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困难生思想教育工作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必要
1.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2006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中贫困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6%。教育部在~2007年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中统计结果为:200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校生总数为187.9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39.3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95%。在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更高,帮助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困难生的思想实际和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思想问题,用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教育引导他们,是建设和谐校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2.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助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在济困中育人,多层次、有针对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离开了思想教育,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生的资助工作,更不能使得资助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为确保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以国家为主导的高校资助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逐步形成了以“奖、贷、减、免、勤、资、补”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工作体系,有效地缓解了在校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在工作实践中,人们发现由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精神、思想、素质、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更要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工作在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中重要的育人功能。
3.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经济、学习、就业上的压力。面临这些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就会更多,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扰,对其今后发展势必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经济和思想压力,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自卑自闭心理、焦虑心理、内心敏感等心理特点,甚至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在申报家庭经济情况时弄虚作假。受到资助后,仍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沉迷网络、厌学、心理失衡等异常现象,甚至有“等、靠、要”的思想。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特点,把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经济和生活的压力,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分析
1.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健全
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开展不均衡。在教育活动中,对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得较多,但对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开展相对较少。学生处资助中心、贷款办公室、学生社团以及学校开展的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缺少互动和统筹。有些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活动只是阶段性,教育活动之间的关联性较差,还未形成一个体系。
2.与资助育人相适应的资助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多年来,围绕如何深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实现其全面成长,各高校也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探索出了一些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但这距离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资助育人的根本目的,还有很大差距。
3.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结合不够
管理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在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中,还存在与教育活动脱节的现象。比如,诚信教育已成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的开展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活动中,还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党和国家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学生资助的主渠道。但是,由于一些高校缺少详细的学生信息管理和约束机制,使得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与教育相脱离。因此,仍有部分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困难学生毕业以后不能及时还款,增加了放贷银行的贷款风险,从而影响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和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1.坚持助贫与育人相结合过程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根本。在资助活动中,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在日常的资助工作中利用报纸、讲座、征文、漫画展等形式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积极营造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如定期为新贷款学生和毕业生进行个人征信方面的讲座、免费发放宣传册。举办“与诚信同行”演讲比赛,成为经济困难学生现身说法和诚信感恩教育的活教材。在学生获得资助以后,要不断强化受助学生的理财教育和合理消费意识,指导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他们通过志愿服务或义务劳动主动回馈社会。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
2.建立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的组织体系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系部要通过节假日慰问、开展座谈会、主题活动关心经济困难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同时在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将管理、服务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班级是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监督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监督,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开展帮扶工作。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怀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也十分重要。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结对子、一帮一、成立帮扶小组等形式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
3.不断探索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目前,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制度导向安排、理论专题教育、资助过程教育、实践教育等。制度导向安排主要指可以通过资助政策的导向,强化学生对资助育人理念的认同,如规定拖欠学费的同学不得参与资助的评定,对提供虚假信息的受助者给予一定的惩罚性后果等等。理论专题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思想教育客体进行系统传播先进思想。理论学习可以组织经济困难学生通过举办理论研讨、知识竞赛、理论学习等形式开展。资助过程教育是通过各类资助项目的前期宣传、工作安排、评定、公示等形式要素,体现教育目的。实践教育是可以通过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有组织、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网络、报纸等传播形式为思想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使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广泛接受的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
4.不断丰富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
说理教育、情感教育、激励教育、典型教育、心理咨询等都是思想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实施方法。灵活运用这些施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使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典型学生代表、典型事迹和榜样的教育是通过榜样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去影响他人的教育方法。我校在全校经济困难学生中大力开展“树立典型,鼓励优秀”评选活动,通过宣传优秀经济困难学生在艰难的求学历程中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奋发进取。我校每年都对受助后涌现出来的优秀经济困难学生,或者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受助学生,将其优秀事迹编印成册,成为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教材。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化建设的深入,随着高校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格局的逐步形成,对受助学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也一定会在做深做细资助业务工作的同时,适应时代要求,加大研究力度,开拓资助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真正把资助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全面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