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论文

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收集、统计发现,(多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场地设施匮乏和师资缺位上,师生的观点基本一致,均排序第一和第二位,通过访谈得知,普通高校,特别是老校区,一方面为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扩招后,生源人数明显增多,其次,房地产开发浪潮汹涌,城市地皮昂贵,体育场地无法扩建,导致了体育场地设施成了高校体育改革中的“短板问题”。师资问题上,体育教师反映,受编制问题限制,近几年入编人数较少,目前仅有的体育教师队伍,普遍授课任务较重,而且还有教科研任务等,力不从心,确实难以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其次是课程建设、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问题。

2.应对策略

2.1加大场地设施方面的投资与建设众所周知,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是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依托。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缺位,是制约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推行“三自主教学模式”和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瓶颈和关节点所在。为此,一方节约使用现有场地设施,做到一场多用;由教务处统筹安排,错开体育课时间,避免小场地多班级上课的拥挤局面;另一方面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资与建设。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查发现,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部分大学生爱体育运动,却不爱上体育课。探究其根源发现,这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仅局限在自己的运动强项上,特别是“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倡导与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必须为适应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本专业领域成长为一名”通才”和“多面手”。为此,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和校方要多举措、有组织地对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快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打造出配套的师资队伍。

2.3优化体育课程结构2002年《纲要》提出的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大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心健康状况的改善,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递进过程。然而在调查中,每周一次的体育课,远远不能达到每人每天活动1h的锻炼标准,更不能实现增强体质的愿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建议把课外体育作为课内体育的补充与延续,让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有机结合,才能使大学生个体在不同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应重视课外体育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把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早操和课余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考核中,形成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建立健全课外活动激励评价制度,加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工作的力度,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创造校园体育活动的氛围。

2.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紧跟时代的步伐和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扭转被动状态,探索出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然而高校面临着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位,无法匹配大学生的锻炼需求,为此建议高校完全可以通过电视、网络资源对学生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电化教学,介绍项目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同时可以利用校外体育场馆设施的资源,合理安排、利用有限的财力,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方法方面,任课教师要依据《纲要》和新课改精神,从“快乐体育”、“人文教育”等先进教育思想理念出发,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大学生从“要我学,要我练”向“我要学,我要练”的方向转变。

2.5完善评价体系在评价教学方式上,要坚持灵活性和多样化,可提倡大学生间互评、大学生自评和结合教师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要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在整个评分中所占的比重,以利于确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育人目的。

作者:张宝玲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