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首先就行业需求与高职设计基础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概述,其后基于高职设计专业的基本特征、基础课程的职业能力深入分析了高职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最后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了一系列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行业需求;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改革
一、行业需求与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概述
所谓行业,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根据生产产品、生产工艺、相关劳务服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划分。例如设计行业、机械行业、金融行业、服务行业等等,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技术特征,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职业。例如,设计行业具体有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等等,同时隶属于同一行业的从业者其具有职业共性,也具有职业特殊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行业关于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学科水平、综合素质所提出的一系列标准要求,被称之为从业资格,而这样的基础能力在院校中则对应课程的基础内容;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一些专项技术技能,决定着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整体能力,这部分被称之为职业标准。在院校中应当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计,突出其差异化。基于此,根据市场发展及行业规划的实际需求,对高职设计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应当有效,区别于其他本科课程内容,凸显初其特色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在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艺术设计专业应当是为了推动商业美术的发展。因此,专业课程应当与市场行业企业紧密联系。在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根据行业相关规则及从业标准,结合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策略计划。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深入了解企业行业对于人才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的要求,明确培养途径和培养方式。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行业需求导向对课程建设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但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仍然过于注重艺术审美的培养提高,而忽略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导致当学生从基础课程转入专业课程时无法适应教学流程,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没有行业意识及行业理念作为支撑,适应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高职院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
二、高职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设计专业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应当与本科院校进行有效的区分,对二者之间的类型差异进行正确对待。高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核心职业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以行业发展为具体导向,通过资格证书的考取提高专业能力。对于设计专业而言,学生不仅仅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力,还应当具备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并且学以致用。但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采用的是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忽略了人才实用性的提高,导致高职院校教学失去现实意义。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一系列的实践基础课程,但对于专业课尤为重视,没有意识到基础课程对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多数学生对于色彩、结构等有一定的掌握,但却缺乏对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认知。
(二)高职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职业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时,会将造型基础、设计结构、设计思维、表现技能等有针对性的纳入教学体系中。通过课程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掌握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自身职业所需的技术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无法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做到校园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很多学生必须经过二次培训才能正式上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无法快速适应社会及岗位要求,创造自身价值,这也是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能力缺口所在。设计基础课程应当是最为基础的课程,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基础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学习动机不强,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在教学初期有针对性的引入行业理念,才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逐渐形成职业道德及行业意识,以国家及企业的相关标准对自身进行要求。
三、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策略及措施——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一)明确课程改革目标
高职院校及相关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应当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以行业需求为基础导向,明确基础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从原有的审美教学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行业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如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行业标准,那么专业课程将失去意义和价值。
(二)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正确认识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充分融入行业需求及社会需要,结合岗位职业能力,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深入企业及社会了解当前人才培养的困境,以行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减少二次培养成本。同时,根据行业及职业的相关标准制度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2.改革完善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新型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开展设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创造相关的教学情景,积极开展翻转课堂、微课等等,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而线下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对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有效运用,打破时空限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到行业发展的具体走向,岗位职责内容及未来的工作状态等等。例如,对于设计专业中的手绘课程而言,教师不仅仅应当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素描、彩绘,而应当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绘制相关专业图,比如,产品图、首饰图、服装设计图等等。
3.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只有充分立足于行业需求,深入了解行业规则及人才需要,才能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转变,从最初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向行业及专业教学,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行业理念。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工作制教学模式,将实践生产工作过程与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融合。
4.创新教学形式
创新是推动社会及行业发展的根本源动力,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从最初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探究,同时通过创新教学将产、教、学、研进行有效的结合,实现学生、院校、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
5.搭建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行业需求的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在开展考核评价时应当以行业标准作为最终目标,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进行有效的融合,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态度等等,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教师点评、行业设计人员点评、学生自评等等多元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及不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开展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时应当明确课程改革目标,优化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完善课程教学模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搭建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玄颖双.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艺术科技,2017(6):333+322.
[2]徐立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分层教学改革研究——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5(3):81-83.
[3]游玉科,倪进方.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J].西部皮革,2018,40(22):153-154.
[4]郭清兰.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分析[J].知识经济,2017(19):172-173.
[5]陈嘉蓉.对职业能力导向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
[6]卢超.“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教育实践性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22):115.
[7]张晗.高职版式设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明日风尚,2018(13):47.
作者:吴玉聪 单位: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