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加强职教环保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职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环保职业及与特殊环境保护有关系的职业。如环卫打扫、环境绿化、垃圾清除等。
2.直接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职业。如金属加工、焊接、化工、建筑等。
3.间接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职业。如商业服务等。
第一类职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环保职业的工作包括监测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的状态以及采取保护和提高环境状况的各种各样的措施,也包括固体废物、环境生物、放射性环境及环境噪音的科研和监测,也包括提供能量又包括垃圾处理的技术。
第二类职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环境直接有关的职业是众多的,包括从建筑工到印刷工,从木匠到理发师等各种各样的工种。这些职业活动对垃圾、土地、能源、噪音、空气、水及再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采取任何涉及到周围环境的措施都是绝对必要的,预防和避免的措施比污染或破坏后的治理措施更重要。前者不仅保护环境的原来质量,而且花费少。
第三类职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与环境间接有关的职业有第三产业和行政管理以及各领域各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活动。例如,在办公室和会议室环境里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会关系到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管理人员应把企业运行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环境负担搞清楚。为此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建立环境信息系统是搞好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以便将来建立环境监督系统、报告和汇编系统。根据各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并依据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评估标准,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管理措施。
二、学校内的环保教育
与普通环保教育相比,职业环保教育则更强调环保能力,如操作能力、发现及判断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环保职业还是直接或间接与环境有关系的职业,传播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任务。所有专业课程中应插入关于职业方面的环境目标及教育内容。将来的职教教材应该包含环境问题并教给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因为不同的职业、工种和具体工作岗位关于环境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同,我们则应根据具体职业的要求来查明及确定环保教育的目标。在研究职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中,可从八个方面进行,即:工作环境、工作材料、工作方法、工作机器设备和仪表、职工身体、自然环境(水、空气、土壤)、生产场所周围的居民、全部社会、人类。根据每一项职业活动对上述八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基础上,行业与教育专家共同制定能力和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由于环保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和知识,因此计划和组织师资培训是绝对必要的。所以,有关负责部门应为企业内和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的培训人员和职业学校的老师安排培训计划。所有参与职业培训的人员都应为了提高与职业相关的环保效益作出努力。环保教育是一项高度协作的工作。搞好环保教育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学校的培训计划应该反映企业有关职业环保行为的能力要求。此外还需要职业技术学校、企业和大学的合作。另外,教给学生的环保知识应同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相适应。为了保障教学计划中生态目标的科学性,加强与大学和各种研究所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规划环保教育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各个参与机构如教委、劳动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协作和支持。参与机构越多,就越能集思广益。通过协调不同的想法和利益可使采取的措施和实施过程更有效。合作及辅助活动可以是多样的,比如参观工厂、营造绿化带,等等。
三、环保教育的内容
全部环保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传授生态知识,提高环保能力,改善对自然界的态度。
(一)传授生态知识。生态学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英文和德文科学著作中,19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出现生态学(Ecology/Oekologie)这个词。词首Eco来源于古希腊文oikos,表示家庭、居住或环境的意思,可见生态学和操持家务、管理经济及保护环境是有紧密关系的。首先,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部分,学习和研究对象是动物、植物在生活区中的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现在的生态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分科之一,而且是研究社会与环境关系的科学,也是独立的一门学科。这样原来的生态学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等方面。这个发展趋势的结果是领域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包括经济生态学、生态工艺学、系统生态学和其他的研究和阐明整个生物圈的生活条件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按照生态学的研究结果,生态学中有四个基本规律。理解这四个基本规律是理解环保方向和方法的基本条件。它们是传播生态知识的核心。这四个规律如下:
1.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规律。生物间有协调关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和动物的大小和数量有自控因素的比例关系。如果草食动物的数目太大,不久以后,肉食动物也增加了并控制草食动物的数量。如果肉食动物太多,后果是没有足够的草食动物作食物,一部分饿死了。然后维持生态平衡。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证系统的稳定。这个规律揭示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相互关系。假设在一环境中的动物或植物的品种越多,该生态系统就越稳定。例:在混杂林中害虫比较少,但是在单林中害虫一般不少。人造的单一性的土地亦是如此。
3.物质输入与物质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当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只要不受人类活动干预时,生物与环境之间一般有输入和输出的平衡。生物一方面从周围环境摄取物质,另一方面又向环境排放物质。人类的经济活动会打破这种平衡。例:人造的、合成的、难腐烂的塑料和农药或重金属元素与自然功能有矛盾。虽然暂时看不出影响,但是在长时间内积累这些东西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身会产生不良影响。
4.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无限制地供给。人类经济活动不能违背生态学的规律,否则就会危害自己的生存条件。因而职业活动应适应生态要求。这就是说生产和管理工作不仅不能违反自然界的功能,而且还要对周围环境的稳定和平衡作出贡献。为了不违反第一条规律,在一切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自然调整的功能并保持人造和自然成分的平衡。关注第二条规律对工作方面的要求,应考虑如何避免单一性(如用混杂种植来替代单一栽培或用灵活性的分工来避免单调的工作条件)。第三条规律要求在计划和执行生产活动中,考虑回收及再生的可能性。第四条规律要求节约使用能量和资源,避免浪费。应该长期规划能源的消费,这就是说不仅要看目前的情况而且也要考虑到后代的利益。学习普通生态学和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能使学生和被培训者理解职业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如何避免。
(二)提高环保能力。搞好环境保护是职业环保教育的实践活动。通过学校内和企业内的教育使他们能使用处理垃圾、节约利用能源和原料、处理排水、节约水、掌握避免噪音、减少噪音的方法,及认识防噪音装置,采取避免或减少土壤污染的措施,并掌握清除污染的方法,创造有利于人和环保的能力。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时,应制定与该职业有关的具体的环保能力和技能目标。
(三)改善对自然界的态度。改善人们对自然界的态度是成功地处理环境问题最关键的因素。在正确的态度、善意的动机和道德的基础上发展环保行为。即使学生的生态知识多和环保技能水平高,而没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因而责任感不大,环保大事就不会抓好。在德国已经有几项科学研究报告证明,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没有必然的正向对应关系,有一些人,虽然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多,但是事实上的环保行为很差。由于这种人首先考虑自己的方便,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就出现这种行为和知识相矛盾的现象。我们必须努力寻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途径与方法。在现代工业的工作环境和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中,多数孩子和青少年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大自然,享受不到自然美。人们很难对既不了解又不接触的事物产生热爱。因此环保教育必须找到方法和途径(例如到大自然中郊游、修建学校花园等),使学生对原始的和人为的自然有感性的和美学的认识。人们只有亲自感受过赏心悦目的事物,才会愿意保护他们。为了提高环保能力、水平,在教育活动中应特别采取让学生接触自然界的措施。
四、职业环保教育面临的紧要任务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应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的成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参考国内外所有的有关职业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再汇编成资料。我们必须记录和推广职业环保教育范围内所有的典型活动。通过相应的典型试验为企业和职校在环保方面的创新行为奠定基础。为了制定个别环保教育项目,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应该了解普通学生一般的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水平。在德国有研究报告表明,许多学生的生态知识和环保意识不是通过学校而是经电视、报纸和其他媒介获悉的。为了搞好环保教育和避免教给学生已知的内容,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学生已经知道多少涉及普通的环境问题及其专业环境内容,以及最大的不足在哪些方面。进行经验性的研究活动(如问卷考察)是制定具体教育计划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现薄弱环节在什么地方。只有掌握这种详细的信息,才能针对目标群实施培养措施,如教师进修、编制相应的教材等。除了研究存在的环境意识外,在规划环保教育中也要检查和评估国内外可供使用的环保教材。挑选教材的眼光应放在与职业相关的环境教育。这种检查和评估要从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际经验出发。评估范围包括科学性和现实性以及与专业的关系,即与职业活动、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另外,评估标准包括教学理论方面的体现(来源于学生生活和感知世界例子、联系等)、视觉手段的运用(是否包含图表、图片、排版方式等)和教材提供的行为方向(有无对工作、日常的生态行为的推荐)。由于现代生态学的范围扩大了,最理想的教材还要包含环境问题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主题意义。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环境资料分为优、良、中、尚可、差、极差或类似的评价标度。通过这个调查方法和评估标准,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推广和普及。在编著新的环保教材或修改已存在的材料中,我们也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总的说,职业环保教育目前的紧要任务是明确个别职业具体的环保目标,研究环境意识的状况,编写环保教材。有关学校环保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联邦德国各州文化部长会议已于1982年的声明中指出:“学校应该努力通过环境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有了环境意识,人们才会负责任地利用自然资源并避免威胁生存基础。对学生进行环保和环境意识的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同情这些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向学生指出,为了保护生存空间,个人发展的要求应该和人类共同的利益相协调。”广义的环保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且还应该有义务注意保护诸生物的自然生存基础。因而环保教育和环保学习必须使人们在所有生活领域中采取对环境负责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