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生活满意度的发展变化及双向关系。方法:采用亲子沟通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对361名初一留守儿童进行间隔10个月的追踪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前后测均有显著差异,前测得分显著高于后测,即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均呈下降趋势;②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③留守儿童的前测亲子沟通显著正向预测后测生活满意度,前测生活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后测亲子沟通。结论: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存在一种互相预测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父子沟通;母子沟通;生活满意度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不得不留在家乡,由父母一方和/或祖辈、亲戚、邻居等代为监管6个月以上不满18岁的儿童[1]。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长期的缺席会使亲子沟通减少,亲子关系疏远,导致其不得不独自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影响生活满意感。生活满意度(LifeSatisfaction)是指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的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2],是衡量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3]。研究表明,低生活满意度被认为与一系列心理和社会问题有关[4]。生活满意度高的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更少的情绪、行为问题[5]。长期处于父母缺席的状态下可能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造成不利影响[6,7]。袁书华和邢占军发现,相比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更多,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更低[8]。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乡,亲子分离的直接后果就是亲子沟通的减少。亲子沟通指父母与孩子通过信息、观点、情感或态度进行沟通,以实现情感联系或解决问题等的过程[9]。家庭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家庭功能良好的一个主要特征[10]。研究显示,功能良好的家庭,家庭沟通和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功能不佳的家庭[11],而亲子沟通质量糟糕的家庭,青少年拥有较低的幸福感,较多的心理困扰[12]。一项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亲子沟通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3]。可见,亲子沟通可能是影响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整个儿童青少年时期正经历着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的急剧变化[14],也是问题行为的频发阶段,生活满意度低的青少年易出现焦虑、抑郁、逃避等心理问题[15],而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会打破家庭系统中的平衡,增加亲子沟通的难度[16]。因此,本研究推测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可能存在一种相互预测的双向关系,表现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子沟通的质量会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同时,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也会作用于亲子沟通。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

根据留守儿童的界定[1],本研究被试的选取标准为:①父母双方或单方远离居住地外出务工,且留守持续时间为半年以上;②由父母单方或祖辈或他人监护。选取湖南省韶山和怀化两个地区的8所初中学校进行抽样,以班级为单位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两次集体施测。第一次施测在2018年12月,获得有效被试390名,第二次施测在2019年10月,获得有效被试377名,对两次被试加以整合,以前后测中均处于留守状态的361名被试为分析对象。其中,男生194人,女生160人,性别信息缺失7人;年龄跨度11-14,平均年龄12.21±0.51岁。

1.2工具

1.2.1生活满意度问卷

Huebner编制[17],用于测量青少年的生活满意感,原量表共有7道题,采用5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要求学生对其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做出评价,总分越高表示总体生活满意度越高。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18]。本次研究的两次测量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60和0.71。

1.2.2亲子沟通问卷

由Barnes和Olson编制[19],王树青等修订而成[20],包含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两个分量表:开放性沟通和问题性沟通,共4个维度,每个维度有10个项目,总计40个项目。量表采用5点计分,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开放性越强、问题性越少说明沟通越好,因此在计算总分时将问题性沟通维度反向计分,总分越高说明父(母)子沟通越好。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使用。本研究两次测量中,父子沟通分问卷和母子沟通分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和0.83。

1.3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将所有变量的项目作为指标构建单因素的潜变量模型。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数十分不理想(χ2/df=4.03,RMSEA=0.09,CFI=0.35,TLI=0.34,SRMR=0.09),表明本研究的共同方法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2结果

2.1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发展性与稳定性

分别以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和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以测查时间(T1、T2)和性别(男、女)为自变量,进行2×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子沟通测查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1,352)=9.06,P<0.01,前测显著高于后测;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52)=2.07,P>0.05;测查时间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352)=0.87,P>0.05。母子沟通测查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1,352)=169.26,P<0.001,前测显著高于后测;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52)=2.02,P>0.05;测查时间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352)=5.95,P<0.01。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母子沟通在前测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后测中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生活满意度测查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1,352)=8.50,P<0.01,前测显著高于后测;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352)=3.52,P>0.05;测查时间与性别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352)=1.32,P>0.05。

2.2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描述统计结果与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的相关分析(见表2)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前后测均显著正相关,表明从初一到初二,留守儿童的父(母)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水平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外,T1的父(母)子沟通与T2的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显著,T1的生活满意度与T2的父(母)子沟通的相关显著,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基本一致,符合交叉滞后设计的基本假设。

2.3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交叉滞后分析

构建亲子沟通(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的交叉滞后模型,并通过MPlus7.4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交叉滞后检验。建构父(母)子沟通T1、生活满意度T1为外生显变量,父(母)子沟通T2、生活满意度T2为内生显变量的模型。通过信息极大似然估计(FIML)的方法进行检验,模型为完全拟合模型。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从T1到T2的自回归路径均显著(af1=0.36,SE=0.05,P<0.001;af2=0.33,SE=0.05,P<0.001;bm1=0.46,SE=0.04,P<0.001;bm2=0.32,SE=0.05,P<0.001)。交叉滞后路径的检验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父(母)子沟通T1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T2(cf1=0.14,SE=0.05,P<0.01;cm1=0.17,SE=0.05,P<0.01),即留守儿童在T1时间点亲子沟通越好,T2时间点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同时,生活满意度T1对父(母)子沟通T2的正向预测效应显著(cf2=0.13,SE=0.05,P<0.05;cm2=0.11,SE=0.05,P<0.05),即留守儿童在T1时间点的生活满意度越高,随后则表现出更好的亲子沟通。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均存在一种双向预测关系。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从初一到初二,留守儿童的父子沟通、母子沟通呈下降趋势。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1]。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身心逐渐走向成熟,渴望独立和自主的想法也愈发强烈,对父母的约束会产生对立和不满的心理,叛逆心理增强,从而使亲子之间的关系紧张,沟通的困难增多。本研究还发现,生活满意度也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进入初中后,身心的急剧发展及学业负担的增加有关[22,23],而亲子分离的现实可能使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面临更大的考验[24]。交叉滞后分析发现,从初一到初二,留守儿童第一年的父(母)子沟通对第二年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第一年的生活满意度对第二年的父(母)子沟通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表明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相互预测互为因果的双向促进关系。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帮助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必要的情感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其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完成发展性任务[25]。研究显示,经常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父母经常与之联系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较高[26]。此外,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方法[27],良好的亲子沟通除了有助于孩子缓解消极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28],还能帮助孩子在分享中获得快乐,提升心理资本,以增强幸福感[29]。生活满意度对亲子沟通的预测作用说明了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留守儿童对改善亲子沟通有着反向的促进作用。研究显示,生活满意度良好的留守儿童自我评价较高,易对他人表示理解和宽容,并且能积极应对压力事件,也能更为主动耐心地和父母交流观点[30]。可见,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双向关系。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父子沟通与母子沟通对于留守儿童生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同样重要。因此,当出于现实(如经济)的考虑,如果一个家庭中必须有人外出务工时,父母当中最好能有一人能留守在家陪伴孩子。同时,尽管空间上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对亲子沟通造成了障碍,但在当今这个通讯极为发达的时代,通过网络实现良好的亲子沟通完全可能且有效[31]。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人口研究,2005,29:29-36

2ShinDC,JohnsonDM.Avowedhappinessasanoverallass-essmentofthequalityoflife.SocialIndicatorsResearch,1978,5:475-492

3PavotWG,DienerE.Reviewofthe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PsychologicalAssessment,1993,5(2):164-172

4ParkN.Theroleofsubjectivewell-beinginpositiveyouthdevelopment.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SocialScience,2004,591(1):25-39

5王新柳,叶青青,叶子健,等.农村留守初中生情绪行为特点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726-728

作者:王玉龙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