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心理学下网络道德问题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便利。但网络本身是把双刃剑,不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影响。互联网使学生接触信息过于庞杂,这些信息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冲击,使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应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本文将分析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并阐述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网络道德问题表现,希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网络道德问题;互联网
引言
网络不仅使人们沟通和交流更便捷,也促进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改革。但由于网络言论环境自由,导致其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政府正在加强网络道德环境治理,期望减少网络中存在的暴力、色情及相应的不实言论。但由于网络环境过于复杂,因此治理难度较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极易受网络不良言论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辨别能力,这样才能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首先,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治理,可以减少网络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和不良信息,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也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对互联网的正确利用;其次,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可以规范网络行为,使网络环境更有序。很多大学生在有序的网络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不仅能加强道德意识和综合素养,也能保持自律,积极健康发展;最后,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可以使网络中出现很多具有积极意义的言论,这些言论不仅能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状态,也能增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形成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
二、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网络道德问题表现
(一)网络语言失范
互联网时代,学生习惯利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微信、抖音、快手等等软件的不断升级,不仅方便人们用于文字交流,甚至可以利用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进行互动。但由于网络道德规范不强,很多网络语言出现失范行为。首先,虽然互联网为人们构造互动空间,使人们沟通更便捷。但由于互联网虚拟性较强,导致很多学生会在互联网中出现谩骂行为,发表不适当言论。通过匿名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都在聊天论坛中,遭遇过谩骂或人身攻击。甚至,网络中正在兴起职业代骂,这也说明网络治理迫在眉睫;其次,很多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学生对两性知识比较好奇,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两性知识的了解。但少部分学生却会在网络中浏览一些色情网站,希望通过这些内容满足性渴望,但这些言论不仅会扭曲学生心灵,也会出现品行低下行为;最后,由于网络具有一定隐秘性,人们不能了解互联网另一端人员的真实身份,这也导致很多欺诈行为出现。例如,很多人在网络交流中会提供虚假或者是诈骗信息,为对方带来损失,这种欺骗型也是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甚至会打击学生的信任心,使学生很难相信任何人。
(二)网络行为失范
网络行为失范包括很多方面。首先,网络中会存在非法传播暴力和恐怖等等信息的现象,这些信息不仅会为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例如,很多不法分子通过传播网络色情信息,获取非法利益。这些色情信息不仅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也会使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沉溺于此,更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好奇,与朋友分享信息,这都严重影响网络秩序,不利于网络道德建设;其次,由于互联网存在监控难问题,导致其中会存在很多侵犯他人隐私现象。例如,“人肉搜索”就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体现。同时,一些黑客会利用互联网技术,非法侵入和破坏网络系统,以此进行非法获利。例如,美国的莫尼柯,竟然入侵北美防空指挥中心,甚至获取美国战略核导弹的部署信息。这一电脑天才少年由于仇恨社会,最后成为臭名昭著的黑客;最后,个别学生会受网络不良信息侵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政府、学校和社会都要加强对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视,积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才能尽量避免和减少学生出现网络行为失范现象。
(三)网络沉溺行为
网络沉溺行为是指学生沉迷于网络。根据我国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可以发现我国沉溺于网络的群体已经达到近16%,甚至还有10%有网瘾倾向。首先,部分网瘾少年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不仅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自由性,也能释放学生压力。很多学生通过升级获得成就感,认为其个人价值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得到体现。甚至网络游戏有电子海洛因之称,这不仅说明其极易成瘾,也说明其中一些信息对学生的危害巨大;其次,部分学生会存在网络聊天成瘾现象。由于互联网具有较强的虚拟性,学生不仅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也能在网络空间中寻求快乐,认为其可以在网络中真正“做自己”,这种错误想法使得学生习惯利用网络宣泄情感,虽然利用网络宣泄情感可以得到心理慰藉,但长此以往会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沟通障碍;最后,网络中存在很多暴力和色情信息,也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长期接触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学生,不仅更容易发生犯罪行为,也极容易出现心理扭曲现象。
三、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策略
虽然互联网使人们生活更便捷,人们不仅能在互联网上娱乐、购物、沟通、办公,还能实现对外界信息的快速知晓。但网络不仅只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必须正确认识网络风险,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才能扩大互联网的积极影响,减少其存在的消极影响。同时,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语言和行为失范,也会表现网络沉溺行为,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入分析和了解,才能有效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一)学生主体要加强对网络道德的重视
首先,学生作为网络主人,应不断提升自身网络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成长,也能使学生辨别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网络只是工具和载体,应服务人类的生活,因此不能使其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但不能对网络产生依赖,正确认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加强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规范;其次,学生要学会丰富网络情感,虽然网络中的交流是虚拟的,但通过互联网的交流,也要具备一定责任意识和责任心,这样才能学会相互尊重,将心中充满感情和爱,减少在网络中的自我迷失;最后,学生也要加强提升道德意志。例如,学生可以用电子游戏放松心情,但要合理规划时间,不能放任自身沉溺于网络。又如,学校可以制定相关上网规章,明确规定学生上网时间。学生也要加强对相关规章的遵守,以促进自身意志力和控制力的提升,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二)政府和学校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首先,政府要促进网络相关法律不断健全,不仅要积极加强网络治理,要确保相关执法人员有法可依。例如,我国的《通信行为准则法》《互联网内容过滤法令》等等,都要求要加强对网络的治理。同时,相关法律中特别规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由于时代不断发展,相关法律条令仍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促进网络健康治理的不断健全。并且,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网络监控,不仅要及时发现和治理相关不良信息,也要对传播这些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其做出相应的刑事和行政处罚。例如,我国开展的全国各地网络扫黄打非行动,便能证明我国加强网络治理的决心;其次,学校不仅要构建相应的校园文化,也要积极肃清校园网络,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道德宣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同时,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全体教职人员也要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引导学生成长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三)社会和家庭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社会和家庭也要积极参与网络道德建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参与网络道德建设,可以使网络道德问题得到充分治理。例如,家长可以与学生签订上网公约,公约中不仅要有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也要相互监督网站浏览情况。同时,家长也能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上网,帮助学生摆脱网络依赖。同时,社会参与网络道德建设时,要加强科研力度研究,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屏蔽网络中存在的不良信息,减少暴力、色情、恐怖等等信息的传播。并且,相关互联网行业也要加强行业治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也要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并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例如,很多互联网企业,联名加强网络环境治理,希望可以为网民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还有一些名人会积极加强网络道德宣传,希望利用自身名人效应,推广网络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道德榜样。
四、结语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较强,因此难免存在一些网络失德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国家需要加强网络治理,学校也要加强对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这样学生才有能力抵御互联网不良思想侵害,提升认识,促进自身全面成长。同时,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不仅能减少网络道德问题,也能使人们加强对网络的正确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规范网络行为和网络语言,减少沉溺网络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王华,万馨妍,宋欣欣.主流意识形态下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干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9):87-88.
[2]邹增丽.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99-101.
[3]赵娟.新时期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及成因[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79-180.
作者:赵玉东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