忽视发展性评价,而是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培养院校采取的评价方式多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即在研修结束时通过书面考试、论文等形式来评定教学质量。这种方式固然必要,但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很多中小学老师迫于形势不得不来参加研修,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及格的成绩,因为那张硕士文凭是晋级涨工资的主要依据。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硕士教育已经变了些味道,成了文凭教育、学历主义的变形产物。深究其原因,这与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盲目追求结果而忽视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一直提倡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而恰恰忽视了对教师主体的发展性评价。

5.没有形成管理合力,缺乏制约机制。由于学员所学专业分散不一,理论功底薄弱,所以教师的授课和论文指导困难重重。不少教师抱怨学生难教,不愿意指导教育硕士论文。而且,由于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员不遵守培养院校的规章制度,时常缺课,作业拖拉。而这些现象都需要有人去规范,去催促,去协调。然而教务员,学科带头人,行政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往往对此现象认识不一,学科带头人要求严格把关,教务人员觉得管不胜管,行政管理人员(主管领导)一时又拿不出统筹协调的对策和措施,因而造成了相互扯皮,推诿的局面。究其原因,培养院校与地方行政部门,基层学校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管理合力,缺乏制约机制。综上所述,以上三个方面的不利因素是影响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和规模的根本原因。其中宣传力度不够,贯彻执行不力,资源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全、理论研究薄弱等是其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