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管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当今美术教育的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我们可以看见《课标》中对义务教育中美术课堂的目的界定地十分明确,不是培养学生的单一技能,而是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使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美术教育很多时候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过多的重视技法的掌握而忽略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制约了我们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其实技能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造成这样的状况分析原因,其一,教师自身存在旧思想。认为美术是科任课,是不需要算到考试成绩之中的,那么一堂课辛辛苦苦设计如何创新,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二,家长的忽视。很多家长认为我的孩子只要语数外好就行,以后我不想让他走艺术路线,没有必要把美术学那么好,于是很多家长在看孩子每学期的评价手册的时候只关注语数外的成绩,对于分数以外的评价如行为习惯、品德生活、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等级根本就是忽略的。其三、家校沟通不到位。学校要发展素质教育,而家长不理解,高考还是要看语数外的分数啊,素质教育没有用!而学校和家长面对面接触的时间少,对于学校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家长不理解,学校依旧举办各种兴趣活动,家长却认为学校不顾学生的学习,做了无用功。其实真正理解艺术的人都知道美术不光光是画画、做手工,而是培养一个人的人性,让人又耐心,有恒心,同时培养了观察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诸多方面。我在上四年级《线条动与静》一课时画范画时选择了一个大家都比较喜欢的题材“波涛汹涌的海浪”在理解的基础上我用了寥寥几笔,巧妙地将以前学过的基础线条变成了一个画面,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会动的线条”,掌握了“会动的线条”,变难为易,同时我教给学生新的绘画方法———线条填充法,将学生最头疼的涂色变得灵活有趣,化解了本课在创作时的困难。大部分学生都能很顺利的完成本课作业,有个女孩子下课时还偷偷告诉我:“老师我用了水彩笔里所有的颜色,我对自己这次作业很满意。”这个孩子代表了班里一多半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画画潜力,但是没有耐心,稍微难一点的作业就偷懒,对自己特别没有自信。本次课我在涂色环节的小小改变让她对这堂课充满了兴趣,作品也很成功。于是我借这次课的机会鼓励她,展示出她的画面,鲜艳的画面给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大家都很吃惊,原来平时大大咧咧的她也能画得这么好看。我告诉大家“画画不仅要靠彩笔,还要靠自己的心,只有用心去画画,耐心认真地画,一定能创作出漂亮的作品。”
二、让人文培养走进艺术课堂
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感性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没有美术课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从小学美术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美术教育的人文培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美术课堂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可以是实际生活的提高,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我在第一次上小学一年级的《太空里的植物》时,上课先让学生画了几种常见的植物,于是就开始让他们想象创造太空植物。可是孩子们交上来的作业就是简单的常见植物,整个画面没用创造性,画面平淡没有生气。我反复思考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重新备课查资料,我又在其他班级上了这一课。上课开始我针对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有较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设计了“猜植物”的游戏环节,先让观察教室里每天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小盆植物,学生们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第二个环节更是让学生兴奋,我找来了很多有特点的植物照片,还给孩子们讲了食人花的故事,孩子们一起和我分析每种植物的不同特点,课堂气氛很活跃,也很融洽。第三个环节是我演示绘画方法,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两种植物,方法简单易学,消除了孩子的畏难情绪。趁热打铁在接下来的时候我给孩子们创造了一情景,让他们闭上眼和我一起想象进入太空的感觉,同时还找来了太阳系的图片和魔幻的声音做辅助,在布置作业时学生们主动展示,整堂课的效果不错,画面不再是单一的常见植物了,而是有很多穿着花衣裳有表情会动的太空植物。一堂课学到的方法可能是有限的,但是在教师创设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我们美术课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画什么,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体验想象的乐趣,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联系起来,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第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审美能力。在一次美术培训中我看到一张奇怪的画,画面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在椭圆形的下方有一个小女孩,整画面是铅笔画,没有颜色,从弯弯曲曲的线条中我感觉是一个学龄前的孩子的作品。找到小作者,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我让他给我讲讲他的画面,他告诉我他画的那个椭圆形是一口井,画面中的那个小女孩是掉在井下面的。我问他是不是小朋友要让大家救出小女孩所以这样画,小男孩连忙告诉不是这样,其实小女孩是死去了,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愤怒我确定他明白死去是什么意思。当时听到他的解释我都吓到了,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的画面为何是如此恐怖。后来才了解到他经常和爸爸一起看恐怖电影,而且在作画当天他的美术用具被一个小女孩抢走,于是就有了那样恐怖的画面。很多时候我们忽略孩子的感受,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一个四岁的小孩子能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机械性的告诉他们天是蓝色的,太阳要涂成红色,小草是绿的,花是粉色的,然而这样机械性的灌输只是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给他们强加一些定式思维,磨灭孩子的天性。“老师我的太阳今天烫了个卷发”“我的云朵今天过生日穿着七彩裙”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我们应该鼓励和保护孩子的天性,在我的美术课堂孩子很自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要表达的故事,为什么就要从小给孩子划定一个框框来束缚他们那纯洁美好的心灵?美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场所,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情绪得到宣泄恢复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第三,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本”。特别对于小学生,他们年龄小,绘画基础较弱但是思想束缚较弱,因此,要让课堂充满生机就必须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的教学形式。构建以情境为主线,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渐入学习佳境。在小学一年级《我在空中飞》一课上课时我在引导阶段设计了一个教学游戏,让孩子和我做连线游戏。我拿出准备好的孙悟空、超人、哪吒、机器猫的画像,孩子们很兴奋,每出示一张孩子们都能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孩子们看见这些动画片里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让孩子对美术产生兴趣,上课就容易很多。不是所有的孩子天生就会想像,就喜欢想像,想像的习惯是要培养出来的。在课堂和平时的生活中,要扩大孩子的知识经验,增加知识储备。创造需要原材料,没有相应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因此,要应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以使孩子对尽可能多的事物产生基本的认识,在未来的想像活动中,使孩子拥有更多的事物形象参与思维过程。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美术造型是人的精神产物,是人表达情感的视觉语言。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必然有差异。我们应该孩子启发发散思维,注重对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为美术教育也应该成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教育途径之一。由于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不同不同的人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就有差异美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呈现在人面前也会引起不同的美感。儿童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教养的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有差别。美感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裁,美术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表现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表现自己的生活认识和感受这都利于促使儿童产生创造力。
作者:黎力单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