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探索

高等学校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机构,而课程是学校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对高等教育课程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面对类型及层次多样化的各类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及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均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诚然,截至目前,关于课程改革问题,许多学者均进行过相关研究。诸如:刘剑虹等描述、分析了高等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阶段,着重对高校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盘点,进而提出高校课程领域存在研究力量薄弱、方法论缺乏、课程管理亟待开拓等问题;欧阳文指出中国大学课程的变革可以确立社会本位和学术本位统一的课程目标,形成高标准、多样化的大学课程结构。后来,吴盈盈指出,在立足本土和现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积极了解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寻找良好的方法,并对当今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总结:一是增加基础课程建设;二是设置高校课程综合化;三是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加强职业化教育模式。随后,针对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董英全指出要按照淡化专业、强化课程、弃旧图新、紧跟新时代的思路,在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方式方法。继而,孙明贤指出,要以人为本,构建学生自主发展模式,要完善深化“两个自主”,践行学生发展理念,即:一是实施“自主课堂”,构建民主、平等、人本的教学氛围;二是实施“自主管理”,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管理、文化熏陶的教育环境。然而,在上述研究中,大多仅针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较为抽象的描述以及总结,而对于具体的改进措施及其方案给出的较为笼统,不甚清晰。本文基于高校的实践经验及其个人的思考,将提出更为具体的课程改革优化措施。

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民办高校,山西工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应用型人才。围绕该目标,一直以来,学校都在积极倡导教师开展应用型课改活动。希望以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作为带头人,能够将整个课程改革推广到全校师生。然而,就实际经验而言,开展课程改革活动并非一件易事,对于学生来讲,亦有利也有弊。

(二)面临的困境。

1.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依赖性。

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新颖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分组讨论授课法。一开始,学生会感觉比较新鲜,热情较高,配合较好。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乐趣,而且在活动中更加形成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能力的提高。然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基础学科底子相对较弱,而且一直以来源于传统教学形成的一种依赖心理,使得少部分学生从心底不是很乐意进行课改活动,总觉得备课、讲课是教师的事情,甚至学习也是教师的事情。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认为这是一种包袱,是一种压力。每次分配任务,他们也许会消极对待,敷衍了事,草草完成任务,甚至不以为然,不去参与,把任务推给别人。

2.学生对分组授课的实效性有所顾虑。

有一些学生之所以不太赞成课改,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将来毕业之后可能有进一步深造的计划,或者考研或者出国等等。如果一味采取课改,组织学生授课,这势必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将来自身的升学与发展,所以有点质疑课改的可行性。

3.教师及学生对课程改革形式的质疑。

针对学校的办学目标,课改的形式似乎令人质疑。因为无论怎样采取课改,我们的授课理念依然是“以理论为主”,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似乎有点脱节。这样对于学生而言,容易造成一种“纸上谈兵”的错觉,其实这也是值得教师们去深思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策略

(一)精选教材。

鉴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学校的教学目标,建议以后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专业知识略微简单些,多实际应用,少理论讲解,更加适合学生接受、学习。

(二)优化教学模式。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议在教学模式方面,学校可以倡导学生“一半学习,一半实践”。比方安排学生一个学期在校学习,下一个学期出去开展实践活动,去实习。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何为“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当然,说到底,种种这些都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能够给予学生这些平台和机会。

(三)“渐进式”课改。

至于学生对课程改革可行性的质疑以及对是否影响自身将来发展的担忧,建议教师们可以采取“渐进式”的方式进行课改。主观上,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感受课改的正能量,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上,我们不可操之过急,要“渐进式”地进行课改,比方说在整个一章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两节内容较简单的章节,或者安排一章结束后的复习课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课改,并适当地给予指导、奖励和赞扬。长此以往,相信学生们会感觉到其中的乐趣,找到大学学习的意义,而不会再觉得这是一种包袱,是一种压力,急急地想要甩掉。

三、结语

解决高校课程改革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这需要大家长期的共同探究和努力。但是,无论如何,课程改革不宜一概而论,千篇一律,应该因校而异,因生而异。根据学校不同,教师和学生水平不同,采取更合适、更可行的方式和方法。长此以往,相信全国各高校的课程改革问题将会得到妥善解决,课程改革过程及其形式也将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常丽珍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