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问题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问题学生心理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问题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一、学生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分析

造成现今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从家庭方面看,独生子的现象使家长对子女的管理模式往往是:在物质享受上百般迁就,在学习成绩上百般苛求。前者使他们缺少心理承受力的锻炼而后者又使他们面临压力,这样的管教模式会使青少年无休止陷入心理不平衡之中。同时,父母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又使家庭往往成为宣泄的场所,导致家庭气氛的下降,又加剧了其子女的心理不平衡。从学校方面看,在呼唤课改的同时,毋庸置疑,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抱着考分这个饭碗不放。学生的“能力”都量化到分数上,分数竞争激烈,学生对自我价值认识不足,自信心缺乏,难以发挥内在潜力,常处于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心理状态。从社会风气方面看,低级网吧,黄色录像厅,黄色书刊等的流行,无不引诱,腐蚀着幼小的心灵深处。许多研究表明,诸如自卑、敌对、偏执、恐怖等心理问题往往就是引发攻击、暴力冲突,甚至是青少年犯罪等反社会行为和精神失常的内部原因。

二、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途径

1.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改善自己的教学艺术,以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以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豪迈的激情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以慈母般的爱,真诚地喜欢他们,爱护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第三,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多与学生接触,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可爱”,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理交融;第四,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耐心的教育,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

2.紧抓课堂机遇,培养健康心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抓住课堂契机,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现代信息社会,青少年的独立性,自主性大大增强,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紧抓45分钟,增加师生心理相容性,帮助问题学生解除顾虑,摆脱消极态度,促使他们从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做好学习辅导,培养健康心理

(1)学习态度。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信心是越强还是越弱,这必须引起教育者的关注,事实上关注的实质就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不仅如此,教师还要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2)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不正确是问题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低年级阶段,根据学生个体基础,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习课计划、复习计划、短期目标、长期目标等,具体到帮助安排一节自习课学什么、如何学;在高年级阶段,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帮助其学会制定计划和目标,学会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3)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

4.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个问题学生

(1)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淡化分数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2)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是什么呢?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肯定会把问题学生评下去。(3)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问题学生才能不断进步。

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共同合作

长期表明,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很是不够。故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必须要得到社会,有关部门或单位,家长(包括他们的亲戚朋友)的配合,对孩子产生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最终达到共同教育问题学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