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语文是我国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课改在试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语文运用的实际能力,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在此我提出一些我的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问题;意见
一、语文课程改革所遇到的问题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开始,语文教育就一直在曲折发展着。自教育部颁行过《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后,此后分别在1956、1963、1978、1987、1992、2000年修订和颁布过6个“教学大纲”,每次的修订和重新颁布都对教育改革起过促进作用,但所显现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义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学习、成长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关注此时期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是每一位教育者所应当做到的事情。
1.语文素养的被动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也在不遗余力的进行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样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在一种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中,特别是近年来各个阶段的升学压力都很大,所以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而没有确定学生是否真的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上体味到了语文所带给他的丰富情感。要知道语文素养并不单单指的是语文知识,他还包括语文能力、语文态度、语感能力、语言积累、语文学法、语言行为习惯和语言品位。这些要素构成了语文素养,如果教师一味只注重交给学生基础性的知识和答题的技巧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那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只有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的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语文包含的世界非常的广阔,教师应将学生往更高的方向去引导。
2.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达到语文教育目标的策略。实施素质教育,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必然的,但是由于课程改革一再强调“学生是教学的核心,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辅助”,这就使得不少教师对课堂的进行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将课堂撒手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讨论,去探究,就是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这是错误的认知,要知道课程改革虽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并不代表要否定教师讲课的重要性,教师的引导对于一堂课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凭借教师正确的引领才能真正的实现所谓的自主、合作和探究。
3.闭塞的知识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语文课程应当在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跨学科的学习,努力拓宽视野,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但由于我国地势广阔,很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再加上部分教师对语文的教学囿于教材和课堂里,把语文学习与丰富的生活世界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只能接受到课本上的知识,使得我国很难达到“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这样的目标。
二、我对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意见
1.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应在课堂中穿插进学生应该懂得的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例如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她在每一篇课文的讲授过程中都提出一个主题,如友情、宽容、母爱等。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促进他们此时期的身心发展。除了这种主题教学,我们还可以创造设计更多的方法,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启迪。
2.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得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阐明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作用。如今的语文课堂,应不再采取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定要认识到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而是有思想的,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让课堂在教师正确的引领下自由,和谐的探讨问题,分享知识。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对待学习以一种主人公的态度去参与,去获得,去享受。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十分普遍了,学生在课堂中就可以欣赏上动听的音乐和活泼有趣的图画,这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很有益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网络、报告会、演讲会、戏剧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等等。这些课程资源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多多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接触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语文课程改革在今天仍旧有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只要我们不遗余力的始终坚持,我相信他就会一步一步的朝着更好去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隋.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
[2]吴君堂.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祖国:教育版》,2014.(01)
[3]冯书林.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一些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6)
作者:李欣怡 单位:延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