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初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广大教师对教学情境也越来越关注,成为在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也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课堂应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力图以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切入点,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把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在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下积极主动的学习。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的情境,联系着学生的认识、动机、兴趣和信念。良好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良好情绪,促使学生的思维主动和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对激发智力因素,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1、知识经济时代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挑战。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教育,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将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产生令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借助于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质,把握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实现。

2、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教育部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创设教学情境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特点,也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二、初中历史课堂主要教学情境的创设

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情境的创设。

1、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生动逼真再现具体的历史情景和特定的情感氛围,打破时空的界限,缩小学生与历史的时代距离。帮助学生通过感知,形成历史表象,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过去的历史环境中去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如:在学习“秦统一货币”时,笔者先问学生:为什么人们称钱为“孔方兄”,称贪财者为“钻进钱眼中”呢?然后出示圆形方孔的铜币,对于不同时期的钱币,学生或多或少都见过,通过老师展示实物和讲解,学生进一步明白了这种钱币的源流。在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国历史》实验教材中就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生动形象的历史图画。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中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与北京人同时期生活的部分动物肿骨鹿和剑齿虎的图片、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的图片、以及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和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图画为学生营造出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学习、感受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学习丝绸之路时,笔者用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假如你是汉朝时的一位商人,要从长安出发经过丝绸之路,你会携带哪些商品及生活必需品?想象一下你将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去解决呢?这种有趣味性的问题,学生很愿意思考回答。

学习西安事变时,笔者采用引深法逐步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张学良一向对忠心耿耿,不断效犬马之劳,却为何要兵谏捕蒋?”“日本侵华步步紧逼,国难当头,为何不抗日却积极‘剿共’?”“该不该杀?为什么?”“当时逼蒋抗日是否可能?为什么?”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处于当时历史情景中深入思索,对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逐步加深了理解。并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然后及时释疑。

在学习时,笔者又采用悬念法教学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鸣礼炮,你们知道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些启发探究的问题情境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具有启发性、探究性、趣味性,能够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相互启发或争辩中掌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习能力。

3、和谐真挚的情感情境的创设

历史教学内容本身即蕴涵着大量的情感因素。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都可以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找到典范。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是历史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教师善于深入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以情教学、以情育人。

当讲古今中外仁人志士时绘声绘色,用铿锵激昂的声调加以赞颂;讲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历史罪人时则显出义愤填膺、深恶痛绝;讲强敌压境当权者腐败无能不作抵抗时痛心疾首、拍案而起……都可使学生心随情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激发出强烈的爱与憎,让学生在充满哲理的情趣之中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此外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使音、像、动有机地组合,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和谐完整的、充满生机的过程。如一段《甲午风云》的电影片段不仅让学生进入了炮火连天的黄海海战的现场,而且能被邓世昌的爱国主义情感所感染。

三、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科学性

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创设的历史情境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不能的夸大或虚构,应让学生获得真切的历史感。教师在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现历史情境时,应该注意所展示的声像资料的科学性,比如电影、电视剧、今人的绘画等,很可能是背离历史真实的,其作用恰恰是误导。因此教师对采用的声像资料一定要对其进行精心的选取和剪辑,要让学生认识到影视作品与历史史实的区别。

2、要注意目的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要考虑通过创设情境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激发兴趣、还是培养能力;是解决难点、突出重点,还是加大密度、节约时间;是用来弥补文字教材的不足,还是来加强思想感情上的熏陶……总之,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防止和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师是为了展示现代教学媒体,或为了演小品而创设历史情境。

3、要注意提问的时机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设置情境的时机要寻找最佳点。如在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时设疑,可使注意力回升;在一节课结束或学习完一个单元后设疑,可布下悬念,承上启下,形成以后的高潮。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问次数要适当,不能为追求“热烈”效应,不分主次“满堂问”,虽表面上热闹,则于教学无益。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境创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主要表现在: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明显提高,完全消除了上课开小差、睡觉等现象,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军事历史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历史档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档案局

军事历史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