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剖析灾后救援人员心理健康的辅导方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关键词:救援人员;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摘要:由于救援人员在灾难援助中工作任务和角色的独特性,他们的心理问题是目前心理援助中较为忽视的问题之一。文章在分析救援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救援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的对策。
大量的调查结果证实,在灾后重建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这给灾后的重建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救灾人员的心理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汶川地震后,数十万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务人员、青年志愿者等赶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与灾区人民一起擎起了抗震救灾的大旗。由于救援工作灾情急、任务重,多数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救援工作,因此当目睹灾后的惨况,面对痛苦的人群,以及超负荷的工作时,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在灾难救援和危机的应对过程中,我们对于救援人员,更多地考虑是他们如何去援救他人,如何帮助受灾群体应对灾难,而对于救援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帮助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救灾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在承担救援工作的同时,还要承受不断发生的余震威胁和直接受害人的悲伤情绪的传递,也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灾难对个体产生的心理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生理方面:失眠、做噩梦、容易疲倦、呼吸困难、窒息感、发抖、消化不良等;认知方面:否认、自责、罪恶感、自怜、不幸感、无能为力感、不信任他人等;情绪方面:悲观、愤怒、紧张、麻木、害怕、恐惧、焦虑等;行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逃避、骂人、喜欢独处、常想起受灾情形、过度依赖他人等。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上这些心理反应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没有充分的应急心理
由于救援工作灾情急、任务重,多数救援人员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了救援工作,因此当目睹灾后的惨况,面对痛苦的人群,以及超负荷的工作时,尤其是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每一次战争或灾难中,为了如实报道战情或灾情,挽救受难的群众,各国各地都会派出大批记者和救援人员,这些人员大部分会在第一时间看到灾后的悲惨场面,加上夜以继日的超负荷救援工作,使他们的情绪无法得以宣泄,因而很多灾害报道及救援人员会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并可能在之后的几天到几个月内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
(二)对受难者的同理而产生的替代性创伤
一方面,在救援工作的进程中,救援者与当事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双方情感的互动,当救援者设身处地以当事人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心境(当事人的感觉、需要、痛苦等)时,极有可能产生“同理的痛楚”。另一方面,这与创伤事件的特殊性有关,即创伤往往伴随着“失落”的存在。在互动中,救援者生活中原来所秉持的安全、掌控、可预测和受保护的信念受到了当事人创伤事件的冲击,使得救援者可能因“失落”而与当事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间接获得了当事人的创伤体验,而这种体验会对救援者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对自己期望过高
心理干预人员在救灾初期常有一种情结,认为自己应该要负起辅导的责任,自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一旦没有取得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成果时,往往会出现自责等负性情绪,影响到心理健康。
(四)生存环境导致的不安全感
许多心理干预人员背井离乡去灾区,衣食住行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由于长时间地接触遇难者及家属,再加上余震、洪水、滑坡等威胁,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心身反应。
三、我国救援人员心理健康促进的对策
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干预主要目的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有效的对策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具体措施有以下方面:
(一)救援人员要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能改变人的生理状况,还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提高人的意志力和主动性,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应激能力。参加救援人员应对所承担任务的艰巨性和挑战性有一个心理预期,不应在心理上“轻敌”。同时要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告诉自己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自己的朋友、同志和领导,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救援者本人要不断地累积充足的工作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并能得到及时的专业督导,而这将有利于救援者及时觉察自己的不平衡状态,以利于其自身的调整。救援者需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的策略,例如,保持幽默感和客观性,适当的休闲和锻炼,应用某些如“蝴蝶拥抱”、“安全岛”、“保险箱”等特定的自我保护技术。这些将有利于救援者及时平衡、调节自己。
(三)救援人员应多关注问题解决,避免感情用事,鼓励救援人员通过诉说宣泄压力
过度的感情投入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起自身的不良心理反应。在救援行动中,面临惨烈的灾难环境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对于没有经历过类似场景的青年救援者来说,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应及时把压力宣泄出来,而不能闷在心里。诉说是一个调整情绪的基本方法,它有利于将心理能量释放出来,使内心重新获得平衡。应该鼓励救援人员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并给予倾听和关注。
(四)为救援人员尽可能提供有利的环境
1、为救援人员提供及时准确信息。信息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特别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时,环境的巨大变化很容易使人产生恐惧和焦虑,人们需要获得足够的信息对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所处的“位置”做出判断,救援人员也不例外。因此,应向一线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和设备,这样有助于他们及时了解灾区整体救援进展情况,同时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后方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敬佩和感激之情,使他们感到温暖和力量。
2、创造条件让救援人员及时休息,保存体力。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救援人员应抓紧点滴时间休息,哪怕是几分钟时间,也可以打个盹。这样做有利于恢复体力,增强心理免疫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进行洗浴等放松活动,使身心疲劳能够得到及时的缓解,体力得到很好的恢复。
3、鼓励救援人员保持与亲友的沟通渠道。亲人是救援人员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在重大任务面前,来自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是救援人员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因此可以通过电话和媒体等途径与家人取得联系,向家人报平安,同时了解家人的情况,得到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亲人的支持和肯定能够有效地提高救援人员的战斗力量,使其感到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的而是有着坚强的后盾。
四、结束语
相信随着全民意识的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我国灾后心理干预工程将步入新的阶段,我国灾后社会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将开辟新的天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灾害过后的心理救援应和物质救援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救援人员不仅需要掌握救死扶伤的重要技能,更应全面掌握心理调适的重要方法,在帮助灾区群众恢复健康心理的同时,学会自我心理干预,恰当调试。我国目前的心理社会干预工作主要依靠现场救援人员、当地医护人员、当地干部、志愿者来完成,因此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他们了解灾后自身可能产生的应激反应,帮助他们学习遇到应激事件时的应付策略和干预技巧。
参考文献:
1、蒋洪波.灾后志愿者心理援助体系初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
2、施琪嘉.创伤心理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3、黄津芳.强化危机意识发挥护士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6).
4、王绍玉,邹其嘉,顾建华等.灾时应急心理救助技术与方法[J].城市与减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