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路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观、知识观、发展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并不会在朝夕之间消失殆尽。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依然是许多学校评价模式的主流。在许多教师眼中,学习成绩的高低成为好坏学生的“分界线”和“分水岭”,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某些教师采取了种种不适宜的教育教学行为。误区一: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得教师较少关注落后学生,加剧了落后学生的自卑感和孤独感。案例一:被忽视的学生小A,女,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小A是一个比较内向和封闭的女孩,学习比较吃力,老师对她的评价是反映慢,胆子小,成绩差。所以上课时小A就像“道具”一样摆放在自己的桌位上,不举手,不交谈,不捣乱。对这样的情景,教师也知道不好,但是认为没有办法给予她更多的关注和提示,因为“她什么也不会,叫起来也是白叫,傻站在那儿”。小A学习虽然差,但是她的绘画作品却反应出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绘画风格。只是因为她落后的成绩,教师从来没有发现她的绘画才能,也从来没有给过小A表现的机会。因此,小A在班级中就始终处于“边缘”地位,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更得不到同伴的认可。误区二: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还不理想,师源性心理伤害随处可见。案例二:“著名”的小捣蛋小S,男,小学五年级学生。用“片刻不闲”形容小S可能是比较恰当的。在上课时,不是和周围的同学说话,就是在摆弄文具,要不就是偷偷玩小玩意。因为贪玩,小S是五年级比较有名的学生,三天两头就可以看见他站在教室门口,不是没有交作业,就是和同学打架了。老师提起他就说:“管一个他要折寿十年!”像这样缺乏自我约束力的男孩子在学校中很常见,他们因为调皮、学习习惯较差,因此给教师带来许多的管理难题。对这些学生,教师时刻“警惕”却“防不胜防”,一不留神,他们就会“恶迹斑斑”。教师缺乏和这些学生内心的交流,罚站、罚写作业等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可以一时有效却不能治本,而教师对他们的“挖苦”“打击”更多的激发了学生的敌对情绪,使得师生关系紧张,更加难以管理这些学生。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较单一,缺少学科教师的有力支持。在许多科任教师心目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事情,或者就是德育部门和德育主任的事情,甚至有些教师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有问题了才需要进行辅导和疏导。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有些教师采取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态度,听过的讲座过后就忘,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这些言行和观念极不利于开展心理健康的学科渗透工作。其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是相契合的,它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人文思想的树立,是教师民主尊重精神的养成,这也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所在。试想如果没有民主和尊重,那么教师如何能够面对学生的困惑,如何保守学生秘密,如何能使学生坦然面对成长中的烦恼?因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是增强教师人文精神的培植,更是关注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良机。
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个体更好的认识自我,理解不同的心理特征,也可以优化个人心理品质。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帮助广大教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所指的范畴和含义。
1.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指个人具有良好的、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及其对自己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研究者对心理健康提出过很多不同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适应和发展始终是考察心理健康的基本立足点。适应是个体通过不断的身心调整,在现实生活中维持一种良好、有效的生存状态。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才能品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积极变化。这两个概念既是密切联系又是相互区别的。适应侧重于个体和现实的关系,而发展指向个体与环境的未来状况。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心理健康各年龄段的具体标准也就不同。
2.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从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种旨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技术帮助学生改善心理机能、掌握社会技能、发挥个人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教育。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较早、较快的学校,近两年来主张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主要是考虑围绕学生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进行课程组合,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围绕学生中心来设计,以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知识只是心理教育的一条线索,社会也只是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的参照系。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教育课程,其核心应该是一种活动课程,通过精心组织和串联起来的各种活动进行,突出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了课程设计中的学科、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应该定位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性,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至于心理纠偏,或者说心理治疗则必须依赖专业人员进行,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实现的时机与师资条件还不允许。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三方面的内容,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教研组学习等形式,集体进行学习、讨论,在普及、推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让广大教师理解、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实验,并能够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事物。但是在普及、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切不可让教师随意“戴有色眼镜”,即把学习成绩不好、自我约束力较弱,或是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的学生统统视为“心理不健康”,对学生另眼相看。更不能由于学生比较难以管理或是出现错误,而将属于学生的秘密公开,以示惩戒,侵犯学生基本的隐私权。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研究,必须先培养一批能认真学习、肯下功夫钻研、善于处理学生工作的教师。一方面这些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充电、学习,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自己顺利开展工作进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必须具备谦虚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宽广的胸怀,能够不计得失,踏实工作。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能够无私的将自己的成果、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这些并不是对教师的盲目拔高,因为要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开拓性。没有热爱,何以谈得上无私的奉献;没有理解,何以谈得上全身心的投入?
(三)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生事物,在初始阶段可能有许多教师持观望、等待的态度,许多学生也会敬而远之。因此,在逐步完善个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的基础上,应抓好以主题班会为形式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个别的心理辅导针对的是学生的差异,而集体的主题班队会则是针对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对自己的悦纳,对他人的尊重与认同,学习一些解决同伴矛盾的技巧等。
(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在各个年级中设定学时,有计划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同时也必须注重利用好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发挥学科教育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方法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列入学校课表的“心理辅导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各学科有意识的渗透心理教育内容,则是心理辅导的副渠道。前者发挥主导性作用,后者发挥熏陶性作用。心理教育能够进入到学科渗透的层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算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可以说,达到学科渗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教育资源上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活动时间最集中的场所,在课堂中,学生获得新知,智能得到开发,心理的发展也得以逐步完善,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时段,那么就等于放弃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2.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各学科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有着许多显性和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可资利用。如果放弃学科中的心理教育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是不完全的。
3.从教育对象看,中小学生正处于迅速发展期,他们相信教师的评价,在和同伴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宽容和谦让,学会比较和吸收,这些过程是任何课本所无法教授的,也是任何一位教师所无法替代的。而每一位学科教师如果能够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快乐的学习、主动的学习,那么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所期待的目标。
诚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着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但也有许多富有创意、勇于奉献的教师已经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的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但是只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意识,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成果,那么学生才会从中真正受益,才会发现自我,挑战自我,也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明天,而教师,也才会体会到“诲人不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