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生心理问题思考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生心理问题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学生心理问题思考

一、厌学问题

厌学症是由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消极的情绪体验,自我认识有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作用。探讨中学生厌学症的形成原因,消除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根治厌学症是现今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上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地位的误认,使他们认为自己被“筛”下来了。因此,为求心理平衡,他们有意识、无意识地厌恶或逃避学习。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1.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地抛弃应试教育中的优点,要结合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做到优势互补。2.要改变学生的地位。我们应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教育的目标是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正确处理问题。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是必要的,但引导时要适时、适度,避免取而代之,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师,还要经常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增强情绪调控与自律、自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厌恶学习和逃避学习的心理。3.要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唤醒学生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教育者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等问题给予关注和指导,杜绝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要适当帮助学生分析成绩不良的原因,允许学生有差异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自强自主的能力。当然,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形成合力,这在处理学生厌学问题上是非常必要的。

二、自卑心理

大多数学生在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比较时,常常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往往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笨”,智力水平低,基础差,因此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我认为,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学生“笨”,智力水平低,而是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完全照顾到此类学生,且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我们要注重因材施教。虽然个别学生确实基础差,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们应从心理教育入手,尽量调整这些学生的心态,让其看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充满信心。教师正确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各种困难。同时可在班内设立各种学习活动互动小组,让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不仅能增强同学间的友谊、班级的团结,而且也使这类学生看到了希望。教师应时常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要多问,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无论问题深浅与否,只要不懂的就应该去问。通过教师的心理辅导,学生们就会认识到:大家应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共同进步。这样,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增强,从而也能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建立起“其实我也不比别人差”的自信,这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管理学生时,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充分赏识。所谓严格要求,就是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这一切源于对学生的爱。所谓充分赏识,就是对学生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宽容、多激励。教师必须正确地比较和评价学生,既横向比,又纵向比。评价学生要客观公正,多进行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后进生,教师不能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要像寻觅火种和开采金矿一样,努力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千方百计使其燃烧。通过随时随地的教育,点燃他们发奋进取的火焰,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以上是本人对在校中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作出的浅薄论述,其主旨是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教育和现代素质教育及应试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为主,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潜能,重新塑造自我。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一个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鼓励他们开创新的生活,致力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心理健康教育步入科学性、个性化、普及化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