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造性教育课程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教育条件的创设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支点,创造性是现代教师担当培养人才重任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创造性教育是指以开发人的创造素质为本质特征的新型教育。人的创造能力并非天生的,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指出:“如果我们想在更大的范围内去促进创造力,那么就应当在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通过教育体系给予这方面更多的保证”。创造能力必须通过教育培养,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创造性教育也应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创造的认识,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议,有部分人认为,只有对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有重大创见和发明才是创造,他们认为创造性是少数天才所具有的天赋。事实上,这些认识存在片面性。创造的能力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具备,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异。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前者是人类历史上首创,后者是个体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尽管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它们在创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也必须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并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去发现并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教师应努力遵循以下教育要求:
(一)赋予学生创造的自信
自信是创造的基础,只有对自己的观念、想法保持信心,才能有效激发自我的创造动机,激发思维的活跃状态。教师应赋予每个学生创造的自信,即使对那些缺乏自信心和勇敢精神的学生,也要善于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激发这些学生更多地去关注活动过程,淡化对活动结果的关注,焕发他们的自信。同时,在教学中要杜绝否定性的批评,以避免造成对学生心理上的打击。
(二)提供自由的教学氛围
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认为的,成功的教育不仅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高度信任的师生关系,还依赖于一种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里指的自由主要是指思想上解放和各种禁锢的解除。只有解放思想,才不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僵化、教条、盲从和呆板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通过探索、尝试,自己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环境中,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大有裨益。
(三)尊重学生,平等待生
平等是创造的源泉,平等是人格独立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人格上的平等,才能有思想上的解放。因此,教师必须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在创造性的发挥上与学生平等相处,这种平等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是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让学生勇敢地放飞理想,主动地去创造想象。
(四)讲求创造性示范的教学艺术
创造并非排斥示范,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能创造性地运用教学原理,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将课堂教学这一艺术变成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重要手段,为学生提供示范榜样,以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创造才智,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探索、去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中创造性教育的实施
“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未来的幼儿教师掌握幼儿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法及其运用。在缺乏创造性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传授与讲解,在实践中也常常被动地照搬其他教师所教的方法和程序,使活动缺乏新意。这样的教学只能导致学生学习的模式化,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为了使教学成为既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就要遵循“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对学生的创造性教育,便是贯穿于这一原则之中,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训练加以实施。
(一)制订活动计划的训练
各种教育活动计划的制订,是学前教育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一份有创意的教育活动计划,能使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提高活动的效果;同时,制订计划本身也是创造的过程。因而,在学习制订教育活动计划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制订计划训练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拟订标题方面的训练。教育活动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活动内容而定的。有创意的标题能使人耳目一新,激起教育对象对活动的兴趣。同一活动内容,在标题的拟定方面,具有广阔的创意空间。如大班早期阅读活动——认识“早上”、“中午”、“晚上”三组汉字,如果以此为标题,就会使人觉得活动内容抽象、无味,而从“小猫的一天”这有创意的标题,就能使枯燥的认字教学成为生动有趣的活动,便于幼儿的接受和认同。
2.设计提问训练。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提问至关重要,它是启迪孩子思维活动的指挥棒,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影响着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的方向。因此,设计提问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重要环节。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提问法,如正面提问、反面提问、进一步追问等等,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一个事物或现象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拓展想象的空间,从而把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方向引导。如针对大班故事《蛤蟆吃西瓜》,教师就引导学生设计了各种提问方案,有的学生提议在讲述故事的第二小节时,可戛然而止,提问幼儿:“蛤蟆想不到办法,心里真急呀,小朋友你们来帮它想个吃西瓜的好办法吧?”在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后,教师进一步引出“后来蛤蟆有没有想到吃西瓜的办法,我们来听一听。”再接着讲述故事。最后追问:“后来蛤蟆是用什么办法吃到西瓜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设计出多种富有创意的多种提问方式,其创造性设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3.导入设计训练。导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导入设计训练,主要使学生既能根据教学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又不落俗套地构思、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富有创意的导入能使活动一开始就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加深幼儿对活动的印象。
4.方法运用训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复强调这一原则,使学生既能按照教师的指导,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又能有创见地进行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肯定有创见的回答,使学生学会既要博采别人的方法,又要相信自己的理解、观点和判断。因此,在方法运用的训练中,根据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初次练习,教师可要求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进行尝试设计,但同时应鼓励学生大胆开拓思路;再次训练及以后的设计,则可进一步要求学生在方法运用追求自己独到的创意。这样可以使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训练中,不拘一格地发挥自己的创见,使每一次的训练都有新的尝试与新的体验。这样学生在训练中,才能发挥着自己源源不断的创造才能,养成不断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与此相近的还有活动结果评价训练、活动延伸训练等,也应推广这一教学思路。
(二)教学观摩活动分析的训练
教学观摩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中颇为重要的一环,是沟通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观摩,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也能使学生体验创造活动带给人的愉悦。而观摩活动的最终目的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理论知识,客观地分析评价观摩内容,提高学习层次。观摩分析训练,就是让学生对每次的观摩活动进行讨论,提出自己对活动的看法,即活动成功或不足,以及建议等,在讨论中,对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研讨式的辩论,特别是有关活动的建议,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创造。在训练中,力求使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创造性都能得到锻炼。
(三)模拟教学活动的训练
模拟教学是训练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方法的学习,关键在于运用。计划制订得再好,但不懂得实际操作,也仅仅是“纸上谈兵”。通过模拟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灵活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对计划进行再创造,在再创造中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挑战,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因而,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模拟教学中创造性的训练,首先表现在教具的使用上。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发挥教具的作用,是学生在操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而训练学生能一物多用,使教具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起到不同的示范作用,这其中就存在着很大的创造潜能。其次,在语言的组织和运用方面,也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创造能力差的学生,只会“照单宣科”,将计划生硬地搬到活动中,而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会灵活地按计划组织语言,善于运用贴切、幽默的语言渲染气氛,使活动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方法的选用上,训练学生不拘一格,将自己的创造付诸实践,大胆尝试。在这种训练中,学生可以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也能吸取失败的教训,使下一次活动成为又一次新的探索。在知识经济为先导的新世纪,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最终会被淘汰出竞争的行列。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能力,并引导学生向研究性、专家型教师的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